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说什么?”
“算了,没事儿。”
大部分时候,人在工作和日常中存在的问题都是沟通导致的。
因为沟通的维度是多重的,不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这样简单的往复就能完成。
还包含了表达的方式与逻辑,接受的意愿与心态,以及场合、角色等多重原因。
简明高效、形成闭环的沟通是保证业务质量的关键。这要求在汇报或协作中表达者要富有逻辑、思维清晰的阐述问题。
在沟通之前考虑清楚下面这些问题,可能已经就解决了部分问题。
1.你的目的是什么
2.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3.你需要的帮助/资源是什么
4.帮助你的人能获得什么?他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有哪些?有没有更低成本的方式解决?
在沟通过程中,确保信息有效的传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根据环境氛围选择适当的方式
2.合理准确无歧义的措辞
3.客观、开放的态度
4.确认消息的传达——闭环
根据经验,无论是一场谈话,一份邮件,还是一个消息,只要在做信息的传递,就需要确认对方是否接收到你想要传递的信息。往往误解就存在于“我以为你知道了”“我以为你同意了”“我以为你…”等等。你不能认为对方完全理解了你的意思,除非是对方亲口表达出来的。
我一般作为接受者使用的方式是
“我理解的你的意思是这些:
1…
2…
3…
4…
你看我理解的是否正确或有遗漏?”
若不是当面交谈,回复一封邮件或理清脉络的消息,让对方确认你已理解他的意思而得到稳定感,是完成沟通的关键。
同理,无论是在协同工作或情感沟通中,让对方拥有安全感,也是你负责任的表现。
对同事或上级,项目进展的及时确认和问题反馈;
对情侣或亲人,确认对方的感受和同理心体察(你今天的状态是不是因为…所以…才表现的…)。
均是能形成闭环的良好沟通方式之一。
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往往“我以为他是那样想的”“我以为她是这样想的”引起了很多无辜的争吵,甚至在争吵以后,依然以“他/她现在肯定怎么怎么样…”的方式去考虑问题,引发二次更惨烈的战争,是大多悲剧出现的根源。
“随便”、“都行”、“你看吧”…也是消磨对方情感的罪魁祸首。
当然,不是所有类型的问题都是能用沟通解决的,有时候不沟通也是一种沟通。因为还关系到角色类型,沟通意愿,认知差异,当时的情绪体验等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一种天真,是以为什么都可以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