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庵书院南屿认知升级
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作者: 黑岛周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20:22 被阅读19248次

我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
不管我多么努力,
父母老师等身边的人都总是否定我,
然后导致我开始不断的否定自己,
以至于现在不过的憎恶痛恨自己,
每一天都在压抑自己,
每次想起那些痛苦的回忆浑身都充满着难>以言喻的痛,
以至于就开始自残,
每当痛苦来临都是以自残的方式压抑,
为了不让我自杀,
我每天都要劝自己,
每天都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
—— 摘自某位读者的留言

写在前面的话

记得在你小的时候,当你兴高采烈地把自己90分的数学考卷拿回家的时候,你得到的不是父母的表扬,相反地,你会被他们质问那丢掉的10分去哪里了。

还记得那一次,你考试拿到了全班第一。但回到家后你得到的「奖励」,不过是父母一句冷冷地「这是你应该做的」。

自此以后,你发现每当你考试失败的时候,等待你的除了是愤怒至极的惩罚以外,还有就是父母那双令你感到窒息的,失望至极的眼神。

即便你偶尔的好成绩,迎来的也不过是父母「嘱咐」——骄傲什么,你别忘了之前失败的教训。

久而久之,当你长大成人以后,那个你曾经最想摆脱的严厉的父母,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成了你自己。

于是,无论有没有父母的批评,你都会自己批评;无论有没有父母的否定,你都会自我否定;当你取得任何成绩时,你不会感到有太多的高兴;可当你受到批评与指责时,你感到自己就是那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最终,你陷入到自我否定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只是,这样的恶性循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1

在脑科学(neuroscience)的众多研究结果中发现,在人脑中位于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地方,有一个长得很像杏仁的物体——杏仁核(Amygdaloid)。

别看杏仁核的体积不大,但是它对于人们的情绪,尤其是恐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从我们一出生开始,这个杏仁核就已经完全发育成熟了。

不难想象,人类之所以能从远古时代历经千辛万苦,从一个个险象环生中幸存,并最终得以一代代延续下来,一定是有着其必然的原因。

而这个原因与杏仁核——知晓什么是危险,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懂得害怕。

这也不难怪「害怕」会是那么一个强有力的武器。而父母在很多时候,常常扮演着那个让我们感到有「害怕」的角色。

通过父母的「威胁」教育,我们慢慢学会了什么是能够做,什么是不能做。

2

究竟「恐惧」的力量有多大呢?

曾经有一位脑神经专家给一个失忆的病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这个病人由于经历了严重的脑损伤,所以即便她能够有正常的推理能力和一般基本的技能,可是她的大脑却无法形成新记忆。

也就是说,她的记忆就像是金鱼的记忆一样,发生的任何事情在短短几分钟以后,她便忘得一干二净。

在某一次的就诊结束后,这位医生将一枚图钉偷偷藏在自己的手中。在告别时,医生将那只藏有图钉的手伸向女病人。

尽管女病人并不知道医生这样做的用意,可她却很明显地感到自己被那枚图钉「吓着」了。

对于那位病人来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扎,实在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但好在她只有几分钟的记忆。

然而有趣的事情,在这位女病人的下一次复诊中发生了。

当那位医生伸手表示要与她握手时,她却把自己的手藏在身后,怎么也不肯伸出来。

尽管说,这位女病人不记得此前发生的任何事,也无法向医生解释自己为何有这个举动,可她觉得自己就是应该拒绝与医生握手。

很明显,那位女病人即便有失忆症,但她的杏仁核却在下意识中告诉她——与医生握手是件危险的事。

3

不过,拥有杏仁核并不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之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动物,在它们的脑子里也有着杏仁核这个结构。

毕竟,生存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懂得避开危险。

只是,我们人类之所以是被誉为是高级动物,并非是因为杏仁核,而是因为我们拥有体积与面积较大的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而这个大脑皮质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关于生存技能、逻辑思考、语言系统、拥有学习能力以及克服恐惧等等的功能。

这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曾经有过被父母或是身边人不断否定的经历,即使我们也习惯性的否定自己、厌恶自己,就像是那些由于被不断电击而学会了无助的狗(learned helplessness),但我们还是有改变的能力。

4

究竟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对那些常常会出现负面情绪的人给予了一个帮助他或她们转变负面想法的「ABCDE方法」。

其中,

不好的事件——A(adversity)
自己的念想——B(belief)
念想的后果——C(consequence)
自己的反驳——D(disputation)
受到的激发——E(energization)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不仅可以去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而且我们可以慢慢学会如何树立对自己的信心。

最后,我借着开篇那位读者的留言,讲述一下「ABCDE方法」的具体操作:

不好的事件:

我又一次莫名地讨厌起自己。这一次的我又用刀划伤了自己的大腿。拿起刀的时候,我满脑子想起的都是自己从小到大被自己父母的否定。

身上的伤口算什么?最疼的是我那颗千疮百孔、不被理解和认可的心。

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父母看到的都是我的缺点,为什么学校的老师、同学都认为我是个讨厌鬼?

