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语言发展是所有能力中最好的,虽然国内儿童读物没有分级,但石榴已经开始读故事书啦,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看网上评论这是三四周岁孩子才可以读的,但石榴可以接受,他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听我们讲完一本书,并且把其中的词啊句子啊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应景地表达出来。
我抱着石榴在路边等妈妈回家,秋高气爽,天上白云朵朵。他指着天空跟我说:“浪花,浪花,这么多浪花!”
我抬头看,果然白云飘飘就像无数浪花翻滚,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景,在孩子眼里却是另外一种画面。人越大越缺乏想象力真是正确。他怎么想起说这些啦?这是《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里《我想去看海》中卡梅拉去看海,“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 一会儿惊天动地地涌上来,一会儿又轻声细语地退下去”,他记住了这个情节。于是,我顺着他的思路开始聊:“卡梅拉在海里游泳,潜水,滑行。”石榴马上接住说:“还在海里尿尿。”说到这个,他调皮地一笑。
可见小朋友记住的永远是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个内容。

我们在小院玩。看见门,他说:“我爸爸安的门。”
指着花说:“我爸爸种的花。”
“我爸爸安的监控。”
“我爸爸安的太阳能灯。”
“你爸爸会做这么多事情啊,你爸爸真是太伟大啦!”
这也是读《不一样的卡梅拉》学会的,那里面卡门自豪地对其他小鸡们说:“太阳,是我爸爸叫醒的。”崇拜、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石榴不但理解这个句子的内容、情感,还可以在实际中活用,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昨天中午他很兴奋,坐在餐椅上看见对面黑板上画着很多的葫芦,想起了葫芦娃,于是挥动胳膊:“变,变,变!嘭!变出一个葫芦娃。”继续表演,我给他数着数,用惊喜而夸张的语气说:“一个葫芦娃啦!”“又一个葫芦娃。”“哇!三个葫芦娃啦。”
“变,变,变,嘭!一个大大的葫芦娃”他自己都会改变句子,添加形容词,让句子更生动、更形象。
就这样激动地变呀变,变了无数个大大的葫芦娃。
那天下雨,我说:“外面下雨啦!不能出去玩啦。”
他说:“天边有一大片乌云,”接着又来了一句,“好无聊呀。”
所有这些词句都是阅读给予的,遇到相同的场景不由分说就会从大脑中地蹦出来,不用思考,不必强求。所以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
石榴去东邻奶奶家的小院,看见里边有各种颜色的花,他说:“红花开啦,黄花开啦,粉花开啦,这么多花呀,真美呀!”
外面太热了,我和石榴在家里挥拍玩打乒乓球,我说:“我打给你,你打给我;我打给你,你打给我,”一会儿他就学会这句话啦。
这句话其实不好说,首先“你”“我”这两个人称代词,他现阶段还分不清楚。比如别人要玩他的玩具,他会抱着不给,但不会说:“这是我的。”他还没有把“我”和“石榴”对上号。二来这是一个顶针修辞,弄不好就乱了,所以石榴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很不容易。
她看《三只小猪》这本书,指着书上说:“小猪的草房子”,“猪老二,房子”。我告诉他:“猪老二的木头房子”,这个句子有两个定语,它需要一边想一边看着图慢慢说,如果他忘了说“木头”两个字,说完这一遍,马上会再说第二遍,补上,直到把话完整地说下来。
一大早陪石榴在小院玩沙子,他想把之前堆的那个蛋糕劈开,因为沙子已经干了,他的力气又不够大,工作起来有点儿费劲,他脱口发出感慨:“不太容易哟。”
这是《红帽子艾米莉》中艾米莉分蛋糕时说的话。可见我们平时的亲子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语言。
石榴看了《艾米莉收拾房间》那本书,学会了说“妈妈,快来,有惊喜哟!”
那天他尿在了玩具上,张嘴就喊:“妈妈,快来。”
“怎么了?”妈妈问。
“有惊喜哟!”
“什么惊喜呀?”
他不说啦,只是笑。
这几天石榴再喊“妈妈,快来。”或者“姥姥,有惊喜哟,”我们就会想“又有什么惊吓啊?”
我们提倡早期阅读,开始是家长读,孩子听,然后是指读,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这个过程需要家长有耐心,有毅力,会选择适合孩子的东西,了解孩子的理解水平,那么,孩子一定会“出口成章”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社群联合发起人:夏冰,我喜欢写日记,认同记录的价值,注重家庭教育,并愿意分享育儿心得。
一年52周,10年组成“520”。1周1篇育儿记录,10年之后,记录替我说出“我~爱~你”!
如果你也在做记录,并希望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可添加夏冰微信号:745992887,或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