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心外无物,越投射越不自由

心外无物,越投射越不自由

作者: 荷荷粉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19:30 被阅读0次

网上流行很火的一句话: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时的不幸。

如果你有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事实的确如此,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毫无察觉的沦为不幸童年的奴隶,任其操控,不能自拔。

人生忌满,十全九不美,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都有其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家庭幸福的背后有可能是对个体个性的抹杀,而反过来独立自由的种子往往寄生在缺少温暖滋养的环境中。所以,我们很难下定论,到底应该塑造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优势的反面往往隐藏着劣势,而减少原生家庭负面影响不仅要靠好的养育环境,关键还得靠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能力。人的心灵比想象的要脆弱万倍,蹉跎的岁月蹉跎了无数本善的灵魂,自保的本能驱使他们不断的防御投射、自大操控、攻击他人,然而往往最终受伤的却仍然是那个千疮百孔的灵魂,让他们在无尽的不安和孤独中沦丧。或许直到灵魂毁灭的一刻,他们依旧不能解脱,因为他们从未与自己和解。

曾追求过童话般的完美爱情,直到爱情破灭的一刻,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相爱的两个人最后相忘于江湖的不美满结局,好像冥冥之中有股神秘的力量,让人在无尽的重复中,不断恶化着最初的那一抹情绪。是的,爱情里最常出现的字眼是“改变”,而人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改变,所以没有结局成了爱情里最多的结局。

走到一起的两个人表面上是独立个体的结合,而实际的互动过程却是两个原生家庭关系模式投射出来的副产品,所以一个不断苛责另一半不够完美的人格,一定在某个程度上对他的异性父母存在着超完美的幻想,而当他不能与这个异性父母和解的时,他是无法真正接纳一个有着正常缺点的另一半的,越得不到越想要控制,越控制越欲罢不能,结果却事与愿违。

人们带着略有瑕疵的人格,将原生家庭中遗留的伤疤,一遍又一遍的在新的关系里舔舐,没有人知道他让自己疼的每一次都是想被治愈。他一遍一遍的向对方投射着自己的需求,吸血鬼般渴望着别人的理解,然而一次一次失望,一次一次的又陷入孤独与不安的轮回当中。

我想,人生的悲剧也莫过于如此了吧。

人间不值得懊恼,人应经常清净自己的内心,也许当你放下执念,不再操控,才能让自由真正的到来。

相关文章

  • 心外无物,越投射越不自由

    网上流行很火的一句话: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时的不幸。 如果你有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事实的...

  • 书法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樊大牛书法心外无物樊大牛书法 书法心外无物

  • 阳明心学:心外无物教我们放下一切,获得你想要的

    心外无物 什么是心外无物?王阳明对心外无物有三种解释 一、物是事情,心外无物其实就是心外无事。 比如孝顺父母,你用...

  • 心美一切皆美

    我们都知道“心外无物”,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投射。在心理学上我们也经常读到关于投射,今天我记录一个现实版的投射案例。...

  • 知我63

    王阳明:“心外无物。” 马健桐:“我外无物。”

  • 心外无物—阳明哲学

    心外无物—阳明心学 文/小芳姐姐 心外无物,物是事情的...

  • 心外无物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时痛苦,满足时无聊。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可谓道尽...

  • 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 简单的批之为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了解王阳明这番话出发点所在的,也不要以为价值存在就...

  • 心外无物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是否可以用“心外无物”来概括? 这个嘛,可以用四句话来解释。 第...

  • 心外无物

    无论法律怎么保护,无论档案怎么记载,一个人是否能够长期拥有某项事物,往往并不来自于外界因素。 而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外无物,越投射越不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xk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