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早就让我看这本书,可是我扎到语文堆里,一次次作业,搞的头昏脑胀,《大概念》一书牵扯了我太多的思维和精力。还好,本学期依然在共读《大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读《追求理解的课堂教学》会轻松一点,我终于有些闲瑕了看这本书。有人在推荐我读历史书,想想因为大概念耽误了的《史记》,也要提上日程了。
比起专业书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起来轻松的多,拿起也放不下了,一口气读了四五个小故事,在作者平静的描述下,却藏着童年的悲哀与无奈。不由再想到《我心归处是敦煌》中的描述也是如此:平静的看待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磨难,需要一颗温柔、博大的心。而这,需要不断经历,不断修行。
又想到今天备《祖父的园子》时,再次翻阅《呼兰河传》,萧红也有经历磨难,可他的文风充满野性的生命力,充满反抗的力量。这可见,他有能力写出独特的文字,创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奇际,最终却没修得平和柔软的心所以说,人的性格,文字中藏着呢,真的假不了。
思想又跳脱到寒假起就参与的共读活动,共五本书,我只敢报了两本,但就这,我也没完成,可是党老师和爱敏老师都是共读了的,而且读的深,读的透。当时不理解,但当我说自己一下午时间翻阅《呼兰河传》时,我明白了,他们读的专业书籍多了,自然理解力加强,自然读的也就快了。怪不很爱敏老师对我说:别急,慢慢来,这需要一个过程。从爱敏老师身上,总能获得力量,虽从未谋面,可是,很喜欢他。
目前只看到他的原生家庭与世隔绝,只看到他的生活昏沌一片,究竟他是如何得到力量,展翅飞翔的?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下去了。
书未读多少,可心绪却平静了不少,我想这就是书所带给我的力量。《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
我想,作者是这样的一只鸟儿,他终于飞往了自己的山。我也知道了朋友要求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从我选报师范那一刻起,他就觉得我放弃了我的山。
可是,我不觉得。我喜欢孩子,看到一个个孩子因我而变的美好,我便已经在飞往我的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