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作者叙述了爱宠遭遇到“狗豆子”的忧心经历,幸亏蜱虫没有携带致命病毒,最终有惊无险,同时暖心地和大家分享了处理蜱虫的方法。此次心有余悸的经历相信每位曾经遭遇过的爱宠主人们都深有同感,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养宠亦如此。愿大家的毛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萌宠专栏】暖心推荐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49661/57ddf7c4e318cf91.jpg)
这两天降温了,冷得厉害,但冬天过后,春天就要来了。万物复苏之时,也是虫子们快速繁殖和生长的时候。
分享这篇去年夏天我亲历狗豆子的经过给养毛孩子的友友们。以期能提供一点点的借鉴吧。
吃早饭时,小马趴在地上,使劲挠后腿根的位置,估计是痒得厉害。前段时间它后背感染了,天天给它上药,刚刚好了。我担心是不是它后腿又有感染,出门遛它的时候,便顺手摸了一下它挠的位置。这一摸不得了,竟然摸到一个小拇指头大小圆鼓鼓的东西。
我的心小跳了一下,赶紧蹲下身子仔细看:只见一个黑幽幽、圆圆的物事藏在狗毛下,和我的小指头大小差不多。“怎么会长这么个东西,象是一个小血泡?”我心里暗想着,再看仔细些,发现在圆球近狗儿身体那端有几个细细短短的类似昆虫脚的东西。
我头皮开始发麻,用带着手套的手轻轻拽它,拽不动。再用点力还是拽不动。这时我已经开始有点怀疑这是蜱虫了,但又在心里暗暗祈祷:别啊,千万别是!
两年多前小黑在医院抢救无效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那种痛到现在想起来也锥心。我着急起来,心头发紧得厉害。我没带打火机在身边,又不想这丑东西一直挂在小马身上,狠狠心,多用了点力,终于拽了下来,果然是虫,血已经吸得太多,撑得不能动弹了。
丢在地上,我捡起一个石块,放了上去。“噗~”黑色的圆球化成了一小滩血水。
怎么办?小马会有事吗?我带着它往家的方向紧赶几步,又停了下来。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怎么想的。唤了小马坐下,又从它的头开始摸起来。
果然,摸到后颈处,又有一个圆鼓鼓的事物。
这次我没有犹豫,一把拽下来扔到地上。赶紧拿了手机拍一张照片。小马跑过去嗅,我拉开它,又用一个土块让那个圆球消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49661/9628954a048aba15.jpg)
等不及回家,我立马百度搜索了刚拍的照片——果然是蜱虫!我喉头发堵,眼泪已经溢到眼眶里。小马会怎么样?会发病吗?
先不管这些了,小马身上还有吗?也顾不得继续看百科,我继续顺着小马的后背、肚皮、四肢挨着个的摸过去,不放过半厘米的地方。终于没再有发现。
我放下一点点心。拿出手机继续查看刚刚的搜索结果。“狗豆子”?唉呀,我轻轻呼出一口气,心头又放松了一点。既然叫“狗豆子”,那说明是狗身上常见的,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
希望这两只蜱虫没有携带致命病毒啊!
下午就给它洗澡上药,以后不让它去钻灌木丛了。
唉,以前没见过狗豆子,真是给吓死了。幸好!小马身上的这两只蜱虫没有携带什么病毒,狗子之后也一直健康。
是的,“狗豆子”就是蜱虫。百度了一下,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蜱虫有800多种,狗豆子是其中一种。
蜱虫是很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栖息在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以及包括兽穴、鸟巢里。
所以,除了定期内外驱虫外,尽量避免带狗儿、猫儿去灌木丛、草丛。如果去了,要留意毛孩子有没有频繁挠痒,帮助毛孩子进行体表检查。
我前文中示范的取蜱虫方法是错误的,容易导致口器遗留在皮肤里,小马被蜱虫咬过的皮肤后来发炎了,我花了好长时间每天给它上药,总算得以恢复。
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因为这事,我到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如果发现毛孩子身上有蜱虫,最常用又最简单的正确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烟头或点燃的香烫它,让它自行脱落;二是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让它逐渐麻醉放松,然后用镊子取出。
后来某天,我在路上捡了一又脏又臭的可卡回家,在它身上发现的蜱虫就是按上面的方法处理的,很有效,友友们可以放心采用。
(网上有网友推荐用打火机烧蜱虫让蜱虫自行脱落的方法,不建议使用,尤其是毛孩子身上。为啥?因为蜱虫还没被烧到,毛孩子的毛已经被烧掉一片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