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讲其它的,只谈谈自己进入简书的收获与感受。
—01—
我是从去年5月19日来到简书的,加λ简书,这纯粹是个偶然。当时,我临近退休,平时,除了开会,在单位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工作,养花,上网,写东西,成为我日常的生活习惯,原来搞财务研究的老本行,也随着离开财务工作,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前年,我们单位进了一位学财务的大学毕业生小冯,后来据说是通过我一个朋友推荐的,有一天,他发现我在手机朋友圈上经常发表我自己写的文章,她见到我时,就对我说,“你这么爱写文章,不如去简书”,当时,我一听到“简书”这个词的时候,一愣,迫不及待地就问:“简书是干什么的?”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简书就是一个写作平台。”
“噢!”
“那你能不能帮我在手机上下载这个平台?”
“好!”
他接过我的手机,不到几分钟就帮我下载成功,完成了注册手续。从此,我就成为了一名简书注册会员。
—02—
自从我加入筒书那天开始,我如魚得水,开始走上了写作道路。
到今天为止,我从注册会员,到普通会员,再到尊享会员,从最初的一级到最高级的九级,在460天的时间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共发布了1532篇作品,平均每天创作3.33件作品,达60万字(含被锁后用图片形式发布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摄影,游记,财经,历史(家族史),杂文等等。共建立《优秀文章荟萃》《诗路花语》《辽东沈氏族群历史桄览》《观察与思考》等15个专题,成为53个其它专题的编辑,并被简书合伙人、全国优秀作家蒋坤元老师推荐为简书优秀作者(第89名)。从写作的大水漫灌,到开通有序连载,从榜上无名,到榜上有名,共获得5000多名关注(受限封顶),2400多名粉丝,3.7万人点赞,虚拟总资产从无到有,已达31000多钻,按现值变现资产为7600多元。
—03—
在创作的道路上,由于起步太晚,平时积累太少,文学功底十分浅薄,一路走来,曾经有过迷茫,自卑,后悔自己痴迷所学专业时间太长,进入写作之路太迟。
当我每次看到那些赏心悦目的作品,无不对我的心灵是一次次的撞击和震撼,冷静之后,又常常让我荡起对文学憧憬的涟漪。
我羡慕那些优秀作者的功力,我也想成为像蒋坤元老师那样的作家,但我知道,他们早于我30多年就上路了,而我像一粒种子,还在娘胎里孕育,还没有落地生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时常提起笔,可就是不知从何处下手,写什么,点么写,即使写出的作品,也是那种粗糙,乏味,直白的很,往往还提笔忘字,错别字也会出现,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那块写作的料。可是,我也是十分清楚,这就是现实。
面对这种现实,怎么办?思前想后,但我必竞是个经过风雨的人,这些问题,在我搞专业研究的当初,也是如此。对此,我又鼓起了勇气,继续坚持写下去。
其实,我还是对自已有充分的自信。搞文学创作,就不能像科学研究那样,完全采用假设,或者发现问题;然后去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或者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或者解问题。而文学则需要谋篇布局,故事要跌宕起伏,语言要生动有趣,富于想家力,再加上运用一定的技巧,能够引起眼球,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欢迎的作品,这就达到目的。
基于这种认识,首先从动笔入手,一边写,一边学,一边学,一边写,在写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去改进完善,从小学生做起,向优秀作者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写作水平。
都说隔行如隔山,这话确实不假。我在山这边,你在山那边,你在阳光处,我在背阴处,一步步,脚踏实地,没有爬过不去的山,地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只要你用心去努力,就会看光明的前景。
—0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不等人。既然选择了写作这条道,就要全身心地投入,高楼万丈平地起,打好基础是根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天一天地消失,一种紧迫感时时在提醒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着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奋起直追。
我从入简书那天起,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哪怕是一个思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题目,都要用手机随时记录下束;即使有躲不过去的应酬,也不会忘记在其过程中去寻找素材;甚至在出差的途中,也不放过写作,可以说,我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从事写作,一年多来,每天从未间断。
过去,我曾邀请有些小有名气的作者,作为我建立专题的编辑,有的也拒绝了我,现在,反倒陆陆续续有些作者邀请我成为他们专题的编辑,这不能不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我成为简书会员的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要犹豫,要定地走下去,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一天,能够看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