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点丧。判断对一个事物是瘾还是爱好,有一个标准,做的时候很爽,做完了又很丧,就是“瘾”。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4048/97d27d4b923bf2b9.jpg)
1.咖啡可以续命
年轻人各种“续命”,奶茶续命,吃鸡续命,狼人杀续命,追剧可以续命,app可以续命,电子书可以续命等等。我迷恋咖啡已经许多年,虽然我还不会手冲咖啡看起来段位那么高。但咖啡是我的药,治愈抑郁、焦虑,治愈便秘,还有困倦。这看起来就算是拯救了我,还不算续命吗。虽然可以看到很多负面消息,《怎么喝咖啡才健康》也明确说了,备孕做好不要喝,还是戒不了。我太难了。
2.酒精可以短暂避世
“小隐于林,大隐于市”,都不行只能喝酒。离开帝都之前,我还聊胜于无,有几个酒友。大家拖着疲惫的躯壳,还可以一起蛋B,互相调侃一下无趣的生活。那时候还没有“吐槽大会”这么虚伪又略带真实的节目,被酒精刺激以后,我们吐槽的那么酣畅淋漓。自从找到新工作,做了一个“孤独的主妇”以后,喝酒就是一个特别文艺的怀旧项目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远去,我只能顾影自怜,唯有一杯小酒聊以自慰。我太难了。
3.手机可以证明自己还活着
对于手机的态度,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趋势,不是穿的品牌、住的房子或者孩子的学校。经常看到路上边看直播边骑电动的正赶往工地的师傅、餐厅后门铁架子楼梯上打游戏的戴白色高帽子的厨师、地下车库里不断追剧的看车保安、少儿培训门口刷抖音的家长,我们接受的信息,成为了我们自己。我们的思想、说的话、思考的方式都决定了我们本身。
我现在隔一段时间就要看看手机,朋友圈、抖音、视频、豆瓣、简书一路刷下去。在如厕时、吃饭时、喝茶时、做家务时、车上、睡前。我现在能想到的地方,都是我刷手机的身影。我感到惊讶。
早上看了一个视频,樊登讲手机上瘾。我感到了难得的愧疚感。大意是:随时看手机,因为我们太恐惧无聊,是一种“心智残疾”(纳斯研究所)。大脑习惯随时分心,以后很难再专注。一句话惊醒了我,最近看专业书籍的时候,很难坚持不去每隔一会就看看手机,这折磨着我,我太难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4048/207842f76a69c74b.jpg)
只要是成瘾,是不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各种“缺口”需要填满?我们短暂逃避到成瘾的事情里,反而使填满缺口的努力不断被拖延?好好爱自己,找到那个缺口,一点点想办法填满它。用微习惯战胜各种瘾,找到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