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六点起床,继续完成每城一卡。
听说阿维尼翁的城墙,一圈是五公里,今早便用脚步丈量了一遍,确实如此。
黎明前的城墙下堆着的金属蛋。


回家收拾好,立刻去车站买票。关于今天的行程,我和爸爸产生了出行以来最大的分歧,爸爸坚持要一早出发赶路去瑞士,而我本来的计划是白天往返一趟阿尔勒再去瑞士,还好最后有了个折中的方案,既能在今晚到达琉森,上午又能去趟阿尔勒小镇。可惜我们在小镇阿尔勒,只有两个小时。
早上火车来之前先在阿维尼翁的街道上继续散步,周日的街道所有商店禁闭,空无一人。

法国人真是任性啊,早听说欧洲周日集体休息,可是上周日在塞维利亚,还是有不少商店餐馆开着门,没有法国人任性的这么彻底。

9:41分,登上了去阿尔勒的火车、18分钟后,到达了小城阿尔勒。
公元四世纪,阿尔勒经历了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共留下来七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公元1世纪的罗马斗兽场和剧场。古罗马帝国的时候,阿尔勒是古罗马退休军人生活的城市,相当于现在军区疗养院,所以保留了古罗马时期的所有城市结构~斗兽场、剧场、广场、跑马场等等。
阿尔勒斗兽场比起罗马的斗兽场规模虽小,气势和完好程度却不逊色。




斗兽场的回廊。


古罗马剧场遗迹,中世纪辉煌文明的最好印证。





古老的教堂,周日这里正在做弥撒。人们正在对上帝感恩祭献。


几百年的古建筑比比皆是。

据说这根柱子还是从印度运过来的。

俯瞰这座充满了历史痕迹的小镇。阿尔勒,曾经中世纪的小罗马。



然而,阿尔勒为世人所熟知,却是因为一位天才~文森特.梵高。
1888年,35岁的梵高从巴黎南下,经过南部小镇阿尔勒,被这里的阳光、空气、色彩所吸引,在此定居,并和高更在马丁广场一起租下黄房子创建自己的画室。
梵高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到他在阿尔勒的住所。
“我的房子沐浴在广场灿烂的阳光下,外面漆成鲜黄油般的黄色,搭配着耀眼的绿色百叶窗,花园种了梧桐、夹竹桃和洋槐。房子的上空就是耀眼的蓝天。在这间房子里,我可以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画。”

黄房子旧址,如今的梵高咖啡馆,平日游人如织,周日没开门……

梵高笔下的阿尔勒小站

如今的阿尔勒小站

由于追寻梵高足迹的游客越来越多,小镇为寻找梵高作画实景的游客提供了原画参考,并设计了小镇的追寻文森特·梵高之旅。
《至爱梵高》的故事就从阿尔勒开始,从巴黎郊外的奥维尔结束。
梵高笔下的斗兽场

阿尔勒的小公园

梵高在阿尔勒停留了15个月,对他短暂的一生而言,这是一段重要的时光,小城的每一处街景都成了他的素材,在这这里的时间成为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比如——向日葵。象征着耶稣的十二门徒和他们兄弟两个的向日葵。

夏季的时候,阿尔勒的向日葵田因为梵高成为了全法国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如果你来普罗旺斯,一定不要只去看薰衣草。
《罗纳河上的星光》,同样穿过阿维尼翁的罗纳河,梵高眼中不一样的星光。随着梵高的画卷想象着万籁俱寂中,星空与河流连成一片,罗纳河化作一条细长的光芒,仿佛从河流沿着灯光,可以走向天堂。

阿尔勒对于梵高,还有个很重要的地方,当他割下自己的耳朵,被送进的阿尔勒的精神病院,因为前来膜拜梵高的游客太多,医院索性迁走,这里成为了梵高文化中心。就在这座精神病院,诞生了那幅最负盛名的《星夜》。
梵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信仰,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
除了弟弟提奥,没有人靠近过他心中的那团火。
今天是周日,没有公交车去梵高的疗养院和吊桥,我们也就没有刻意再去,来到阿尔勒,拍下梵高和那些画的照片,并不会懂得梵高想对世间诉说的那些故事,也并不会懂得梵高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着的苦闷,只是想来感受梵高画下的炽热的阿尔勒,自由的阿尔勒,阳光的阿尔勒。
周日,整个小镇只有这一家咖啡馆开门,就在梵高咖啡馆的对面,人们在暖阳下喝着咖啡。充满离奇想象的画卷也好,天才的传奇的一生也好,络绎不绝的崇拜者也好,历经几千年沧桑的阿尔勒,不会太感慨。也许阿尔勒小镇早就知道,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

离开阿尔勒,出发瑞士琉森,又是一个完全一样的国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