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日常:国画里的乾坤

作者: 李暖安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5:07 被阅读25次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天气:阴

          今天下午下班,突然被潘总一个电话叫到了他的另一个办公地点——位于房山的私人书画工作室。于是,只好无奈的放弃即将到来的休闲时光,匆匆乘车前往。

            一进门,潘总便热情地朝我介绍了一位姓饶的老师。

            “饶老师负责这个工作室的书画教学,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潘总简单向我介绍。

            原来又是一位大咖。

            “饶老师,你好!”我赶紧主动朝老师友好地伸出自己的右手。

            “你好!听说你现在负责美术馆那边?”饶老师说着也朝我递送过来他的右手。

            “嗯啊,我才刚来,其实好多工作还没展开。如果喝茶聊天,倒是可以找我。”我十分不好意思地笑笑。

          饶老师很年轻,比我年长几岁。但却对绘画,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到的时候,他刚好正在教孩子们画树。

    左图为学生作品,右图为饶老师范例

            饶老师的学生年龄都不大,都是刚上小学的学生。我问他,这么小的孩子学国画是不是需要有非常详细的课程体系?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是学体系的时候。我需要教会他们的是观察生活,爱上绘画。至于系统学习,那是将来等孩子们产生兴趣以后,自愿学习上美院的事。”饶老师听后一本正经地对我解释。

            说真的,这个答案让我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这些年,由于孩子上小学的原因,我也陆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当成了家长之间的一种炫耀,好像非要考取什么级别才算没有白费功夫。实际上,这些做法是非常令人无奈的,会让许多孩子扭曲了对绘画甚至是很多艺术的理解。而真正的艺术培养不是考级、不是向谁炫技,是一种情操,欣赏并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姑娘忽然把她刚刚开始提笔创作的宣纸折叠起来,打算丢到身旁的垃圾桶里。

            饶老师看到了,立刻将她手中的画纸拿过来打开来看——只见那画纸上很干净,大部分地方都是空白,只有靠右边下方的位置有两条用毛笔划出的曲折又粗细不一的墨线。

            “你这是要干什么?”饶老师向她问道。

            “我画得不好。”小姑娘低着头像是犯了什么大错,一边看向饶老师的范画,一边怯懦地小声说,“我画错了。”

            “谁说你画错了?国画从来没有画得不好的说法,也没有错误。”饶老师边说边将画纸重新铺到桌子上展平,随手拿起一支毛笔,洋洋洒洒地在小姑娘的画纸上勾描起来。“画国画中的树,起笔的第一步不要刻意,要随意。它并不是画中最重要的一笔。在一幅作品中,开始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通过你的想象力,学会顺势而为,将它丰富。你应该见过大自然中的各种树,有的长得直,有的长得粗,有得弯弯曲曲,有的枝枝蔓蔓,你能说它们哪一棵长错了吗?在国画中,即便你不小心笔误,画出了某笔非你心中所期的笔画。你也不应该选择放弃它,而是想办法把这个错误弥补回来,并让它最终融入整幅画里,使它们协调而统一。”

            在饶老师眼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那树本来就有千万种模样,所以这画自然也应该有千万种模样。

            说来惭愧,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听老师讲解国画。

            以前去美术馆看画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走马观花。看得懂的赞叹一番,看不懂的也赞叹一番。对传统国画的认知,更是只有幼儿园孩童般的欣赏水平。所以,我从来都未曾想过,这些书画背后的意义。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抽空自学彩铅,按照透视与色彩原理,也照猫画虎的画过一些画。今天听到饶老师这么一说,我突然很好奇在他的眼中,国画到底与这些西式创作有何不同?

            于是,我见饶老师指导完这个小姑娘,赶紧见缝插针地问: “饶老师,那在你眼里,国画好学吗?与其他画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国画里有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不好上手,肯定没有你现在学的彩铅容易。”饶老师耐心地向我解释,“就拿透视来说吧,国画是讲散点透视的,尤其是山水。西方画中的透视往往只有一到两个消失点,虽然都是近大远小的原则,但在国画中却到处都是消失点。”

            见我听得一头雾水,饶老师又换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国画呈现的视角就好像是我们爬山爬到最顶端,鸟瞰整个山脉。云层是风景、亭子也是风景,近处的小路是风景,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林也是风景。”

            我恍然大悟,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以前曾经看过的各种国画图,那即是一个宏观的世界,也是一个微观的世界——近山远水,咫尺千里,天地人和。

            “我们的国画中还讲究阴阳和谐,追求看似无心,却又出其不意。画中的景色似幻似真,仿佛这画中的风景曾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但又不是我们的生活。”

          “那是一种梦境吗?像是《桃花源记》?”

            “不完全是。其实是心境,绘画者的心境。所以,当你在看画时,你认为一幅画画得很好的时候,其实有时并是这个画真的有多好,而是它表现出了你的心境,与你产生了某种共鸣。”

    另一个小朋友画的树

            画境即心境……

          我正仔细琢磨饶老师这话里的意思,又有一个小朋友画完了他的树。我把画悄悄拿到自己眼前,仔细审视,想试着理解他的心境。

            “所以,国画想画好了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却非常难。”饶老师走到我身前最后对我补充说。

            佛说:众生万相皆无相,成佛成魔皆是我。

            我想:隐藏在国画里的乾坤,或许就是我们的心境吧。


    饶怀安,安徽怀宁人。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书法专业,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山水写生与创作研究,导师为何加林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术馆日常:国画里的乾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r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