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今日看点『闲话电影』
如何看待周星驰西游系列作品?——从“伏妖篇”说开去

如何看待周星驰西游系列作品?——从“伏妖篇”说开去

作者: 公交时光司机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12:36 被阅读0次

    刚刚刷完《西游伏妖篇》,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伏妖篇不如降魔篇

    绝不是故意要唱反调,看完西游2的第一感觉,就是它还不够好。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我想第一是它的故事,这是基础,电影要吸引人,你得首先要会讲故事。这是一部电影的基石,否则,再大牌的明星、再花哨的特效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所依托。而恰恰在故事的通透和逻辑推演上,西游2大打了折扣。

    我们先来看西游1降魔篇。

    它有一个很漂亮的主线,那就是陈玄奘收服鱼猪猴三妖作为他西行路上的帮手。整个故事脉络很清晰,三段捉妖记,却富于变化,节奏控制极佳。第一段,围绕收服沙悟净,自然地引得驱魔人段小姐出场,出场即完成打怪任务,干脆利落。第二段是收服猪刚鬣,这一段就有波折了,猪刚鬣现出原形,连段小姐都难以招架,最后陈玄奘只能听从师父的指教前去寻求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的帮助。

    如果第一段跟这二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显得比较松散的话,那显然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就紧密多了。这样的处理让故事更连贯,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使电影的戏剧动作毫不牵强地推进到第三段对于孙悟空的降服。

    最后,第三段,则是整部电影的华彩乐章。影帝黄渤的演技无可挑剔,将孙悟空的怨念、奸诈、搞怪、愤怒演绎得淋漓尽致。

    段小姐为爱献身最后化作漫天星尘的景象,美到令人心碎。而那些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也让人赞叹,那本被段小姐撕毁的《儿歌三百首》重新拼起来后,因为语句的重新组合阴差阳错成就了一篇降服泼猴的《大日如来真经》。

    而那枚段小姐原本送给陈玄奘的定情戒指,最后被用来作为孙猴子头上的金箍。真的是没有浪费一个道具,让人想到俄国戏剧家、小说家契诃夫讲剧本创作时的一个观点: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

    再反观西游2伏妖篇,它的结构就相较松散多了。虽然这部片子周星驰只挂了编剧的名头,但我觉得剧情走向肯定受到徐克徐老怪的影响。我曾经吐槽过他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那部片子的确是视觉大片,六十六丈通天浮屠、阴森的地下鬼市、诡秘的无极观,再加上上天入地的超炫武功,特别是李冰冰和刘德华打斗的场景,绚烂极致,这些都很好,很好,但是剧情实在太弱了。推理有点小儿科,费这么大的劲造个通天浮屠,然后等着砸在明堂上,怎么想,都有点儿童摆弄积木的感觉。《蜀山》之后,徐老怪有成为技术狂人的冲动,整部片子让我想到了前后大热的两部外国大片——《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可惜论特效和逻辑推理都差得很多。还是那句话,我一直觉得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舞台,首先要把叙事这关先过掉,没有扎实的故事作底子,任何特效、武打、激情戏表演都只能沦为噱头,像泡沫一样,乍一看五彩绚烂,但吹弹即破,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伏妖篇某种程度上也有此诟病,同样是降服三妖,蜘蛛精、红孩儿、九头金雕,却没有一根主线相串联,好比一串珍珠,有珠无线,放在桌面上还象模象样,想拿起来细看,就散了。不像降魔篇,降魔有组建取经团队的指导思想在,伏妖篇纯粹就是紧扣“伏妖”二字,缺少更具整体性的戏剧冲突。三个妖怪打完就打完了,场面是好看,特效花了大价钱,但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当然不是说好的电影都是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它的丰富性往往旁逸斜出,有它自己的宇宙,比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天马行空,却有一种奇妙的氛围在。但西游2至少构不上这种层面的好电影。它当然有它内在的戏剧冲突,这个我能感觉到(后面再具体分析),只是觉得它在故事线索的逻辑力量上,剧情走向的掌控上与降魔篇有差距。更何况,这三个段落,若比珍珠,也还算不上心目中通透的大海珠,至多是小河蚌的家私吧。如果说,第一段落依靠王丽坤的大长腿以及精彩的游斗场面尚可与降魔篇第一段落相抗衡,

