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古体诗散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作者: 麦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09:55 被阅读405次

    文/麦大人

    0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熟悉金庸著名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赤练仙子”李莫愁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诚然,书中的李莫愁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不折不扣的情痴。

    但当她吟诵这首词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感情,却是真的。

    爱要爱得刻骨铭心,恨要恨得惊天动地一生悲苦的李莫愁,黄泉路冷,可有谁与你同行?

    1205年,刚满16岁的才子元好问,独自一人赴山西并州参加科举考试。

    在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说,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

    少年听后悲从中来,眼泪情不自禁地流出。

    于是他从猎人手里买回了那只殉情的雁,把它葬在了汾河边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悲愤之情化作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阙咏物词,表面上写忠贞不渝的大雁形象,其实是借物抒情,谱写一曲哀婉缠绵的爱情悲歌,成为歌咏爱情的千古绝唱。

    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人死去,却无能为力人生至痛莫过于此。余生无多,岂能独活,唯有陪她长眠而去。


    02

    元好问出生于贵族世家,祖上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他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著名政治家孝文帝的后人。

    孝文帝后来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觉得还不够彻底,直接把姓氏拓跋改成“元”。

    孝文帝的改革,对中国北方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为隋唐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奠定了基础。

    在唐代,元好问先祖里出了一个大文学家元结。

    其代表作《大唐中兴颂》和《舂陵行》等,并深得诗圣杜甫赏识。他写的散文影响深远,被后人看做是韩语、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驱。

    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同样诗才过人,可惜屡试不中,心灰意冷后便放浪山水间,以诗酒自娱。

    元好问七个月大时,就被过继给叔父元格,养父在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做官,家庭条件优渥,对他的教育格外重视。

    元好问从小天资聪颖,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4岁就读书,7岁已可作诗。太原文学大家王汤臣惊呼他为神童,在《题裕之乐府后》诗中称赞说:

    常恨小山无后身,元郎乐府更清新。

    红裙婢子那能晓,送与凌烟阁上人。

    15岁时,元好问随养父去陵川西溪参加一个宴会。

    他在现场即席作五言诗,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骚动,有人描述说“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并将他与东晋名士王坦之相比。

    哥哥元好古对弟弟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写了一首诗称颂元好问:

    莺藏深树只闻声,不著诗家画不成。

    惭愧阿兄无好语,五言城下把降旌。

    都说出名要趁早,对他来说似乎是一句诅咒,外表的五彩斑斓,日后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好运。

    入烟花般绚烂的少年之后,元好问进入了默默无闻的中年阶段。

    03

    第一次参加科考,铩羽而归。

    老师郝天挺好言安慰他,说“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简单说就是读书不以科举为目标,在今天颇有点素质教育的味道。

    这期间,元好问写下了《箕山》、《琴台》等诗。

    《箕山》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处,唯有太古雪。

    ……

    文联主席赵秉文看到后极为欣赏,夸赞说“少陵以来无此作”,可以跟杜少陵相提并论,这是何等的荣耀,因此被称为“元才子”。

    虽然名声在外,读书人没有考取功名,要想做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年后,第二次考试还是落选。元好问返回老家,在离祠堂几十里外的定襄遗山读书,故而自号"遗山山人"。

    第三次去中都考试,依然失败。

    这时正遇上金国30万大军被蒙古击败,国家朝不保夕,个人漂泊无定,一切的一切,感觉就像一场幻觉。

    正在这时,他听说大名府有一对恋人,彼此相爱却遭家人反对,后来投河自尽。因为这个悲剧,那年的荷花全都并蒂而开,为其鸣情。

    《摸鱼儿》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这首词缠绵悱恻,令人动容,与《雁丘词》是姊妹篇。

    04

    一生6次考试,4次落第,第5次本来考中了,但因卷入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元好问愤然罢辞。

    1224年,离第一次考试已经过去19年了,这一年他35岁,进入中年的“元才子”才在赵秉文的举荐下,看中进士,步入仕途。

    之后,元好问被任命为河南镇平县令,他为官清廉,体察民情,闲暇时作了《偶记内乡》: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母亲病故后,他只能回家守孝,当地百姓自发集结,苦苦挽留这位父母官。此情此景,令元好问心潮澎湃,好生感动。

    1233年,蒙古兵围困汴京,皇帝仓皇出逃。

    朝中无人,元好问为了天下苍生着想,向西面元帅崔立建议献城向蒙古投降,免遭屠城。

    结果是,元好问等大批金国官员被蒙古人俘虏,被押往山东聊城关押数年。在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的过问下,元好问才得以自由,生活渐渐好转。

    山河破碎,家园被毁,对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元好问来说,不啻是一个极大打击。国破家亡的这个心结,他终生都没有解开。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

