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读书笔记读书
读《了凡四训》:改过先明理

读《了凡四训》:改过先明理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4-08-12 22:01 被阅读0次

《了凡四训》第二篇“改过之法”,其中讲到改过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有从心上改的。

从事上改过,从表面上看暂时似乎是改过了,但是其犯过的根源还在,不解决根本问题,不是改过的好方法。

从理上改过,就是要明白不应该做的事情的道理,肯定好过从事上改过,但也不是改过的最好方法。

从心上改过是改过的最好方法,因为人的过失都是由心造成的,你不起心动念,那过失从哪里产生啊?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今天先说说从理上改过的事情。

请看这一段: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说的是有人前日还在杀生,今天就不杀了;有人前天还在生气骂人,今天不发脾气骂人了,这些都是从事上改过的典型例子。因为这是借助外力强制约束自己不杀生、不骂人,但犯错误的根源还在,说不定哪天又犯同样的错误,这不算真正改过。

再看这一段: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这是在知道自己犯了错的时候就去探寻不应该这样做的道理。就拿杀生这件事来说吧,他明白了万物有灵,它们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把它杀了吃了,又怎么能安心呢?

而且你杀它,让它遭受痛苦,还要被蒸煮,这又是怎样的痛苦啊?还有人们为了果腹,可以有很多吃的东西,何必一定要伤害其他生物来滋养自己呢?你面对一大桌的血肉之食,会不会生出怜悯之心?你还能咽得下去吗?

还有这一段: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之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每个人都有短处,按道理应该加以同情和怜悯,如果他冒犯我,与我何干?是他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气呀?

如果是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能称心如意,是自己还没有修炼好,感动人的力量不足,这时应该反省自己,而不是去发怒。这样的话,别人毁你谤你,对你造成伤害,那不正是对你的磨练吗?所以应该高兴地接受别人的指责和批评,给你提升的机会,你感谢他还来不及呢,又有什么可怨恨的。所以从理上明白后改过,比从事上改过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凡四训》:改过先明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p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