    那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就不可相提并论了。想象不出,红孩儿居然搞个玩具总动员式的造型,徐克的想象力有时候过于飘逸,我只能这么说。

    而最后一个段落的处理也显得漫不经心,缺乏触动心灵的细节和台词,看到最后我都搞不清楚九头金雕为什么要对唐僧动手,普罗一点的原因是想吃唐僧肉?反正,我只听到她对如来说,“我在你身边这么多年,你都没看过我一眼”(大意如此),唉又是一个情种,但是就像被蚊子叮了一口,情节铺垫、叙述动力的不足使我们感受不到她内里丰沛的情感,她的幽幽情愫,难通你我款曲。

    不过,虽然把伏妖篇批了这么一通,但我其实很能理解周星驰的困境(虽然星爷不是导演,但他挂着编剧的名头,权且把这部看成他的西游2),那就是,两部片子的整体设定不一样了,而这直接造成了二者在故事脉络上的强弱两端。

    二、两部片子,一优一劣,原因何在?

    作为《西游记》的同文作品,降魔篇和伏妖篇都从全新的角度,对故事和人物进行了独到的误读。误读,不是一个贬义词。任何作品,脱离了作者之后,都会陷入读者的误读,而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生发出自己的光彩。降魔篇拍的好,便是在误读中又对原著情节进展进行了精妙的剪裁。

    为何如此说?我们来看整本《西游记》,它其实也是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取经前传,主要任务就是交代人物的前世今生,组建取经团队;第二段落是取经过程,那就是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虚数,全书也就四十多个故事,当然这里,我是把组建取经团队过程中的几难去掉了,简单来说就是打怪过关;第三段落,是进入灵山,参拜如来,求得真经,四人功德圆满的故事。

    所以,你看,降魔篇之所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是因为它截取了原著的第一段落。我一直认为西游记最好看的就是这个前奏和序曲。它是进入西游大观园的回廊和曲径,各种人物的前世今生、恩怨痴缠、因果轮回,都一一浮现。可以说,它是整部西游故事的根,看完了这一部分,对于后面情节的铺排扩展,那些枝枝叶叶的生长,你就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思虑余地了。孙悟空和石猴,陈玄奘和金蝉子,猪刚鬣和天蓬,沙悟净和卷帘……这些骄傲璀璨的灵魂,他们的飞扬和落魄,激情和消弭,沉湎和奋进,都一一向我们和盘托出。为何取经,如何取经,找谁取经,大Boss如来董事长委托观世音CEO进行了通盘的策划和安排。作为观众来说,这一部分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部分,在观影时它就像一个取景框一样把我们框住,只要在这个取景框内,对于那些细节的腾挪修改,我们基本会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所以,不管降魔片玩了多少花招和新鲜玩意,只要组建取经队伍为求取真经做铺垫和准备,这一条经络在,故事就立得住。何况降魔篇在细节的打磨上如此精益求精,虽出人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

    再看伏妖篇,它显然对应的是西游故事的第二段落,就是打怪闯关。其实看西游原著,我们就有感受,这个部分的情节本来就是松散的。四十多个故事,只是按照进程和地理位置连缀起来的,谈不上因果关系和逻辑推演。完全可以这么说,把这些故事前后掉换,随意穿插,依然没有问题。掐头去尾,《西游记》就是一本《一千零一夜》或者《十日谈》。所以,我甚至可以想象出周星驰大人在炮制剧本时的那副抓耳挠腮的模样,活脱脱,也是一只猴子,不过它嘴里叼着的不是金箍棒和树枝,而是笔。如何把西游故事的第二段落浓缩于一部电影,这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类似的电影比如郭富城的《三打白骨精》,就避开了这么宏大的野心和企图,只是简单拼凑集中截取一难展开情节,因此故事性基本可以保证,看不出太大的问题。所以怎么说呢,周星驰毕竟是周星驰,他有他的抱负在,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毫不退却,以他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进行了努力,虽然先天不足,无法达到降魔篇的高度,但完成度上还算可以。

