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

作者: 汤老说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4:26 被阅读36次

一次汤老写了一个屈原,在文章的末尾写出了我认为屈原的史料不详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给我的一个好朋友看的时候他却认为我这样写不对,主要说的就是楚国的祖先。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主要论点就是血统论,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炎黄子孙和华夏是一种,那当然是要有血统的差别,其实华夏与蛮夷自古以来血统论似乎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如果说血统是有用的,那么逻辑就是华夏的子孙就永远是华夏,蛮夷的子孙就永远是蛮夷,可就是关于楚国历史的第二段,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羋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如果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匈奴,不用说他也是蛮夷,然而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再说第二个,金日磾,他是匈奴休屠王太子,然而汉武帝不仅让他做了大大臣,更让他变成了驸马,如果血统论有用,那么汉武帝这么做岂不是会让天下都,,,就算是他娶了那他的血统也是不能改变的吧,你还把他变成托孤大臣,所以我一直认为华夷之辨,血统应该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毕竟汉朝时期还要与匈奴人联姻,如果血统论有用的话你说生下来的孩子是蛮夷呢还是华夏呢。

而恰恰来讲华夷之辨指的就是文化,文化包括礼仪,衣装,政治制度等等等等,孔子曾经说过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为什么被发左衽是这么难受呢,

衽谓衽谓衣衿。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言无管仲,则君不君,臣臣不臣,中国皆为夷狄,故云“吾其被发左衽”也。“——《论语注疏》

传“冕服”至“成命”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尚书正义》

我们再来看当时楚国喊我是蛮夷具体是怎么说的,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好,楚王提到了谥号,我们来看看当时哥哥诸侯怎么用的谥号

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

齐太公,齐丁公,齐乙公,齐癸公,齐哀公

晋武侯,晋成侯,晋厉侯,晋靖侯,晋僖侯

秦襄公,秦文公,秦靖公,秦宪公,秦出子

燕国召公、燕侯克、燕侯旨、燕侯舞、燕侯宪

虢叔、虢城公、虢季易父、虢宄公、虢幽叔

蔡叔度、蔡仲、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

熊延,熊勇,熊严,熊霜,熊徇,熊咢,若敖,霄敖,蚡冒,楚武王

看着这些诸侯谥号,有没有感觉楚画风最不一样,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一开始都在用谥号,就在《说文解字注》中玎dīng就写过犹之鲁禽父、晋夑父、卫康伯、宋微仲皆无谥,不闻谥玎也。所以似乎这个谥号理由并不能成立,不过我们可以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国被人看成蛮夷的原因是不会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不会盟会看成蛮夷对吧,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注意秦穆公不会盟却没有被看成是蛮夷,而秦孝公不会盟就看成是蛮夷,为什么会这样呢,后面还有这样一句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重点是唯独,这就像变成了就一个好的,剩下的诸侯会怎么想呢,又不是我一个人坏,所以初期谥号你看不出来,可是后来大家都开始用了,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想这个楚国居然不用谥号,也对他是个蛮夷,至于以前大家是怎么做的,不管,不然楚国也不会用不与中国之号谥作为理由了。

最后遗留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胡服骑射的改革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相关文章

  • 华夷

    一次汤老写了一个屈原,在文章的末尾写出了我认为屈原的史料不详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给我的一个好朋友看的时候他却认为我这...

  •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儒家重视华夷之辨。当代儒生对于华夷,常常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明华夷之辨的标准,错把夷...

  •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上)

    华夷之辩,从商周到近代,从未停止过相关的争论。 《春秋》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本表示不得使其他民族干涉华...

  • 华夷正论-华夷溯本(下)

    既已知‘夷’,那么‘华’字的结构,也可以推得。 因为鼎文找起来太麻烦,就借用金文编字典。顺路也提一嘴,根据我传承的...

  • 华夷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华夷之辨也,皆辨之极严而不容乱者,泯此一辨,即非儒家。何为华,何为夷?华者...

  • 华夷论

    华夷论 文/竹林居士 余尝读《史记》、《三国志》、《战国策》、《左传》之书,寻寻觅觅以求变道,然每见古之名...

  • 华夷之辨

    一个人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命运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或者关心过的问题。 中国的老话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 华夷之辨

    即华夏与蛮夷的区分、辨别。 华夏族群居中原,以文明为中心,逐渐产生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这种区分不以...

  • 华夷之辨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着八个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 种类血统论

    陶扬鸿 或曰华夷不分种类,民族不论血统,单论文化,其义似高,而实近墨佛之兼爱平等无分,而乱华夷之畛矣,不可不辨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ah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