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暗香疏影1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17 00:10 被阅读0次
夜读:暗香疏影11

“客里”三句由“同宿”,转向孤独,于是引出第二个典故——诗人杜甫笔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诗,其首尾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夔用来比喻梅花,以显示它的品性高洁,绝俗超尘,宁肯孤芳自赏而绝不同流合污。

北宋词人曹组《蓦山溪》咏梅词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苏诗和杜诗的典故。诗词用典,都要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与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这个艺术形象之前,先写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带上了一种漂泊风尘的知遇情调,又写了“篱角黄昏”一句,这是与梅花非常相称的环境背景,透露了一点冷落与迟暮的感叹,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昭君”至上片结句是词中重点,写梅花的灵魂。意谓:梅花原来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仅有绝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终荣辱于祖国的美好心灵。这几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构思,主要是参照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强调昭君“但暗忆江南江北”,用思国怀乡把她的怨恨具体化了:“环佩空归”一句也得到了发挥,说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对同情她的遭遇的人们是一种慰藉;同时,把她的哀怨身世赋予梅花,又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

换头三句推开一笔,说明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而且还有美的行为——美化和妆扮妇女。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

《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暗香疏影,微醺

  • 夜读·宋词(11)

    柳永是知音识曲的风流才子,因为其词的协律言情、词风婉约,后人多视为婉约一派。他之前,词家多采用花间体小令,由...

  • 夜读·唐诗(11)

    唐开元、天宝年间,绝句盛行,尤以七言绝句为主。王昌龄的七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 荷香

    荷夜暗香疏影,残枝枯叶迷离。

  • 小写意花鸟

    小写意习作: 暗香疏影 [抱拳][抱拳]

  • 暗香疏影

    梅林深处花卧雪, 离人天涯笛弄月。 相思夜里暗香浓, 星空万里情未绝。

  • 暗香疏影

  • “暗香疏影”

    “暗香疏影”,是阳朔一间素菜馆的名儿,在网上可以搜到它——我和宋先生倒不是慕名而去,完全是误打误撞,逛街累了,一头...

  • 暗香疏影

    你曾向往这样的情景 暗香疏影黄昏路 独立小桥荷塘月 君生我生偶相遇 一见钟情定终身 后来你杳无音信,今天我突然想起...

  • 暗香疏影

    浮动月黄昏 酒不醉人人自醉 闲时坐椅窗边看云卷云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暗香疏影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mc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