    也许,我们最好勿要苛责星爷,试着进入伏魔篇,去细细体会下此中的真意。周星驰在此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三、闯情关——周星驰的西游情结

    我想,没有一个电影人比周星驰更有西游情结了吧。一部《大话西游》,让我们记住了至尊宝、紫霞仙子、白晶晶、春十三娘……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还有那些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台词,尤其是紫霞仙子临死前说的那一句令人肝肠寸断的话:“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彩云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是这结局。”这样的句式,它同时将期望和失望、相见和流离、大喜和大悲扭结在一起,我以为拿来跟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那句技惊四座的开头相比,也未必逊色。作为一部影史上已经经典化的作品,《大话西游》首开以现代视角介入古典西游的先河,夸张却足够犀利,嬉笑却无比真诚,宛如一尊界碑一样,任何对于西游故事的再度演绎都无法绕过它。对于它的赞美,已经太多,我这里就适可而止吧。我想着重指出的是,《大话西游》构成了周星驰西游系列作品的原点,你无可选择,只能不断地离开又返回。

    当然,应该注意到,《大话西游》的强大,乃是它由《月光宝盒》和《大圣娶妻》两部分构成,它是一个系列,是一个组合拳,不管砍掉哪一部,它的冲击力都将大打折扣。而现在,周星驰在开启另一个西游故事系列,两者有承接,但更多的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可不管怎么说,我以为,两者都是同一根主干上抽出的枝条,自然开的也是同一种花——情花。说的再透一点,《大话西游》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闯情关。

    情关一词,有一本《情关西游》提到过,说的是从《西游记》到《西游补》。书的内容没看过,不知道是怎么解读这情关二字的,这里只说说我自己的理解。整本《西游记》,情爱显然是缺失的。唐僧师徒四人没有一人享受到爱情的滋润。悟空、悟净自不必说,悟能见色忘义,只是一片淫心,它的前身便是因调戏嫦娥而被投入猪胎,也跟爱情不沾边。而最有可能的帅气小伙陈玄奘却是一心向佛,即便美艳如西凉女国国王者也不入他法眼。倒是他父母的那段短暂如朝露的姻缘,倒成就了西游故事中仅有的两段有关情爱的华美乐章之一。是不是有人问还有一段呢?请翻阅《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奎木狼与披香殿玉女。

    所以,《大话西游》很聪明,它抓住了古典西游中缺失的这一环,而且接的如此漂亮。从至尊宝到孙悟空,记录了一个男人不断成熟也不断失去的成长轨迹。观音大士明明白白地提醒他: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凡人,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如果动心,这个金箍就会在你头上越收越紧,苦不堪言。那至尊宝为什么还是选择戴上金箍?无他,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这轮回的安排,这爱情的错失,都已经注定,它是被神选中去完成西游的人。这样,你才能理解《大话西游》的结尾: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走的是如此的无奈,肩头架着金箍棒,吊儿郎当地往前走,可他内心的忧郁一望即知。

    由此,我们再来重新审视一下西游降魔篇和伏妖篇中的孙悟空形象。

    降魔篇中的孙悟空是个怨念在身无法消散的复仇者形象。

    它让我想到了古典西游中被我们忽略的一个隐喻:即被如来惩罚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它多么像被所罗门王封印在瓶子里的魔鬼。你救它出来,它才会帮你做事,而有时候,它也可能不帮你,反而要吃了你。被困了几百年之后,烦躁的魔鬼放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破坏,它想吃掉那个帮它撕掉封印的渔夫。只是这一幕,在古典西游中没有呈现。恰恰是,降魔篇洞悉了这一点。猛虎男、天残脚、空虚公子、段小姐,你看猴子的四连杀,如此酣畅淋漓,滔滔愤恨直有毁天灭地之势。只是因为如来神掌,悟空在降魔篇中再度被降服。可以想见,他并非真心实意顺服。

