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知识铺子国学与传统文化
【一目作文·儿歌创作技巧】(1)儿歌,到底使了什么魔法?

【一目作文·儿歌创作技巧】(1)儿歌,到底使了什么魔法?

作者: 缇汀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07:21 被阅读24次
    一目作文

    儿歌创作并不需要高深莫测的技巧,它简单得超出你的想象。很多家长朋友之所以觉得儿歌创作事倍功半、备感吃力,主要因为没有掌握写作要领。

    • 首先,要了解儿歌到底有什么魔法招式;
    • 其次,弄明白儿歌创作如何进行修改、升华;
    • 最后,通过带领朋友们完成一篇儿歌创作,来梳理实践写作思路。
      看过这三篇文章,你就会发觉:儿歌创作,原来如此简单!

    一、儿歌,到底使了什么魔法?

    儿歌是儿童吟唱的歌,但并不局限儿童来歌唱。很多成人仍然会哼唱儿歌。这也说明,儿歌不仅要诵读,还要吟唱,才不辜负它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和真挚的情感。

    然而,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具备这些功能,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为孩子选择儿歌呢?儿歌,到底使了什么魔法,迷幻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呢?

    事实上,儿歌的魔法就藏在它的字里行间!


    招式一:陌生事物也有熟悉的一面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知的特征,让人对甲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所以说,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有我们熟悉的一面。用“比喻”来淡化陌生感,那些不被理解的、深奥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了。比如: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选自:许浪作品《月儿》)

    • 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 月亮为什么是弯的?
    • 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月亮,这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事物在孩子的心里是难以琢磨的。但小船和银盘是孩子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事物,是他们熟悉的玩具和物品。用它们来形容月亮,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月亮的样子和形态,记住了月亮为什么会变圆、会变弯。

    所以,这不仅仅是A与B之间的游戏,更是运用类比进行理解、记忆的方法。


    招式二:让一切“活”起来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它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简单来说,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之以生命力,使之“活”起来。

    儿童有儿童的思维特点,鲜活的,有生命的,才能与孩子们互动,才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这就是拟人,用人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赋予毫无生命的个体以鲜活和灵动。比如:

    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选自:李文雁作品《小雨点》)

    • 雨只是天上掉下的水,没什么特别?
    • 下雨,又不能出去玩,真没意思?

    雨,在我们生活之中,却离孩子很远。我们不会教孩子把雨水收集起来,更不会教孩子在雨中漫步。
    下雨时,我们甚至会教孩子待在家里、躲在伞里……跟雨保持安全的距离。如果我们刻意远离它,它又怎会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里?
    所以,要让它生活在孩子身边,仿佛是孩子们的小伙伴,这样孩子们才能记住它,感知它。

    于是,雨“活”了,我们在儿歌中赋予它生命,赋予它“爱干净、爱劳动”的品质,让它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招式三:把想象力这匹野马“放”出来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简言之,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所以,孩子脑中的超现实并不是胡乱想象,那只是想象力这匹野马在横冲直撞。释放它,孩子将得到一个充满惊喜的、色彩斑斓的世界。比如:

    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杆,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
    (选自:《种葵花》)

    • 葵花是什么样子的?
    • 葵花杆子又是什么样子的?
    • 葵花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

    在儿童眼中,世界既是被放大的,也是被缩小的,甚至拥有奇怪的形状。从孩子的身高来看,葵花杆子是那样高耸。在孩子的眼中,它离天很近,这是完全可能的。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对于儿童来说,想象力跑得有多远,快乐就有多大。所以,让孩子心中思想的野马脱缰而去吧,惊喜和自由会让孩子脸上绽放出美丽的花。


    招式四:身在庐山中,才知庐山味

    起兴,又叫“兴”。朱夫子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主要事物。它一般用在诗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

    儿歌用起兴的手法,通常是为了营造气氛,用儿童熟悉的韵律激发其阅读兴趣,所以儿歌往往听上去节奏明快、读起来又朗朗上口。比如: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
    (选自:传统儿歌《菊花开》)

    板凳和菊花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物件,但实际上,它们却因为一个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 板凳为什么会歪?
    • 菊花为什么会开?

