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15岁,我是一名在校生
抓住90后的尾巴,我是一名97后的女生。和眼前屏幕前的你一样,我没有什么与众不同。长相普通,成绩一般,没有任何一技傍身。
懵懂无知的年纪里,对未来毫无顾忌。
伴着初三毕业的脚步,考完试当天我不动声响直接回家蒙头大睡了一整天。
而我的班上同学他们却在津津有味吃着散伙饭。的确,像我这样内向默默无闻的人,哪怕是去了也和没去是一样的存在吧!
我是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加上是从全校最差劲的班上穿插来到这个新的班级。所幸遇见我的英语老师,她一直都觉得我是一个英语学习苗子。
每次在班上上课,所有人都无视她的存在,自导自演的课堂上其余同学都是各自睡觉玩手机。而我却是将她说的每句话都能听的特别入神。
因此,我也偏科严重,是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就这么直接说吧,我语文勉强达到及格分数,数学始终在二三十分的距离中徘徊不定,英语却能出奇每次都能有九十分以上。
班上所有同学都很惊讶,因为她们都觉得英语毕竟不是国语,所学起来比较困难,况且加之英语单词也是让她们稀里糊涂的。她们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偷偷去上了培训班补英语。
而我自己却明白,我的父母都是缺少文化的人之一,在她们那个年代兄弟姊妹都比较多,根本没有什么读书机会。我只所以对英语有一种疯狂的热爱,都是缘于授课老师。
初三拆班的时候,分在新的班级里。尽管学风倒比之前班好很多,但依旧找不到最初那种感觉。加之性格方面,我没有参加班级的散伙饭就匆匆忙忙的将自己初中的时光收尾结束了。
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去追念的东西。
盼着七月初而至,中考成绩出来了,所幸考的一般,勉强还能进的去一所普通高中学校。但是我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县城重点高中,第二志愿是县城普通的高中。
在录取的状态中,人生它给我开挂了。重点高中没有录取我,普通高中也没有录取我。分数线明明达到了普通高中的线档了,为什么没有被录取呢!?
普通高中领导给了个说法,原因是我没有将他贵校填入第一志愿。
呵,第一志愿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是我太无知者了嘛!
我强拉着我妈的手,让她不要再说了。
我俩生气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人在喊我妈的名字,我妈转身一看原来是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
她俩聊着聊着,那个阿姨说她老公是在县一中教书,说愿意帮我卖个面子,求个情,助我一力。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件幸运的事儿。那个阿姨说助我一力就是去给领导送送礼,请客吃顿饭聊聊。要我妈去准备6000元。
哇,6000元耶,在2012年,进个普通高中的费用。
6000元,可能对你们来说,简直是小牛毛。
而我,真心说一句,我宁愿不读,加入北上广行列,做个流水线普工。
兜兜转转的生活,总会有一线希望。
经过几番周折,我爸妈觉得我考上普通高中不读书很浪费。便将我送入了职业中专学校学一门技术。
好歹也是能混一碗饭吃。

02. 18岁,我是一名幼师
18岁的年少,总是在毕业季开始长大。
我在职校读的是对口升学班。师范专业的我和普通高中的学子一样在六月参加了高考。
大家都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灵魂都是遗憾的。讲真的,在这最后一个学期虽然我们是职校生,可我们也有想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的进入大学感受美好时光。
在职校的日子里,我们的班级是特殊的。我们班是总共才留下来了二十多人,之前很多同学在中途就辍学归外工作去了。剩下寥寥可数的十来个男生加六个女生。
老师说:“留下的你们总会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班是合班,并且是两个专业合班。上公共课是在一个教室里,专业知识课又会分开教室上课。
男生是电子专业,女生则是幼师专业。那时候的班上男生总是开玩笑说我们六个女生是“吃饭”专业。其缘由就是师范师范,谐音“吃饭”
学校的每一位科任老师对我们都是尽心尽力,不放弃我们任何一位同学。
语文老师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的写字书法我很是羡慕。我总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毛笔字也能像他一样完美。因此我还想着把毛笔字练好了,过春节的时候就自己摆摊写对联。
数学老师他兼班主任,平日里看起来很忙,但是我们只要有什么事情找他,他都能一一给你办妥。虽然他的数学课讲的很详细,但是我还是理解不透,只能略懂一二,勉强做几个基础题。
英语老师是个风度翩翩的大人物。他不仅教我们英语还承包学校的小卖部。他上课起来幽默风趣,擅长给我们灌输各种心灵鸡汤。然而我们这些见识短的人,总是不听劝,做着一些自以为很酷的事情。
我们喜欢早晨偷懒,多睡一会儿踩点去早读,喜欢食堂吃饭,打菜阿姨给我们打好多好多的菜,喜欢晚自习时间,学校时不时就给我们停一场电,喜欢自习上课,写完作业就偷偷的玩会儿手机……
所幸班主任是个负责且通情达理的老师,匆匆的把我们送入了高考,陪同我们一同高考,一同别离。
六月与夏的时光,就是我们的年少。

