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作者: 在水逸帆 | 来源:发表于2021-09-09 06:26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四章,执固之道

原文: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1.“道”无法看见其颜色,因此命名它为“夷”;无法听到其声音,因此命名它为“希”;无法摸着其形体,因此命名它为“微”。

这三个词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来描述感官无法感知的道而对于感官无法感知的“道”,不可能达到追根究底弄个明白的境地 所以将这三个词联合起来共同描述“道”。

“道”的上方不明亮,它的下方不昏暗。它就像那连接空中风筝细长又细长的绳子一样啊,虽然真实存在,却视之不见而不可名状。

因此  ,对“道”的描述,最终仍将回返到“无”的状态。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做“恍惚”(隐约不清)。所以,假使人们想迎着它,也不能看见它的头;假使人们想跟随着它,也不可能看见它的尾。

2.如果人们把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便可以来驾驭现今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能够了解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始,这就叫做了解了道的根本。

解读:

本章着重描述“道”体,抽象的描述道的性质,并讲了运用道的规律。为了让人们对超乎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老子就用具像世界的一些概念来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再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圣人能够驾驭现实存在,这就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

假如我们站在平地上极目远眺,目及到的东西极其有限,而地平线那一端,我们是根本看不到的,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下没有看到就不存在的断言,而是必须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承认在地平线的那一边是存在的。

由于有的东西发出的声音特别细小,加上还有距离因素,我们能听到的声音都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距离也会令我们无法听到声音。大道其实有声,也不会被我们听见,因此,我们常说大道无声。

大道就是那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用我们常规的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希、夷、微这三个概念,也无法穷究道的本源和真正内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牛顿在自己辉煌的一生中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尤为突出的是,万有引力定律。一天,牛顿坐在姐姐的果园里思考问题,忽然“咚”的一声,一颗成熟的苹果,坠落到地上。接着又有其他的苹果,同样因为熟透而掉落在地面,这是平常不过的。对于这种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牛顿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特别耐人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面上,而不是掉到天上去了?

这个思考给牛顿提供了最初的灵感,有了自己想法的酝酿,这种力不仅存在于巨大的天地之间,而且宇宙间所有的物质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只是这种力极其微小,因而是难以察觉得到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正式提出,是由于牛顿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

道是恍惚不定的,但它的虚无不是绝对的无,它是由万物混成之物,无中含万有,无中出妙有,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因此,要认识和把握世间的万物,就必须把握道。掌握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能知阴阳之消长,名五行之变化,知过去,探未来,识破天机,洞察秋毫。

相关文章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笨笨明愚解《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

  • 微妙玄通:学习《道德经》体会(16)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五章 ) 《道德经》第十四章,老子为我们描述了“道”的样子,阐述了怎么“执古御今”。 我...

  • 执古御今:学习《道德经》心得(15)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四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告诫人们身体和宠辱一样都是我们的大患,我们要以“贵身...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四章解读。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

  • 初识《老子》第14章

    第十四章一百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

  • 应对不确定时代

    《道德经》学习体悟10 道德经中不确定性 《道德经》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 道德经之系统思维

    #本文源自道德经第十四章的思考 道,就是规律。懂道,就是懂规律。 道德经善用比喻,如何形容道?对于道来说,用能见的...

  • 小瓶颈期

    日精进第40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四章和注解二遍,《京瓷哲学》第十四条,《定位》第...

  • 牧童眼里《道德经》(63)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65)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tb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