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文姬归汉─读史之二十二篇

作者: 杨柳依依簡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07:36 被阅读6次
蔡文姬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长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因此从小也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无一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相关文章

  • 曹操与文姬归汉─读史之二十二篇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

  • 文姬归汉

    给毛羊羊念到《文姬归汉》,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悲伤的故事,有些人认为蔡文姬被掳到匈奴后,嫁给了左贤王,生活还可以...

  • 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 一。契子以及蔡文姬粗略简介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生逢不时,却偏在这乱世中艰难的生存下去...

  • 读《文姬归汉图》有感

    人有多么不自觉,怎么个不自觉呢?早晨看到八佾发送的张瑀《文姬归汉图》,便想借此再了解了解蔡文姬,其实小时候就知道这...

  • 第54篇 姬奭

    【读史日历】(第54篇 姬奭) 姬奭,姬姓名奭(shi),又称召公,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同辈。姬奭辅佐周武王...

  • 京剧程派著名剧目《文姬归汉》及意义

    京剧大师程砚秋的《文姬归汉》由金仲荪于1926年编剧,故事见元金志甫《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杂剧,《...

  • 曹操和袁绍对待功过的不同态度

    读史阅世 易中天先生说:“曹操功劳归别人,失败归自己;袁绍功劳归自己,失败迁怒于人。” 曹操打仗即使险胜,也会奖赏...

  • 献忠牺牲            ——老蒋读明末史之二十二

    献忠牺牲 ——老蒋读明末史之二十二 自成、南明弘光相继败亡,清剿...

  • 每日练笔 - 2018-7-15

    今日练笔 2018/7/15 一、读文姬诗而感 (平水韵十二侵) 文/云中漫步 鸿儒归乃父,家学郁渊深。 优逸青...

  • 第49篇 姬发

    【读史日历】(第49篇 姬 发) 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操与文姬归汉─读史之二十二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bo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