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下)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下)

作者: 君山93 | 来源:发表于2020-06-16 12:08 被阅读0次

既已知‘夷’,那么‘华’字的结构,也可以推得。

因为鼎文找起来太麻烦,就借用金文编字典。顺路也提一嘴,根据我传承的蒙学,包括这里面的‘华’字,文字结构出现明显差别时候,那么同样意味意义出现差别。

      华的主结构,是从一个‘十’衍生出不同的枝干,其下为‘丁’表示顶。‘十’表示固定位置,换成现代概念而言,就是有固定统一的最高标准。在器物上面,是一个由固定稳定的顶部,向多个方向展开的结构。

    比如‘哗’表示一个固定事件发散形成的状态,‘桦’表示一棵具有稳定主干,形成发散结构的树木,‘晔’表示太阳四方播撒光芒,铧表示由一个支撑点呈发散弧形的金属器具...等等都有固定标准到影响的结构。

  在‘华’‘夷’两字的本义角度,那么两者区别就明显出现了。

华,表示制定了最高的标准,并且使得其他事物所遵循。

夷,表示有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目标,对其不断的沿用模仿。

华夷两字的本义,在历史上体现的事例很多,不一一叙述。

回过当今时代背景,如同古代中国一般,不断制定标准,并且使得其他国家沿用的情况,我们又留下多少呢。以象征顶尖技术的组织团体,制定标准,而使得其他组织团体沿用的,又有多少呢。

所谓华化,这是不断获得技术,文化等方面的顶尖地位,并且制定通行标准,使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沿用。这就是华化。

何为夷化,这是因为一些文化或者技术方面的落后,导致不断去遵循和效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一些标准和制度的行为。

怎么去夷化,复中华?

这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通过真正消化和吸收不同民族和国家优秀的组成,从而诞生创造出超越性的成果,凭此建立可以为他国所沿用的标准。

中华之复兴,民族之自信,从来不是单靠历史,而是真正有实在的事物,作为通行世界的凭借,也许是技术也许是文化也许是制度也许是其他....

当其他国家和民族,不断遵循我们一些理念和标准等,去生活,去提升自我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根本上自信。而因为落后和不断效仿,从而以其他民族为圭臬时候,永远会有一层天花板,挡着你去从内心深处自信。

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相信大家应该内心对于这句话有点数了

相关文章

  •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下)

    既已知‘夷’,那么‘华’字的结构,也可以推得。 因为鼎文找起来太麻烦,就借用金文编字典。顺路也提一嘴,根据我传承的...

  •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上)

    华夷之辩,从商周到近代,从未停止过相关的争论。 《春秋》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本表示不得使其他民族干涉华...

  • 华夷

    一次汤老写了一个屈原,在文章的末尾写出了我认为屈原的史料不详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给我的一个好朋友看的时候他却认为我这...

  •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儒家重视华夷之辨。当代儒生对于华夷,常常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明华夷之辨的标准,错把夷...

  • 【七绝】杂感

    千万斯年争正溯,华夷本性岂无同。 尼安德特今安在?来自蛮荒半缕风。

  • 【七绝】杂感

    千万斯年争正溯,华夷本性岂无同。 尼安德特今安在?来自蛮荒半缕风。

  • 华夷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华夷之辨也,皆辨之极严而不容乱者,泯此一辨,即非儒家。何为华,何为夷?华者...

  • 华夷论

    华夷论 文/竹林居士 余尝读《史记》、《三国志》、《战国策》、《左传》之书,寻寻觅觅以求变道,然每见古之名...

  • 华夷之辨

    一个人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命运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或者关心过的问题。 中国的老话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 华夷之辨

    即华夏与蛮夷的区分、辨别。 华夏族群居中原,以文明为中心,逐渐产生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这种区分不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il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