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3413/0b025d722fc1f160.jpeg)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最近,由高晓松作词、许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经发布,便迅速火遍整个网络。歌坛两大高手强强联合,实在出手不凡。与此同时,这首歌也被骂惨了。许多作者发文声讨,指责两个老男人兜售情怀,明明功成名就了,还在那里装穷酸。
对于这场网络掐架,我表示看不懂了。
人家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错了?难不成非要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苟且,才合您老人家的意?是不是把歌名改为《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您才舒坦?
有些人啊,生来就是一脸苦逼相,叫苦不迭就是他的天赋。不管你换哪种姿势,都触碰不到他G点,伺候不了他舒服。
毫无疑问,我们这些普罗大众的生活,是苦的,我们这群屌丝男屌丝女,整日披星戴月为生计奔波,是苦的。不仅苦,而且苦,简直苦惨了。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而我还要拼了命地努力,才能换来一个普通的人生。但是,那又怎样呢?因为苦,我们就要摆着一张苦兮兮的脸过日子吗?
不,恰恰相反。正因为苦,我们才要学会甜,我们才要学会在白开水一样的日子里,加入一些调味品,以满足我们精神的味蕾。生活很现实,所以我们才需要一些不现实的东西呀,需要一些诗意的东西,一些飞扬的东西,作为缓冲剂,促使我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是的,物质上,我们是贫乏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精神上的富足者。
我发小阿辉,同时也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从小到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画家,以卖画为生,我呢,是做一名诗人,以写诗为生(哈哈,写到这里都把自个儿给逗笑了,没办法,谁都有年少轻狂、异想天开的时候)。我们一起畅谈梦想,讨论人生,时不时地,吹吹牛逼,这么一畅谈,一讨论,就是近十年过去了。
十年后,他高考落榜,连专科线都没过,背起行囊外出打工了,而我,连续复读三年,第四年,还是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大学。
如今,在老家,他成家立了业。所谓立业,就是养猪,农村场地大,适合养家畜。他一口气喂了二十多头,白天黑夜地忙,怕猪饿着,怕猪生病,一颗心都扑在猪身上了,原本就有的抬头纹,愈加鲜明了。成天与猪打交道,身上未免沾染了腥臭气,以及一种不洁的猪饲料的味道。前些日子还听人打趣说,他媳妇都不让他上床了。
而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找了一家网站的工作,跟大学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拿着一份勉强糊口的工资,在帝都混生活。你知道的,就是那种不吃不喝攒三五十年的钱也买不起一间厕所的——蚁族。
但是,即便生活潦倒至此,我们依然厚颜无耻地谈梦想,在这贫瘠的生活中硬榨出一份诗意来。
每年过年回家,他都会拉我去看他这一年来画过的所有作品,层层叠叠地放在他床头柜里,一来,没有其他地方可放,二来,以示珍贵。是的,纵使再忙,他也未停止作画。而我,同样会传一份word文档给他,里面都是我闲暇时间写的诗歌,自以为是的诗歌。
不管是画家,还是诗人,我们这辈子恐怕都做不成了。但是,有什么要紧呢?我们一样可以画,一样可以写呀。画画、写诗,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用以抵御黑暗,获取温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柴米油盐的日子,同等重要。
来北京后,隔壁住了位老阿姨,据说寡居多年,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老阿姨有个怪癖,那就是,每到黄昏都会哼上一阵不知名的戏曲(后来才知道是黄梅戏,其实一点儿也不正宗),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声音难听不说,在冬日黄昏里,伴着窗外阵阵风声,还有一丝诡异。
是的,有好几次,我都想敲开房门,示意她不要再唱了,因为我要写作——我写作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黄昏。甚至有那么几次,我站在她门前,就要按响门铃了,思虑再三,最后还是退缩了。
因为,我发现,除了每日半小时的“哼唱”,她再无其他娱乐活动了。她不跳广场舞,不打麻将,儿女们呢,往往一个多月才来那么一次。黄梅戏是她晚年寂寥生活中,唯一的热闹,是她所有的精神寄托。一天二十四小时,她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灵魂可以摆脱现实的枷锁,飞扬起来。
我于心何忍?我不仅于心不忍,而且,随着时日的推移,渐渐对她崇敬有加。她虽迟暮,但却有一个跳脱的灵魂,她枯寂的生活背后,有一片广袤的精神世界,里面有她的青春,有她的爱恨,有她不灭的对生命的热忱。
远远看去,她是一个贫瘠的老太太,却始终努力活得丰盛。
记得幼年时期,村子里有位梁伯伯,闲暇时光都用来给别人写对联。那年月,农民都穷啊,谁会买对联,没人买。而这位伯伯由于上过几年学,是村里少数几个有文化的人,毛笔字又写得不错,且为人忠厚,所以,大家就渐渐开始让他写起来。日子久了,就成为一种惯例,每逢春节,或者婚丧嫁娶,他这边就开始忙碌了。
然而,这些年,农村渐渐富裕起来,大家温饱无虞了,再没有人找梁伯伯写对联了,是啊,三块五块的,买上几副,方便实惠,谁也不缺那个钱。一时间,梁伯伯的小院里冷落起来,院子里曾经杂沓的脚印,也被风吹走,被时光掩埋了,梁伯伯呢,也老了,老成梁爷爷了,曾经喜欢晨跑的他,如今一步也跑不动了。
可是,他依旧保持着写对联的习惯,经年累月。但凡有空,就会坐下来,戴上老花眼镜,在院子里写上几副。小孙子来家里玩,也会把着他的手,像模像样地写上几个字。那一刻,运笔如飞的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像开疆辟土的帝王,在驰骋,在翱翔。
梁爷爷一生温良,达观,无论生活贫苦还是富贵,他的神情里,总是透露出一种淡定,一种坐看云起的悠然。我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两个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平衡,岁月无情,年华老去,但自始至终,毛笔字都能带他入梦。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而我要说,你要胸怀诗和远方,以笑纳眼前的苟且。或许,你一生庸碌和贫苦,一生籍籍无名,但这丝毫不妨碍你做梦。是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到了哪个年纪,你都有做梦的权利。
沉重的生活下,给自己一次飞翔的机会,枯燥的岁月中,何妨为它涂抹一层诗意?——正因为生活有眼前的苟且,所以你才要胸怀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