    蒙古国提供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于他如粪土一般。

    纵使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出马游说,也无济于事。

    作为金国遗老,既然故国不在了,他也该退隐山林,不问世事,过起小国寡民的生活。

    05

    在金元转折之际,也是元好问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他做了几件颇受争议的事。

    其一就是“崔立碑事件”,当时崔立开城纳降,自封郑王。

    由于避免了屠城,挽救百姓于水火,崔立想让元好问执笔,为他立“颂德碑”。

    元好问深知此事关重大,故推给了太学生刘祁,让刘写好后在交给他润色、修改。

    深受儒家文化的熏染,文人最讲究气节。他为叛臣立碑,自然引起世人很多非议。

    但元好问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他只是客观陈述事情脉络,并没有为其大唱赞歌。

    学生郝经为此曾做《辨甘露碑》一诗,其中写道:“作诗为告曹听翁,且莫独罪元遗山”,以此向世人说明,元好问是清白无辜的。

    另外一件事,当时已63岁的元好问北上觐见忽必烈。忽必烈为了表示对这个文学大师的敬仰,给他奉上了“儒教大宗师”的尊号。

    这件事的好处就是,让中原54个大儒有了用武之地。元好问对蒙古国改命“大元”,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曾经,在亡国后,元好问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然而在蒙古生活了近二十年后,他对蒙古统治者有了新的认识。忽必烈兴办教育,安定百姓生活,发展经济方面都可圈可点。

    于是他向这位开明大汗,陈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极力说服忽必烈遵信儒学,学习汉文化。

    “虽然蒙古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可能马上治天下。”

    元好问当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他曾说过:“死不难,诚能安社稷,救生灵,死而可也。”

    他也不像某些酸腐遗老拘泥于形式,一味愚忠,而是看清事实真相后,以百姓疾苦为落脚点。

    06

    在政治上,元好问几乎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在培养人才上却是颇有成效。

    元代著名学者王恽、雷膺、郝经、张孔孙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更是得益于他的养育与教诲。

    白朴是河曲县人,父亲白华进士出身,与元好问是结拜兄弟,两个人志趣相投,经常诗酒唱和。

    当年蒙古攻入汴京,年仅7岁的白朴与父母失散。

    元好问也是颠沛流离之人,转辗各地,生活极为艰辛。危难之时,他收留了白朴姐弟俩,视如亲生一般,一直不离不弃。

    战乱中,白朴不幸染上风寒,昏迷不醒,元好问不惧危险,一直抱在怀中,百般呵护。或许是诚意感动上天,六天后白朴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之后,元好问每天教他读书,悉心培养,在白朴12岁时,才将他们姊弟送回父母身边。白华感激不已,写诗谢曰:

    “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白朴有后来的艺术成就,少不了元好问的教导之功。

    07

    元好问对妻子的情义,这在古代文人中是很少见的。

    结发妻子张氏是户部尚书张翰的女儿,两人婚后可说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一起经历了甜蜜时光,也度过动荡的生活。

    张氏因病去世后,伤心的元好问,填了阙情真意切的《三奠子》,悼念亡妻: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

    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

    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

    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

    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下阙读来,让人百转千回,心生凄凉。同样都是悼念亡妻,这和苏东坡的《江城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数年之后,元好问续娶了小他二十多岁的毛氏为妻。

    不久汴京陷落,他以俘虏的身份被押赴山东各地拘押,毛氏亦跟随他辗转各地,始终相伴。

    元好问有感于毛氏的一片深情,吟诵了一首《自题》:

    共笑诗人太瘦生,谁从惨淡得经营。

    千秋万古回文锦,只许苏娘读得成。

    有情有义的元好问,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长情之人。

    08

    金朝覆亡已不可阻挡,但令元好问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国可亡,而史不可灭”,他要为后世留存一部金朝历史。

    当初汴京被围城时,他曾向丞相建议以小书抄写国史一本,但当时兵荒马乱,哪有功夫去干这个事。

    之后开始了流亡生活,他暗自准备记录着金史的研究工作。

    “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以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没有气馁。

    重获自由后,举家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其内心的激动是难以想象的。

    乞得田园自在身,不成还更入红尘?

    只愁六月河堤上,高柳清风睡杀人!

    回到家后并没闲着,他还有更大的使命要做,他要为后世留存一部金朝的历史,以使这段文明不致湮灭岁月的尘埃里。

    从此,他常年奔波于燕京、汴京、洛阳、太原、忻州等地搜集材料,凡是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他都认真进行采集。把听到的一点一滴都用小的字体记录下来,多达一百多万字。

    历经二十余年的努力,元好问皓首穷经,终于完成了《中州集》和《壬辰杂编》等数部宏篇巨著。

    《中州集》(其中诗2001首,词115首)是一部金代诗歌总集,收录了诗词2116首,意在“以诗存史”,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断代诗史的新体例。

    后来元朝丞相脱脱主持修撰《金史》,元好问的这些史学著作成为主要的资料来源。

    《金史》被公认为良史,元好问功不可没。

    09

    1257年,命运多舛的一代文豪元好问溘然而逝,享年68岁。

    巨星陨落,天空失色,大地同悲。

    他一生最最看重的,还是那些诗歌。在弥留之际,他嘱咐后人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他的诗词理论功底相当深厚,28岁时就写下了一部不朽评论集《诗论三十首》,提出自己独到的“以诚为本”的诗歌理论。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在诗歌创作上,元好问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此,他曾自信地说:“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敢于将自己与杜甫相提并论。

    这些诗主要创作于金朝灭亡前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浸透于他的诗歌之中,具有史诗般的意味。

    在《岐阳三首》中写道: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诗歌里文字,笔笔浸血,字字含悲,堪称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代表。

    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继承了苏、辛的神韵,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

    五百年之后,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被元好问的事迹所感动,无比敬仰地为其题诗一首:《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首诗完整地概括了元好问的一生,生逢乱世,壮志未酬,却意外地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他是大唐之后,学唐一派诗人之中最有成就的。

    曾国藩高度评价道:“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的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x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