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讲座-5

作者: 大补丸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23:36 被阅读0次

很多人抱怨自己投错了胎。
投胎转世是佛教对生死的解释。

按照佛学的解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控制轮回的是一台精妙的、公平而又从容的仪器。

对人的另一种定义

我们先来解释下在佛学中,“人”的概念。

佛教中的“人”更像是一种抽象概念(毕竟万法皆空,不存在绝对精确的概念)。

我们接下里要要说的“人”,既包括血肉之躯,也包括灵魂,但又可以抛弃它们二者而独立存在。

大家姑且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个人存在的抽象表述。

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没搞清楚我刚才到底说了什么,没关系,我把“人”的概念单独拿出来讲一讲,主要是希望大家接下来不要陷入究竟我说的人指的是肉身还是灵魂这种问题里。

在佛学传播的过程中,我们称这种方式为“便(bian)宜法门”。
就是为了理解最核心的问题,而暂时忽略或混淆某些定义解释,避免被低级却难以讲解的问题所困扰。

轮回的运行机制

我们很熟悉的轮回机制叫做六道轮回,分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从左到右越来越差劲。

这六道具体是什么,大家可以在网上很容易的搜索到,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到我的喜马拉雅电台(ID:大补丸读书会)去收听。

人的这一生结束了,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有的佛学流派认为我们没得选,是直接安排的。

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投胎进入一道中,并在里面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或幸福。

那么问题来了
Q1:我这辈子过得够够的,就这样结束就好,能不能不投了?

Q2:厌倦了人类的尔虞我诈,我像当一只鸟,或者随便什么动物,简单的生活,但不要遭到人类残杀,行不行?

Q3:能不能让我回到亲人身边去,无论以什么形式?

Q4:我这辈子受了太多苦,能不能投个好点的胎,过过好日子?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遗憾,都是否定的。

只要你还没成佛(拥有般若智慧),那么你都将进入轮回。

至于进入哪个,经历什么。这些都有赖于你之前的诸世中,所做的业。

所以在佛学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本,由一个精密高效的计算控制系统,按照“因果循环,因缘和合”等计算原则为每个人安排接下来的一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句话最早出自中国民间因果报应的理念。跟佛学的观念不谋而合,当然也有些区别。

在佛教的理念中,有这么几条原则:

  • 种善因,必得善果;
  • 种恶因,必得恶果;
  • 善报恶报不会抵消;
  • 果报并不一定在此世到来,但在终极目标达成之前,一定会经历。

我认为,这几条充分体现了佛教徒在逻辑上的严谨性。

它用四个原则就涵盖了所有因果报应发生的情况。

比如,有句古话叫“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讲好人没好报的问题。这里把因果报应局限在一世中,追求“现世报”。但可能这个人上几辈子做了很多好事,投胎的这一生主要用来经历善果。但放心,该来的总会来,此世不经历,未来的“世”中就一定会经历。

再比如,善恶不抵消的原则。

这条原则与我们现代法律精神是高度契合的。一个人不管做过多少好事,获得过多少荣誉,但只要是犯罪了,就一定要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即使马上就要枪毙,我们也要保障他当下的合法权益。

所以不要想着做了亏心事,再靠做好事就可以弥补。

接下来还有……

相关文章

  • 佛学讲座-5

    很多人抱怨自己投错了胎。投胎转世是佛教对生死的解释。 按照佛学的解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控制轮回的是一台精妙的、公...

  • 佛学讲座-2

    续上文 佛学讲座-1 佛学强调色即是空,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放下执着。 放下执着不是消极避世 有人认为放下执着的意思就...

  • 佛学讲座-1

    本文是在老年大学的佛学讲座。 各位老年大学的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能受到校长邀请,来这里与各位叔叔阿姨们聊一聊佛...

  • 佛学讲座-3

    世事无常,但我们仍需奋斗 在座各位同学很多是知识分子,从大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仍然愿意继续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就可...

  • 佛学讲座-10

    上节留了个问题,“为了防止造业,我每天啥也不干,坐等经历完之前的果报,那岂不是就成佛了。” 在听我这个讲座之前,大...

  • 佛学讲座-11

    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我之前在知乎上收到这样一条提问,“感觉自己好没用,好想去死掉。” 在中国的传统文...

  • 佛学讲座-7

    唐三藏西天取经,回来继承着唯识宗,结合自己的见解创立了慈恩宗。只可惜这个经典的流派,由于不善经营而日渐式微。 尽管...

  • 佛学讲座-8

    修行的方法 上一节我们讲到,修行的本质是学习。 从神学的角度,有很多玄而又玄的方法。我们不讲这些。主要是因为我不会...

  • 佛学讲座-9

    最近热映的电影《误杀》里有一个细节,李维杰害怕家人被警察查到,第二次去庙里布施的时候,老和尚拒绝了,理由就是我们只...

  • 佛学讲座-6

    上一节讲到因果报应。 四条原则公平、严谨。但在另一方面,又让人有些绝望。 年少无知犯了错,难道就无法弥补么? 按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学讲座-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bp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