03. 21岁,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离别总让人心生伤感,即使离别的意义在于另一个开始,而非此刻的结束。
“此后天高路远,咱们江湖再见。”毕业寄语深深的印在心里。
在师范学校整整待了三年,每日抬头看浅蓝色的天空,低头便是各种类型的女生。
学校的男生极其稀有,尤其是我们初等教育系的班级。有些班几十人里没有一个男生。而我们班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六十二人的班级里还有两位受保护级别的男生呢。
自我反省了这三年的一千多个日子里,我没有什么辉煌的事迹,也极其少的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比赛。
大一的小日子,带着太深度新奇的心态跟着室友每日在寝室废柴度日。疲于任何的学校社交活动,只局限于宿舍这个小集体活动中。手机就是我们的最佳伴侣,每天有课就上课,没课就自我放弃。
大二的忙日子,每天课程满满的。学校同时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实操性课程,像声乐,美术,舞蹈,书法都是必修课程。为了完成老师留下的各种任务,只得自己花自己空闲时间来练习。
打个比方就拿书法来说吧,不练个十张以上的纸,字迹根本没有任何进步。还有舞蹈每天不打卡下叉,上舞蹈课那简直就会显得突兀极了。
大三那就是茫日子。到底有多茫?别人都是在托七大姑八大姨这边那边的亲戚朋友找工作,或者优秀的人是直接自己预约单位面试。而我们呢,慌了……
好似没人任何一项技能可比别人更突出一点儿。
时间这个坏东西,擅长把好的坏的通通都带走。我最喜欢的年少被它给带走了,留下的是眼前的不知所措。
“咔嚓咔嚓”统一整齐的学士服被定格在相机里。顶着暴晒的太阳,约好了摄影师在操场拍毕业留影。兜兜转转了一整天,这才发现不起眼的角落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时刻。我们学校虽然不大,但每处的花草盛开我依然熟悉。
在6月25日的上午我顺利的拿到了毕业证与教师资格证。许是离别太煽情,辅导员写了一封信给大家。拥抱之后,我们便匆匆赶上收拾归途。
愿君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少年心。

04. 彼时,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毕业之后的整个暑假,我没有外出。宅在家里的时间就像是有人恶意施了魔法一样,格外的漫长难耐。
我给自己想过很多很多的工作。如果不当老师,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在网上我看到了数不清的招聘信息,将其一一罗列出来。我爸妈却是都不同意。
接连几日,类似像辅导站,特长教育,幼儿园的电话联系我,问我是否愿意去上班。我没有一口答应,说要留几日考虑一下。
我的爸妈他们认为,我转行就是浪费了三年的年少时光。希望我能坚守初心,走上教育的茫茫大路。
我也深知自己毕业前没有好好备考看书,以致现在落榜于事业单位而有心无力的迷茫。
斟酌了几日,决定接受做一名代课老师。工资微薄且兼任班主任职位。
我也不知下一秒是惊喜还是意外会眷顾我这小玩意儿,但此刻的日子里每分每秒都是真真实实的在溜走。
离歌不妨清唱,浮生半享。
来日或许方长,是欢是悲。
我的故事,慢慢由时间来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