    板凳被坐在上面的小主人摇呀摇,所以才歪了。菊花开了,但它此刻正握在小主人手中。所以才有了下面这一段。原来,小主人摘了三朵花,一朵给爸爸,一朵给妈妈,还有一朵送给了心爱的宠物小白鸽。

    原来这竟是一副画!板凳的出现,一下子把孩子带入到午后小院的情境中,这是起兴的神奇之处。只有身在情境中,才能体会其中的情感。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实际上却是另有深意。


    招式五:照猫画猫

    摹状,是一种修辞方式,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

    临摹可以绘形绘色,但绘不出声。但是儿歌可以。关于摹状,很多人不甚理解,甚至不把它当作一种修辞方法。那便彻头彻尾地错了!比如:

    冬瓜,冬瓜,地上躺;
    呼噜,呼噜,睡得香;
    一个一个长得胖。
    (选自:丁曲作品《冬瓜》)

    • 冬瓜是什么样子?
    • 冬瓜生长在哪里?
    • 冬瓜和其它瓜有什么不同?

    对于儿童来讲,冬瓜与所有的瓜类作物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很难识别冬瓜的样子。但儿歌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如“胖”写出了冬瓜的形态,“地上躺”写出了冬瓜生长的地方,而“呼噜”用了摹声拟人的手法,将冬瓜的憨态展现出来。在这首儿歌中,冬瓜不再是一个词、一张图片,而是生动地具有人格化的物体了。

    画面和声音都可以帮助记忆,对于儿童来讲,在碰到没有见过的事物时,用熟悉元素构筑了一个立体的认知环境,一边想象、感受,一边记忆,这种融入感知的记忆方法,比单纯地理解记忆更有效。


    招式六:刻意重复,“特别”用心

    刻意地重复,不是唠叨,而是有意为之,“特别”用心。反复,作为修辞方法的一种,在儿歌作品中较为常见。它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刻意重复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

    所以,在儿歌中,一切高频出现的词句,都有特殊意义,即便只是为了节奏,为了让韵律更加优美,那也是特别之用心。比如:

    雪花白,雪花亮。
    (选自:西藏儿歌《雪花白,雪花亮》)

    • 雪花是白色的!
    • 雪花是明亮的!

    无论这首儿歌还表现了哪些情节,也无论孩子们能够记住多少,但在整首儿歌中反复出现三次的这句话,必然深深刻在孩子的记忆里。

    所以说,重复是重要的记忆方法,而有规律的、别有用心的重复,更是记忆的灵魂。


    招式七:明知,才会故问

    设问,也是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些儿歌中的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是为了吸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而随着语气逐渐加强,孩子的情绪也随之被调动起来。

    神奇的是,这种明知故问的套路并不会令人生厌,反而使儿歌本身增色不少。比如:

    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红花开一地。多少雨滴在飘落?一滴两滴三四滴。
    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草儿绿又绿。滴滴雨滴落在哪?落南落北落东西。
    (选自:杨子忱作品《雨滴滴》)

    • 雨,怎么会只下一滴呢?当然是一滴接一滴。
    • 雨,会滴到哪里?总不会滴到天上去!

    这些明知故问,让整首儿歌变得生动有趣。反复和设问是这首儿歌的精髓。而在设问中,语气和氛围也在逐渐增强,使小朋友的情绪也随之有起有伏。倘若缺少了这两个设问句的穿插,你试着读一下,未免平淡许多。

    当然,诵读儿歌的孩子们并不关心修辞方法的使用,他们只是单纯地感知儿歌是否朗朗上口,是否足够有趣。但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设问的确是很好用的工具。


    儿歌的魔法还有很多,以上七大招式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对于0基础的创作者来讲,已经足够用了。下一章节,将真正进入到儿歌创作环节中,敬请关注:
    【知识铺子·一目作文】专栏

    【一目作文】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实用写作技巧,便于家长朋友和小朋友们实践写作,并辅助完成各项作文学习任务,成为家长朋友的得力帮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目作文·儿歌创作技巧】(1)儿歌,到底使了什么魔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uc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