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人”这个物种生来就是矛盾体。
一方面,能用极具智慧的词句凝练出精辟的道理,并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譬如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另一方面,在日复一日重复的简单平淡生活中,能完全不追求新鲜感的人,在我的认知里是极少数,至少我不在那个极少数的范围里,总是会在重复中对平淡产生倦怠。
所谓的新鲜感可以很简单。也许是一次不同的衣着搭配,也许是换一种发型,也许是个简易的下午茶外卖……只要用心、总会新鲜。
问题恰恰在于,像我这样的人,一直把“新鲜感”寄希望于他人带给我的。但现在想想,我凭什么要求别人用心带给我“新鲜感”呢?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又凭什么让那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为我有趣呢?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求”就要对应“予”。不管是哪种关系、那种相处,一味的索求和单向的给予,最终都会如昙花般一现了之。
所以突然发觉,之前总是希望别人带给自己新鲜感的想法,是何等自我。虽说我一直认为,“自我”是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自带属性,但那时的我,只允许自己“自我”而无法忍受他人“自我”。
不管是“求”亦或是“予”,在人际关系中,都应是双向而非单向。
理想状态中的“大恩不言谢”也许真的只存在于理想。忘了是在小说还是新闻中看过一个故事:一个施恩者借助在受其恩惠的一家中,因为给予的恩惠过大又不求回报,导致受恩惠的一家人因无法偿还那份恩情而焦虑异常,最终选择了在施恩者借助的那晚,结束了恩人的生命。唏嘘之余,顿觉世间种种或许都需要双向交互,才会成为一种良性的关系。
所以,决定做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新鲜的人,让自己变成那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去遇见有趣的灵魂。
我想: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我喜欢的我的时候,也许便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感知我;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我向往的我的时候,也许便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近我;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我憧憬的我的时候,也许便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了解我;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我深爱的我的时候,也许便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珍惜我。
从今而后,新鲜、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