凭什么我就应该被忽略?

为什么我的努力不会得到一丝的肯定?我是不是永远就是那个多余的人?

我是不是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念想的后果:

我看不起自己!我痛恨自己!我应该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自己的反驳:

可是,我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们不在乎我,明明是他们的错,我为什么要惩罚自己?

难道我真的不值得存活在这个世上吗?我为什么要让那些不愿意给予我认可的人得逞?

我为什么要活在他们的阴影当中?

虽然我没有他们的肯定,可即便我讨厌自己,哪怕我自残,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我还活着!

是的,我还活着!我还坚强、勇敢的活着!那些人不知道有什么关系,至少我自己知道!

是的,我知道!

自己的激发:

或许我不应该对自己那么严厉。更重要的是,我不要再去向那些原本就会带给我伤害的人,祈求他们的肯定!

我已经很努力,很勇敢,很坚强了,我依然还活着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今往后,我应该学习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学会自己奖励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写在后面的话

改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绝非容易的事。我们大可以选择让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人继续对我们肆无忌惮地伤害,但我们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伤害「Say No」。

当我们内心足够强大时,那些曾经或是现在仍看不起我们的人就失去了伤害我们的能力。

当我们足够自爱时,无论有没有人来爱我们,我们都会爱惜自己。因为我们内心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最值得被爱的人。

相关文章

  • 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我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不管我多么努力,父母老师等身边的人都总是否定我,然后导致我开始不断的否定自己,以至于现在...

  • 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我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不管我多么努力,父母老师等身边的人都总是否定我,然后导致我开始不断的否定自己,以至于现在...

  • 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作文比赛拿了第二名,兴高采烈的告诉父母,她们却指责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的场景;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考试...

  • 如何打破死循环

    我们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深深的陷入无力感之中,又不知道如何去突破自己。...

  • 如何打破生活的死循环

    想想,现在已经是工作中的第四个年头了,知道这一点,我突然间不知所措。 (1)朋友的困惑 遇到一个朋友,她从一家公司...

  • Day 2 让HR无法拒绝的运营求职建立及面试通关指南

    1 企业招聘要求相关经验,我啥也没有,如何破解这个死循环 1.1打破死循环 ①明确个人的目标 ②选择目标企业和岗位...

  • 打破沟通的死循环

    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沟通这件事的难度。以及如果无法做好沟通,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

  • 自我厌恶

    自我厌恶才是不幸福的根源 今天在知乎KnowYourself专栏读到这篇文章,深深的触动了自己,自己的这种状态自己...

  • 自我厌恶

    你为什么讨厌一个人? ——因为这个人做的事情让你不爽。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个人做的,表面上没什么的事情让你不爽? —...

  • 自我厌恶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厌恶自己,我多想做一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的人。然而我却永远在阴暗里。

网友评论

  • 蠢成习惯了:我直接跟我妈哭诉了,然后就得到了理解😂😂是不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 ee589c0d6b75:童年经历并不友好,幸运的是我喜欢读书,书籍充实了我一半的世界观,现在喜欢旅游。感觉我的人生意义就是学习,了解世界:joy:
  • 铭铄:难!难难!难难难!
  • 遇见星宇Nebula:你提到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我也是……他们真的无法理解
  • 你说也好再不想回:为什么你活在别人眼光,从没想过自己的世界?
  • 樱雪花开:因为我们内心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最值得被爱的人。:+1:
  • 微微一笑niu:给自己找点喜欢的事做做,从中寻找快乐和自我肯定,快乐很小
  • _小新小心:自己调节 自暴自弃 自残就是自己不对了 换个社会环境也好 自残我怕就是你的精神有问题了 调节自己 怎么高兴怎么来
  • e38a84d9d44c:不能这样啊…如果这个描述的人是作者我希望你去看医生。如果是你朋友也是。这种情况一定要看医生,鸡汤没有用,只会越陷越深
  • e38a84d9d44c:话说不要发这样的文章误导人吧。。这种行为分明就是有自残倾向加抑郁。不看医生还要自己克服……心真大,别害人谢谢
  • 有点儿焦虑:今天又对自己产生了厌弃感,看到你的这篇文章,很感谢,会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
  • 368599f19220:我有些时候就会这样子,总是担心在别人的眼中什么样,有多差,但其实自己不可能接受按照别人的想象被刻成一个模子,自己也不该那么太严格的要求自己怎样😋慢慢来吧
  • 温柔的霜:从小到大好像一直被夸,但是打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不知道从哪来的
    c244268f69c8:@小红读书 同意
    LPCC_:@小红读书 同感
  • 跑跑追:其实我一度也有这种想法,很自卑,觉得自己很失败,可是很多东西想通了也就豁然开朗了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区 不要着急 时间会告诉我们 该有的总是会有的 世界这么精彩 我们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活一次呢 🌝🌝🌝
  • smile_55a4:看得我热泪盈眶😂说的就是我呀
  • 22e51656f112:你好 我觉得你写的很好 请问我可以转载吗 会标明出处的:kissing_heart:
  • 5a8668300a6d:说的有一定道理, 我想要去实践下。
  • 誉黑:最难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学会为自己活着
    ae0fec47c525:@誉黑 但往往就是要学会为自己而活,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 宛宝贝:「ABCDE方法」是一个蛮不错的方法。至少我本人,从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中看到了很多错误的信念,也学习到了原来那些过的幸福的人是这样想的啊。这是我认为这个方法有效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个方法也不是适合于任何人。具体操作过的话,会发现有很多坑需要跳跃。例如:

    为什么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怎么从D项跨越到E?

    如何处理内在的抗拒?

    如何处理反复的病情?

    这个方法,对于病的比较轻的人,而言,或者是悟性比较高的人而言,效果可能不错。那对于病的比较重的,或者是悟性不高的人呢?
  • 一乘9:反复的自我否定,自我说服,这是耗时耗力的无奈之举,想想一天的大半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推算一辈子大半的时间这样度过的话,真的很恐怖。这辈子短暂,值得做的事情太多,白白浪费了,还不恐怖吗?
  • 大个薄脆:努力做自己,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是需要你参考的,并非直接影响你。当你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其他人就再也不能伤害到你。 ABCDE的方法很有效。 文章写得很好,感谢作者!
  • 任光增催眠疗愈:ABCDE方法不错。人们执行时要克服懒惰。懒得去做。
  • 柳橙芝:嗯呢
  • 有无理数:想起了《海阔天空》(信和团唱的)
    想说的是,绿洲一直在那里,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 爱惜自己,好好活。
  • 007_f14d:有一部电影叫《土拔鼠之日》非常赞👍,告诉观者如何打破死循环,讲的就是这个主题。
  • 392d28d76f4d:在初中以前,我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无论什么事情,都愿意并敢于尝试。我的爸妈也似乎从来不夸奖我,但当他们知道我取得的成绩时,还是很高兴的,不过说出来的话就是“不要骄傲”。上了初中以后,大大小小的失败经历了很多次,每次失败后,没有人鼓励我,给我打气。后来感到自己怎么越来越失败了,我怎么这么笨。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上了大学以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主动去做一些事,自己给自己鼓励,到现在,那些不好的情绪早消散啦。所以呢,你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告诉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的,加油哦
  • 司马缸砸缸了:这与父母无关,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懂这种感受的人自然会懂,不懂得再怎么解释也没用。
    ca8b60d0ec67:@司马缸砸缸了 这不是举个栗子,文中描述的是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巨大。
  • 顾悠羽:对别人的期待,往往别人是最沉重的石头,你可以去鼓励他,但别去告诉他你在期待,他会因此迷失自己的选择,而你,我的朋友,你会莫名奇妙的被加上不知名的罪名。
  • 我们都是火山灰:人生就是一段寻找自我的路
  • d2b4094170cf:从小到大都是被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虽然真的是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好,学习没学会,高考还考砸了,还没有特长,不会说话,长得还丑,其实自己还是挺自卑的,挺讨厌自己的,然后越来越不懂得怎么去跟别人相处了,
    Whale1256:@木暮一一 是我没错了
    d2b4094170cf:@做我的猫_b287你好,谢谢,加油
    做我的猫_b287:@木暮一一 嘿我觉得我跟你一样,而且你这个头像我以前也很喜欢
  • 杉娴:文章里讨论的问题看得人挺痛心的!
  • 空林木:写作还是需要一些专业只是做基础的 受教了
  • 癸癸发来邀请函:感谢老师,
  • 5257afb9e6e3:跑路去发达国家
  • hi一只鱼:反正,我就是一直被我妈打击过来的,但是很奇怪,她在别人面前就会一直夸我,我都不知道,还是人家和我说的。虽然经常被打击,可能我神经大条,过会儿就没事了,还是积极向上。:mask:
  • 22c80ab2836e:第一个让孩子抬不起头来的一定是父母,中国又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呢?
  • 黄建翔:《零戒烟方案》电子书,私聊我索取,暗号,戒烟
  • 呆呆羞:内心的强大自信是最原始的力量。
    耐心,看完你的一笔一字,发现英文单词没解释。
    略失望。
    有两个单词不懂,但仅仅就因为查了这两次单词就反感。
    既然,是一遍教导的文章就应该细致地指点出。而不是为了用英文来装饰。
    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个人看法。
    加油小编,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小建议,意见。吐吐更快乐。
  • 杰的哇:那么辛苦干吗?自己演了一部宫心计
    做我的猫_b287:@杰的哇 很难改变的,环境导致的,这种只能自己逼自己反省
    癸癸发来邀请函:@杰的哇 你的不理解,就像我们对哮喘病人说:“周围的氧气这么充足,你怎么会呼吸困难呢?”(没有引战意思,我突然想到的比喻)
    癸癸发来邀请函:@杰的哇 真的有人是这样的状况的,优秀惯了,而且亲人们一次次给予更好的期望,真的会让这个孩子觉得:“我必须做好!必须是第一!”
