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刘会忠老师(感谢!)
关于思维或者教育的命名:
首先,适合根植于中土(传统)文化,因为未来的课程体系中将包括大量的国学等精华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首推儒、释、道。
儒家:核心是积极、有为,担当、天命。在教育上表现为科学的干预,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引,发挥学生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最终,惠泽天下,成人达己。因为儒家的精华: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是“尽心知命向白云”的一种自性光明。
释家: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印度的灵修大师 克里希纳穆提 提出了“教育就是解放心灵”的观点,强调内心的空灵与自由,才能保持思维的敏捷与察觉。虽然“空灵”二字可以直抵思维核心,但一般人不易理解。
道家:主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一”即本质:回归自然,回归生命,回归原点。
结合以上儒释道三家,可否命名为“原点思维”?(据我所知,原点教育已经是一个教育公众号的名字了,可能已经被注册)
在教育方面,对中国教育影响力最大的西方教育思想当属杜威,其次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界人尽皆知,今年上了春晚,苏氏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反对当前割裂、片面的教育,提倡教育要促进人的整体性成长。他主张从做中学,因为思维起于疑惑,只有在实践中活动,才能发现真问题,才有真正的内驱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求知的过程。如此才能真正的生命再长,像玩游戏一样去工作,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生命在场,灵魂在场,获得真正的知识(信念),而不是“死”的行囊。
具体的操作办法是思维五步,我们可以直接拿来就用。尤其是陶行知,深受杜威“从做中学”的影响,所以,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陶行知,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知行合一。
和它相对应的是怀特海的哲学认知三段论:即:浪漫感知——精确分析——综合运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浪漫感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精确分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综合运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我们一般人的认知规律。比如,现在我们对于自己的教育观点还处于一种浪漫感知的阶段,但这个阶段还需要更精确,需要给它一个精确的命名。
但是,因为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家,其理论著作论述及其严谨,如《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般人不容易懂。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来源之一是杜威思想,但苏氏阐述问题都是从实践入手,语言更通俗易懂,更重实践,更具有操作性,所以,更实用,更好懂,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也似乎更大。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发展全面、和谐、个性的人。也即有自我尊严的大写的“人”,其核心思想是在不断的智力挑战中培养学生的自尊感,或者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的教育学循环,最终培养成大写的“人”。
如果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话,就是培养有一颗活泼泼“仁”心的人。
基于这个思想,可以提什么样的名字呢?仁?爱?成人之美?成人达己?惠泽天下?这只是一种愿景,与“思维”或者“教育”这两个关键词似乎有些远了。
另外,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爱智慧,或者知无知”,似乎也有些大了。
西方盛行的一些其他理论,比方: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同化~顺应~平衡),弗洛姆的爱的教育(爱是一种艺术,一种能力),马斯洛的关于心理需求的不同层次,(自我实现是最高追求),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引发的儿童人格教育等等,这个在中国也少有人懂,且和“思维”这个概念有一定距离。因此,我觉得目前比较合适的是“原点思维”,背后有一系列心理认知、教育等理论做支撑。
不过,这事儿挺重要,还需要仔细推敲。因为,命名,既是一种(真理)的显现,同时也是一种遮蔽。一旦命名之后,后续需要一系列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这样才更厚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