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关于成长

作者: 蓝薯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22:20 被阅读0次

成长是怎样的?

佛家说人有两种智慧的增长方式,一种是顿悟,一种是渐悟。

顿悟这种情况在小说和戏剧中很常见,一个武功平平的人,突然被上天打开了脑子,成为了武林高手。

而大部分的人只能渐悟,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慢慢的明白道理增加智慧。

《论语 为政》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即到十五岁才知道下决心学习。小孩子一般七岁左右发蒙,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是懵懂的,不知专心致志地学习。从小就知道发奋苦读的小孩是极少数,孔子虽然后来成为圣人,但在十五岁之前也是不知道发奋学习的。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岁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这一生做什么,就像今天的年轻人确定做什么专业一样。一般人二十岁就确立了,孔子迟了,爱玩,他去当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岁才醒悟要干正事。三十而立,不是指三十岁就要成家立家或自立于世。

四十而不惑,意即到了四十岁才不犹豫,才不疑惑。三十岁确立了要干正事,干什么正事呢?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到了四十岁才坚定要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克己复礼”的大事。这个“不惑”,是指对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认定的事业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对任何事物、任何道理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意即五十岁也没达到目标,才知道这是天意啊!四十岁坚定了目标,兢兢业业干到五十岁,在鲁国当大司寇,极力提倡“克己复礼”,但是也没干成,这不是自己不努力、不专心致志,而是天命啊!所以,知天命并不是五十岁能知道天的意志。

“六十而耳顺”,意即到了六十岁,什么话听起来都心情顺畅,不生气,都无所谓。因为大志向没实现,埋怨的、挖苦的、侮辱的、耻笑的,等等,都来了,甚至有的人骂孔子是“丧家之犬”,听得人心烦意乱,五脏六腑充斥着怨恨之气。直到六十岁才听着那些话感到无所谓,听着就像没听着似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即到了这个岁数才真正得到了自由。大志向未实现,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订《春秋》,一直到了七十岁。这时候孔子的心理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说话、做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违反道德、违反周礼。

这就是大部分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空老父子直言一生的失败和无奈。就差直接告诉后人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了。

相关文章

  • 《认知觉醒》读后感

    《认知觉醒》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最有价值的有关人生成长的书。这部书改变了我关于读书的认知、关于复盘的认知、关于运动...

  • 关于“学习”

    关于“学习” 《认知觉醒》 “成长权重对比,从权重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学习量在表层,量大效用小。...

  • 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认知觉醒》周岭|个人成长咨询师|认知觉醒布道师 一个人想要成长,只要想,永远不会太晚。 摩西奶奶,王德顺,褚时健...

  • #关于成长#觉醒

    昨天早上有看到这么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这句话出自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

  • 这是一本你不可错过的书...

    《认知觉醒》这本书我共计读了两遍,收获颇丰,特别适合自我成长中的人们阅读。 认知觉醒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这么理解,...

  • 好书篇:《认知驱动》实践及感悟

    《认知驱动》的作者是周岭老师,从认知觉醒开始就喜欢他的作品,他在认知驱动内有两个名词,即内向成长及外向成长。 什么...

  • 认知上的觉醒

    《认知觉醒》中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三次重要的认知上的觉醒。 第一次是从固定思维觉醒成成长思维,不再抱怨命运,相信自...

  • 5.25读书笔记

    5.25#周岭《认知驱动》/成长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认知觉醒》的自序里,我已经提到了...

  • 无复盘不成长(210405-210411)第109周

    文|过云雨 阅读书籍:《认知觉醒》、《认知天性》、《刻意学习》 无复盘不成长 (210405-210411)第10...

  • 【第97篇】认知觉醒

    今天读完了《认知觉醒》,更新了很多认知,收获到了很多对成长很有用的方法,和你分享。 首先,输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关于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e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