  • 虎爷唆:看懂了就明白了,经历多了就看淡了,谁会真的在乎谁呢?
  • 哆点点:你什么都明白、活动太明白
  • 4e0809164759:活着并不是为了得到肯定的。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你为自己的选择和生活负责,但不为别人的感受负责。
  • 小舒曾在德:其实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能活成一道风景。
  • 栀九爷:其实没必要这么累,之所以自我厌弃只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人不能爱自己,还能指望谁?
  • 高白梗:我看了豆瓣的两篇文章,题目及不大清楚了,貌似是《不一定是优秀的人才有自信》和《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的童年情感缺陷》 ,同时在我和我的男朋友的争吵、沟通、冷战、分手、互相道歉……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自信和爱自己才会爱他人的道理。以前我总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达不到就自我否定,还和其他人比较,然后就哭就伤心,真的很傻。我现在只看自己的优点,定目标也是自己真的想做,也有能力做的事情,现在每一天都很开心!
  • 9d4d21d7bfd1:突然發現做流氓挺好的!隨便任何人怎麼噴!我就是這樣的人!無所謂!
  • 风采1988:好难,我与我儿子都有这种感觉
  • 3d3cbd2b1a98:阅历的广度,经历的厚度,沧桑的深度,悟性的高度,决定了成熟的程度。
    3d3cbd2b1a98:@敏_5600 没事的随着长大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 239f747a538e:有这样的父母是真的恐怖
  • 闻道谨行: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里有一条叫做“不从众”!
  • 奔跑吧小蚂蚁:学会独处,学会如何修炼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当你足够强大,你就不在意了。
  • 宋相峰:我以后要多多表扬承认孩子的成绩!及进步!
  • 做一个从容的夏天女孩:知道杏仁体和大脑皮层的概念,谢谢。
  • fb9d4cdd0e6f:心理医生会给你答案的
  • 28c95ce2f2fe:这种事,很多人都出现过。一个字,忍!能力不够野心时,多隐忍。同时自己努力也至关重要。最后推荐你看下余华的《活着》
  • Clergy:从小到大都没被夸过,我妈作为一个白羊座的人民教师……一句都没夸过我:joy_cat:还好我学会了时不时自己夸自己……
    Scarletttt:@彼得大舒 那我只好怪自己生在金牛啦
    Clergy:@Scarletttt 水瓶座了解一下。。。。
    Scarletttt:@彼得大舒 我妈也是教师,同样从没被夸过一次,可我觉得自己已经学不会自夸了
  • Ryani__:要是自我放弃、人就废了。
  • 主播亚东:至少你还有脸活着!:relieved:
  • 叶秋臣:我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信心去向往美好的生活,大家一起加油。
  • 月下溪明:这篇文章 值得小心心
  • xxn113:自我保护趋利避害是生存本能,太多的负面评价会干扰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因此要学会独处。在独处时,强化对自我的客观评价,修练强大的内心,然后直面外部的各种评价,成长为自信的自己。这是适合于每个自卑者的成长计划。
  • Hiraeth:一直处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好像会加重这种自我否定。积蓄力量跳出去。
  • 7f4bb701b3bf:大学过了挺久了内心还不够强大咋办
    离歌C:@Snailight 多出去走走,经历一些事情,谈一场该谈的恋爱,多一份责任,内心慢慢就强大了
    3b8e59008e0d:@Snailight 多自省,多看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就是力量,确实很有道理,别信什么碰壁太少的鬼话,只有懒人才会等着碰壁!
    71d267099ff2:@Snailight 碰壁太少
  • 孟亮1:跟我一样,做啥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现在做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容易自卑,容易冲动。
  • 雨阳共舞:不知道有多少人,默默的看着手机,翻着评论,而这一秒,你刚好看到我的评论,陌生人,你好,祝你幸福快乐!
    胡洁华:@雨阳共舞 舅服你:+1:不得不赞: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06895170bce8:我以后会夸奖孩子
  • 平凡人生第一次:争扎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 Hablah:别人家的父母 别人家孩子的心路历程

本文标题:如何打破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hn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