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近体诗格律

作者: ptjia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23:36 被阅读88次

## 缘起

今谈近体诗,多谈格律甚于谈诗,有本末易位之嫌。

而谈格律多用句式公式,不知者多以格律为初等数学化学,又有似以近体律绝同于填词谱曲之嫌。

故欲以简明法则代替公式,以期自格律之体用而求其原理。

## 格律第一 字:四声平仄

四声,音调之起伏缓促,四声以长短入律。

平声,悠扬绵长。

上声,婉转,去声,激烈,入声,急促,皆不可长。

(源流提示:

四声入律源自南北朝永明时代的周颙:四声切韵,沈约:四声八病,

盛于初唐则天时代的宋之问,沈佺期。)

(今韵提示:

从古至今,汉字语音演化有三原则:平分阴阳,浊上化去,入派三声。

前两原则对听感影响不小,但对格律法则影响不大,平仄不变。入派三声对格律法则影响大,听感影响不大,古入声字现代大多读短或可读短。)

## 格律第二  句,联:长短律动

总则:偶动为主,奇随为辅。

### 句:偶字处平仄(长短)律动。

听感上是双字一拍,末字重音,长短交替律动。

“山花(重音,平,长)/如绣(重音,仄,短)/颊”。

这是从诗经以来古诗的基本语感,双字这也是汉语的基本语感,所以汉语现代词汇也大多是双字词。

### 联:偶句与奇句律动相反,形成一联的律感。

“山花(平)如绣(仄)颊,江火(仄)似流(平)萤。”

### 联间:奇句与前一偶句相随,形成联间的律感。

“船下广陵去,月明(平)征虏(仄)亭。山花(平)如绣(仄)颊,江火似流萤。”

(源流提示:初唐不少诗人不讲这个规则)

### 用韵:偶句用韵,首句可用韵

首句用韵,可用邻韵,可用撞韵,可不用韵。

仄韵难写,入声最难。

不用韵的句末宜与韵平仄相反。

## 格律第三  修声

修声以利口,修辞以尽心。

### 忌孤平

平不孤,必有邻,“仄平仄”,句中应该避免。

平声悠长,邻两仄必然律动过甚,慎用。

### 忌三平尾

句末“平平平”,尽量避免,唐人偶用,当以口耳为判。

### 拗救

律破为拗,难救,拗救之法不简不明。

(正派人慎入提示:不如不救。)

### 可平可仄

(正派人慎入提示:此处当有取向,诗多平则从容,丰满,多仄则奇崛,骨感。)

## 格律第四 反格律

文字之音,五声四呼,又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平仄长短不足囊括。

合律而坏意者,合律而拗口者,合律而无味者,比比皆是,当引以为戒。

宜以口为凭,以耳为证,以心为判,而格律为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1dbdacd4f12:不错😊 。不过拗救那块还是救的好

本文标题:简明近体诗格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w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