搬进了新家。这里啊,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自己的。我们这外地来的一家子,像一捧飘摇的蒲公英,落了地,扎了根,从此,只顾踏实地去长。
我不免要想起我租住过的那些屋檐——载我泛流于陌生城市的一根根浮木。
(一)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一个人,曾在大西北经夏历冬,为一场梦,蓬勃而执拗。
独身在异乡,忽然就能成了诗人,成了侠客,每一步,走得极柔软,却又极坚毅。
选了学校附近一处老旧的民房住下,二楼,带了一个小小的阳台——采光不错。看猫,从一个屋顶跳到另一个屋顶;听深窄的巷子里,倚门坐着的老人唱曲;过往奔跑的孩子,叮当的单车,与对面那些窗子里顺着风来的划拳声吵架声,都是故事。
西北的夏天凉爽且少蜘蛛,我不见这里的蛮沙,只见这里的阳光,便是最大的一番好了。冬日的水龙头会冰封,室外的毛巾硬如铁,房里没有暖气。一个电饭锅做出的饭菜,一个人总吃不完。喜欢买楼下门口那个女人的凉皮。零下几度,刚拌好,便裹了一层薄薄的冰丝。
来的时候,车窗外,三角梅正盛开,舀来黄河水在桌上养了一瓶草。离开的那夜,下雪了,如燃尽的烟灰。
我轻轻关上门,往前行,没有回头望。
(二)
我和他在上海待了半年。那是我们的孩子出生八九个月的时候,断了奶,便留了这个小小的生命在老家,两人漂去黄浦江边——怎么不叫残忍,至今,我仍心存愧疚。
这里的租价整体昂贵,你面对的,可能是二手房东甚至三四手房东。在一个中档小区里,租了一间次卧,便开始了上下班挤地铁的生活。拼租的房子,简易厨房是公用。只做了几顿晚饭,我们就不再开火,出租房存在的意义,便只剩一张床。
在这里,谁人不曾仗剑去生活呢?
每一日的清晨,我们从这个十几平米的房间出发,与太多焦虑的年轻的面目错肩,穿过最喧嚣的街市,穿过最奢华的商场,穿过外滩的历史陈迹,穿过涌动的人潮,漠然地去寻找,寻找一些不辨模样的梦。
最终,我们都要重回到房间来,回到这个蜷曲空洞的壳里来——但我却从来不愿去计较,奔波此地的意义何在。
有些梦,本就是用来感受和体验的,并不求赚到什么——毕竟,哪里件件事都能估量赚头?
可是啊,来这世上行一遭,倒不怕行路的脚累,怕只怕,行路的心,忘了去欣赏。
(三)
回到长沙,买的毛坯二手房开始装修时,我们就租了学校里的这套老房子,一住,就是整一年。户主是一对八旬老夫妇,长住福建,孩子都在日本,房子交由一位六旬老太太代管出租。两人回来过一次,是老知识分子。
小区太老,很静谧。屋里的大小物件,都是八十年代的样子,从细处,看得出主人的节俭与优雅。
合着窗外的鸟鸣,书桌前,女儿踩着凳子,与我一同读书画画。在这里,她过了她的三岁生日。
搬家那日,房间被清空,阳光照着空气中的灰尘,仿佛我们不曾来过,不曾将一年的时光播撒在这里。这里又将迎接新的租客,连同新的故事。
画一张我不知往后是否还会租房,但我知道,不论是买来的或是租来的,每一个有缘容我落脚栖身的屋檐,都是我生命的一页。它们在岁月中老去,我只要将屋檐下,与我一同经受的那些发亮的记忆,细细攒好。因为这些,才是房子与家真正的灵魂。
网友评论
喜欢辛里姐这样的心境,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