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應該是有一個哥哥。按照古代各家男性兄、弟之間排行所用到的顺序名称來看,“仲尼”(指孔子),應該是在自家之中,排行第二的位置。
故,《论语·公冶长5.2》當中:“以其兄之子妻之”,其兄,應該所指的,就是孔子自家之中,他上面的哥哥。
道理是這樣的。古代對于生育來説,很少有官方制定的规则。
故,如果一家里有超过一個男孩儿的話,则按照:伯、仲劃分。老大称伯,老二称仲。道理是這樣的。老三称:叔,老四称:季。伯仲叔季,一般是這麽排位地。
而,“其兄之子”,按照今天的話説,就相當于孔子自己的侄子,或侄女。
道理是這樣地。“以其兄之子妻之。”(出自《論語·公冶长5.2》)就是説:孔子罢自己的侄女,许配給了南容,作为妻子。
這章很有意思,上一節中,既:《論語·公冶长5.1》孔子罢自己的女儿,许配給了公冶长。這一節中,既:《論語·公冶长5.2》里面,又把侄女许給了南容。孔子家族女性的命运,從《論語》中看,似乎都來自于孔子一手的安排。無論是女儿,還是侄女,许配給何人也都是孔子一人説了算。既:譲你嫁誰,你就嫁誰。
而,這也是一種:古代華夏人整体偏理性之後的產物罢。道理是這樣的。孔子每天和弟子們在一起,雖可能称不上是“同吃同住”,但起码對每個人的脾气、秉性,性格以及人品、能力等,都有一個整体的评估,和认识。我們看到的這两位,既:公冶长,与南容(既:南宫适),這個:“适”其實應該读:kuo(四声,与:括同)。南宫适,字:子容,我們叫他:南容。南容,再一次出现在《論語》當中,是在:《論語·先进11.6》當中。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出自《論語·先进11.6》)這里又记载了,孔子罢侄女许配給了南容這件事儿。看來,《論語》的编、撰者們,對孔子将侄女许給南容這件事,都抱有极深,且共同的记忆。
我們不知,這是因何。但是,南容和公冶长二人,雖然与孔子成為了亲戚,公冶长,是孔子的女婿,南容是他(既:孔子)的侄女婿。但,這两个人,并不能算作《論語》中地:“明星”。道理是這樣的。
《論語》中有很多明星。我們儒家的明星。并不是现在广义上地那些......(既:广义上的)我也谈不上來。我指的明星,是《論語》當中的,儒家地明星。
儒家地明星,有很多......也可以説,自孔子以後,這片土地上的‘大儒’,就没断過。有有名的,也有微名,甚至無名的。但是即便是無名的,也不影响我們靠近理性,修养自身,朝向理性。道理是這樣的。但,就《論語》一書里,所记录的儒家明星們來説,公冶长与南容二位,可能算不进前十。
首席弟子,掌门弟子,儒门差不多第二代掌门:颜回。孔子,欣赏颜回,但是,孔子没把女儿,或侄女许配給颜回,這其實,也是理性的。
颜回,学問,人品,個人修养,几乎可以説,直逼孔子;我這麽説,其實并不夸张、和放肆。以颜回的年龄來説,用现在話講,他(指颜回本人)就是個:天才。
但是有一點,需要我們警醒就是:天才,适不适合做丈夫。這是两件事。
不能同日而语。道理是這樣地。天才,和‘丈夫’,這是两个级别,一天一地的問題。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對于某一方面的内容,认识,了解的极快,极好,且還對這一方面地内容,具备一種:出于兴趣,和愛地自主、且自发地钻研、深究、深挖地劲头。故,對于這一方面地内容而言,他地理解,以及他所达到地高度、境界,遠超常人。而,他能从中得到地快乐,与快感,也绝非常人所能理解、和知道地。我們姑且管:具备以上素质的人,叫:‘天才’吧。
颜回,正是這樣的人。颜回對于儒学地喜爱,几乎可以説,是:胜过一切。
《論語》记载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出自《論語·雍也6.11》)這是《論語》之中,尤為著名的一段話,形容颜回。這種乐趣,被後世儒者尊為:“孔颜乐处”。
特點,以及要求就是:通過對‘儒学’地学与思相结合,從而达到:‘自得其乐’地,這麽一種状态。相當難能,對学者的‘天生’要求极高。
道理是這樣的。這種天才呢,不太适合當传统意義上的丈夫。
1.
因為太不落地。如果不是家境相當富裕、与殷实的話,女人嫁過去,很容易吃苦、受罪。故天才雖好,但人間地丈夫,還是要有一定的担當,和落地精神的。
從道德修养上講,《論語》當然是首尊孔子,次之颜回。從学术上講,《論語》也是一本:‘道德尊崇書’。所以,罗列的明星,肯定是不能太落地的。因為道德,本身就是人类的:最理想状态。而理,是在天上的。
2.
不是地上的。所以,嫁女儿,嫁侄女,不能只看才华,看学問。也要落地。‘丈夫’是一個落地的身份;而,孔子罢女儿、侄女嫁给公冶长与南容,對女性而言,也是種理性选择了。
道理是這樣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七月初一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