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光是好好说话,这里面还包含着好好动动脑子,好好去处理与淘气宝宝发生的各类予盾。
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孩子淘气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都是选用这种淘气的方式来应对挑战的世界。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而从另一个层面理解还可以把它看作是对父母的一种测试,对自己的容忍程度。
但这种理解我觉得有些偏颇,是单纯的从孩子这个角度去解释孩子的问题。
我们要问一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要淘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淘气?
这就要追本溯源,探究淘气的原因。
一个三岁的小孩,在家里是满地跑,可是要把她带到集上,也想让她锻炼锻炼,让她自己走。你说什么都想让她步行,她说什么都想让你抱。她又是哭又是闹,就是想叫你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没有安全感,她只有焦虑和紧张。她想在这个陌生环境中获得更可靠的安全,让她感到唯一能放心的,也就是眼前这个妈妈了。可你非让她步行,你的用意是想借此机会让她得到锻炼。你心里想,她一步都没走呢?就要抱,也太娇气了吧!于是,你会感到她这样的要求太过分了。
如果你知道孩子真正要你抱的原因,你就不会和孩子拧着来了,也不会感到孩子是在淘气。她的这个行为再正常不过了,是我们的要求与孩子的需求相冲突,我们的要求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生长特征。
天才的孩子不是没有,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就该做什么样的事。
有人说,熊孩子淘气调皮都是父母造成的,一点不为过。
期望值过高,就会有熊脾气的家长。
孩子在外面与人发生矛盾,打了别的孩子,这个通过打人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从父母那得来的,他的父母在他出现问题时处理的方法就是这样的:非吼,即打。孩子没能达到他的期望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脾气陡增,情绪突发,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孩子会刻录脑中。他以后也会把你处理问题的这种方式运用到他处理问题当中。
两岁的时候,邻居家的狗、猫。在孩子眼里狗猫就是一个会动的玩具。一种会动的玩具对她的诱惑力大过你买给他的电子狗,电子猫。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知道与狗亲密接触会,会被狗猫抓到,会染上狂犬病。你想阻止是阻止不了的,你跟他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他连话都讲不完整,哪能理解你说的那个狂犬病。但是孩子到了三岁四岁这个样子,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了。理解能力也一般般了。这个时候孩子仍然喜欢狗猫,那么你生硬的去阻止孩子与狗的亲密接触,孩子仍然不会听你。但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把道理给他讲清楚,孩子理解了它的危害严重性,就会自觉的远离他。
所以说,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孩子,也不要过于理想化的去要求孩子。
还有一点。孩子所处的这个家庭环境里的每一个成员,在处理问题和矛盾时,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都能理性的去处理问题,你家还会有熊孩子吗?还会有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吗?即便有也都被你化解了。
罗嗦了这么多,最后给点建议。
一.折中处理法。不让孩子感觉到是被立刻拒绝
这个酸奶你保管不到位,在吃饭前被孩子发现。这个时候也是孩子的饥饿临近点,这个酸奶当然对他有诱惑力了。孩子饭前想喝酸奶,可喝了酸奶还能吃饭吗?一定会阻止,可孩子肯定会不依不饶,甚至大哭大闹。孩子即使在强压下带着情绪去吃饭,这顿饭也不会吃好。但如果你这样去处理就会好一点,“宝贝,这个奶你现在可以拿,但不是现在吃,我们吃过饭再吃,好吗?”孩子虽然现在喝不到奶,你没有完全拒绝他,他也会乐意接受。可能会为了急于喝到这个奶,她会象征性的吃两口饭。这个后续问题不要太较真。因为明天这个奶被你保管好了,他见不到就不会再要了。即便看到了会要,他也知道是要吃完饭才可以吃的。
二.控制情绪,小声说话
面对父母的拒绝,有些孩子会故意提高嗓门,哭闹不止,为了防止他们哭得更厉害,有个小技巧,那就是低声说话。就是反着来,孩子越大声叫嚷,父母则越小声说话。这样孩子为了听清楚大人说的话,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一开始就是好好说话。就根本不存在以后的如何好好说话了。
关注育儿,关注孩子成长。喜欢的关注哦!
网友评论
作者把孩子不听话、淘气的原因分析得很是透彻,能给予我们家长非常实用的指导呢。尤其是那句:“我们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都是选用这种淘气的方式来应对挑战的世界”。堪称精辟啊。
另外,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想饭前喝酸奶的例子,处理得非常好!还有,遇到孩子大声哭闹,建议家长反其道而行之,“控制情绪,小声说话”的冷处理方式,也高明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