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课堂教学,是能够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将知识真的变成自己的。有效的小组活动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提升学习力与课堂效率。
小组活动有讨论、对话、合作三种形式,都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却有着不同的运用时机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小组讨论适用于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问题,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讨论结束后形成本子结论或答案并在全班汇报交流;小组对话适用于所有参与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是聚焦的,深化的,适合于针对概念进行深度探索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则涉及到动手操作,参与者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有很多细节的任务。
不论开展哪种小组活动,都要关注一下三点才能有效的达成预期目标,不会流于形式:1所有人才参与;2所有人都能说出结论;3小组总结汇总。
这里反馈器技术可以很好的融入进来,老师在布置问题时,提示稍后会用组内随机挑人,可以促进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能说出结论;当学生的结论不一致,从不同的答案组内随机挑人,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这样的交流讨论中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实现上一章学习的内容通过认知失衡制造矫正性回馈,使学生在“交流”中调适,同化,平衡,达到认知新状态。
今天看到黄老师的小学数学课,黄老师提出下面图一显示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得到了图二的显示结果。当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的成员分别都选择A与B时,老师可以很快的捕捉到数据,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随机将两个小组的一半成员互换,确保下一步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这样的课堂做到了让学生有思考的乐趣,有高层次的思维提升,更有合作交流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有兴趣,有参与,有成就感。由此可见,实施有效的小组活动,理论和技术一样也不能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