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和时间做朋友》。
“注意把时间细化”这一小节让我受益匪浅。
如何细化?比如把一天看成24小时,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虽说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我们对数字的感受不一样。
假设我们百无聊赖虚度时光,浪费了一小时,这个“浪费了1”就没有“浪费了60”带来的感官冲击大。
另外,有时我们做计划,可能会习惯于安排某件事1小时,或者2小时这样的完整块状时间,只要我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感到满足。可实际上我们也许只需要50分钟,或者100分钟。
如果我们不把时间细分,可能会在执行中感受到时间的充裕,反而使50分钟能完成的事情拖到了刚好一小时(也就是书中前面某一章提到的“工作会自动膨胀并占据所有时间”,不利于高效利用时间)。
切割时间类似于切蛋糕,蛋糕切成等分4块,就没有等分8块、16块的操作空间大。切得越细,能够组合和分配的可能性就越多。当然,要把握好度。
评论区(wx读书)里看到有人质疑说,“应该要细化的是目标而不是时间,太过追求细化时间只会制造焦虑。”
我的想法是,目标也是要细化的,也就是拆成短、中、长期,再细分成更小的任务,然后去匹配细化的时间。细化时间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如果合理进行细化并且对自己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是不会产生焦虑的。
在细化的时间里积跬步,终至千里;积小流,终成江海。脚踏实地,总有一天,回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了那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