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想法哲思
音乐笔记2:莫扎特《第40交响曲》(完整版)

音乐笔记2:莫扎特《第40交响曲》(完整版)

作者: Vicco134340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20:56 被阅读5次

音乐笔记2:莫扎特 《第40交响曲》(完整版)

大家好,我是廖婷婷。第一次尝试用音乐笔记的方式发文,想过很多坚持写作的方式,对于一个音乐创业者来说,希望用文字的方式来解读音乐,让更多对于古典乐感兴趣的音乐爱好者们,无论你有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都能快速地读懂音乐。

很多人说,我不懂古典音乐,所以我也不愿倾听。其实每一首音乐都是特殊的语言,作曲家赋予其中深刻的意义,真正好的音乐是与任何思想都是相通的。我的时间很有限,也是希望将兴趣真正与专业结合,解读作品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感受音乐的魅力。

当然,初尝试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做的与想要表达的都不一定完美,这微小的力量也需要历练成河。期待在音乐中相遇的你,也期待一起变好的你,美好的愿望,总要找个开始的契机。

就是今天,我们一起相遇莫扎特,被称为“上帝之子”的音乐神童。

音乐笔记2:莫扎特《第40交响曲》(完整版)

01

被称为传世经典的 莫扎特 第40交响曲,

初听旋律,活泼轻松又蕴含着蓬勃的力量感。

当你被宏伟壮大的交响乐章震撼时,

不曾想这是莫扎特最后时刻的三部交响曲之一,

完成这部作品仅花6个月时间。

于世人流传你的辉煌篇章,

在创作时却是穷苦潦倒、无人支援。

当时,妻子患病,没钱买药,

饥饿的孩子没有面包温饱。

迫于无奈,只能向富商朋友写信借钱:

“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

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

我才会向您倾吐我心中的曲折。

并请您给予帮助。”

但是他的朋友在读完这封信后,

只给了他极少的钱。

正是在这种困窘悲愤的情况下,

天才作曲家写下了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

回顾莫扎特的一生:

漂泊忙碌。

但在他的作品中,

却很少出现悲情色彩。

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

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

再把强大的力量、直率的气质和

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合。

02

和以往的作品不同,

第40交响曲的开头是活泼轻快的,

随着第一主题的发展进入第二主题,

这一主题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就是曲调音符迅速往下走。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发展是非常符合人的心理变化定式的,

比如说一般下行的曲调听上去总是有些悲伤的。

而上行曲调是比较明快的,

与我们的心情变化相呼应。

在此,下行曲调的出现就

进一步奠定了哀伤的气息,

在两个主题曲调分别出现后,

进行了交错融合的现象。

这也是莫扎特少数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之一,

我们可以发现在音乐的发展中,

他逐渐变得悲壮起来。

莫扎特一直都是宁静而耐心的,

可是在命运的不公面前,

他也会显得异常的烦躁与不安。

在音乐中,

你可以听到他悲伤,他心碎,

甚至有时激动得情绪混乱。

这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

因为他给人的印象都是积极乐观的。

这也是他写过最悲壮、最阴郁的作品,

在抒情的基调中加上悲怆,

旋律中又充斥着愤慨激昂,

用音乐来倾诉生活的苦楚。

音乐笔记2:莫扎特《第40交响曲》(完整版)

03

大部分的交响曲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采用经典的奏鸣曲式。

奏鸣曲一般有两个主题:

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这两个主题往往是对立的、矛盾的。

就好像是一个黑夜、一个白天,

用来体现内部的冲突。

就好像小说里的男主角与女主角,

他们先是独自登场,

而后相遇、相知、产生矛盾、冲突、摩擦,

吵架、甚至是打架之后,

再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和谐。

奏鸣曲的发展模式也隐喻了

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而大型的交响曲呢,

常常会体现出对命运的抗争。

为什么呢?

因其存在于结构中的内在冲突,

会撑开整个音乐的格局,

同时也为之后的音乐发展带来

更深层次的动力和张力。

04

最早的交响曲只有快慢快三个乐章,

就好像是“三明治”的结构一般。

在莫扎特时期体裁形式得以拓展,

在第二和第四乐章中加入了小步舞曲,

使得乐曲变得更加的丰富、活泼。

小步舞曲来源于西欧的民间舞曲,

后流入宫廷、并盛行于上流社会。

原本是温文尔雅的舞曲风格,

在莫扎特的这部作品中却出现了

沉重而悲愤的情绪,

甚至还有点像进行曲。

精彩部分在于:

在乐曲的中间部分,

哀伤的g小调转为明亮的G大调,

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莫扎特的天性流露,

乐观明朗的调性,

却又依旧弥漫着温柔的哀愁。

当最后的悲愤主题再现时,

仿佛获取了巨大的力量,

推动着音乐的前行。

05

莫扎特的作品就像他的个性一样,

直来直去的,单纯而又美好,

就像孩子一样的个性。

听到他的这首交响作品,

联想到《费加罗的婚礼》首演,

这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

莫扎特从小就是神童,

在当时已是非常有名的音乐家。

他到达维也纳时,

当地的意大利音乐家联手打压他,

在作品首演时各种不顺利:

一会男高音唱不上去了,

一会乐队又吹破音了,

总之首演很失败。

他又伤心又难过,

于是跑到约瑟夫皇帝面前诉苦,

即便是这样,

他也没有说过他人的坏话。

只是觉得:

这是他最好的作品。

很难想象,

这样天才般的音乐家,

最后非常窘迫地离开了人世。

有人说:

他是用上帝的手在创作。

第40交响曲,

也是他的最后三部曲之一,

他用了罕见的g小调,

给人以凄凉之感。

然而在面对人生种种困难时,

却依旧洋溢着奋进不屈的勇气。

结尾处的辉煌与振奋,

仿佛在告诉世人:

不论人生的道路有多么艰难,

勇敢前进吧!

终有一天会迎来喜悦与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笔记2:莫扎特《第40交响曲》(完整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qp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