    你看,伏妖篇中,一旦陈玄奘嗓子哑了,无法唱儿歌,他就心头痒痒,不惜弑师。所以,周星驰眼中的孙悟空不像古典西游里那么乐观和开朗,他一直是忧郁的,伏妖篇,乃是这种忧郁的登峰造极。且听详解。

    这部电影中,周星驰依然有他的独到见解。影片开头,跟一些江湖艺人杂处的西游团队,为度日,只能祭出杂耍卖艺的把戏。唐僧俨然是一个小型马戏团的班主兼驯兽师,而猪八戒、沙僧、孙悟空,猪、鱼、猴,显然是三只表演节目的动物。驯兽师靠的是规训和惩罚树立威信,让动物们听从他的指令,正如唐僧动不动就挥舞鞭子惩罚不听话的猴子。

    这样的一种设定是非常有趣的,显然也很符合一种还原式的解读。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古本《西游记》依据的玄奘西行的历史故事,那么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西行路上,玄奘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买了一只猪、一条鱼、一只猴子,临时组了一个马戏团,摆摊杂耍赚钱,一路挨到天竺。后人为了神乎其神,便由此生发开来,编造了这样一个浪漫主义神魔故事。

    当然是玩笑,但这里面透露的思想,我们不可不察。那就是唐僧的鞭子、儿歌和子虚乌有的如来神掌。这些都是威慑和惩罚孙悟空的手段,因为它们的存在,唐僧才有恃无恐,而孙悟空也只能乖乖就范。通过一次次的惩罚,直至把孙悟空规训成一个死心塌地跟随他的行者。惩罚的越厉害,则规训效果越强。难怪当唐僧因为生气说要解散团队时,猪八戒首先想到的是: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被咔擦了?而偶尔唐僧一点良心发现,立即就能俘获忠心。伏妖篇中,唐僧深谙此道,沙僧也不傻,在比丘国向猪八戒一语道破天机。所以,不管是古典西游的紧箍咒,还是伏妖篇中的儿歌三百首,他们都是作为一种惩罚和规训的程式存在。唐僧和三个徒儿,正如驯兽师和野兽,他们是施虐和受虐的关系,他在挥着鞭子赶着它们往前走。而最终这些死心塌地跟随唐僧打其他怪兽的怪兽,是不是也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如果作为观众,你还是不愿意承认的话,那我请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伏妖篇中孙悟空的口头禅,每次出手前,他总是要求别人先打他。唐僧要他表演节目的时候,他对猪八戒、沙僧说“打我”,要揭穿蜘蛛精前,他说“打我”,在对阵红孩儿时,他说“打我”……岂不是整个一个受虐狂形象。因为只有鞭子响起来,才是他的表演时间。

    回到闯情关的话题,之所以说,《大话西游》和降魔、伏妖系列是两朵情花、各表一枝。乃是因为主角变了。《大话西游》是孙悟空,讲的是闯过情关,摆脱轮回之苦。而降魔、伏妖的主角则显然是陈玄奘,讲的是闯过情关,参修正果。伏妖篇中,唐僧修持之心难以自持,段小姐成了他解不开的心结,以致睡着了还梦见她,而欲念乍起对孙猴子动手手脚,以致遇见小善后他再一次动情,因为在她身上,看到段小姐的影子。套用陆游的名言,西游闯情关,难难难!

    插句题外话,舒淇虽然是演风尘片出身,但在电影中却丝毫没有风尘味,反而有着一股坦荡的侠气,相反,林允扮演的小善身上这种风尘味道却扑面而来。所以,让我选,我当然也更喜欢段小姐。

    四、西游还会拍第三部吗?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而且我大胆预测,目前西游1、西游2已经把西游故事的前两个段落拍完了,我认为周星驰估计会在第三段落上动脑筋。原著中,进入灵山,还不是因为阿傩、伽叶掯财不遂,取了无字真经回去。

    可见,灵山也非净土,以周星驰的脑洞,围绕这一部分拍一部电影还是绰绰有余的,不信的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周星驰西游系列作品?——从“伏妖篇”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aw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