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冒充西厂头子一路骗吃骗喝
明宪宗为了加强中央特务统治设立西厂,它的活动范围囊括了全国各地,并且直接听命于皇帝,其权力更是超越了东厂。而汪直自幼入宫,曾经侍奉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因此,获得皇帝的重用,并掌管了西厂,这样的身份即使是朝中大臣也不敢招惹。
杨福曾在北京城中混过一段日子,他知道西厂的势力之大,也知道汪直的权势滔天,在北京混不下去后,他便决定冒充汪直骗点钱花,并逃到南边生活。
脑子里计划后,杨福便开始行动了,他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南巡,并给当地的官员传去消息,说自己奉旨视察江南。
各地的官员听说汪直要来,心中十分忐忑,害怕一不小心便掉了脑袋。于是,他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好好服侍这个可怕的人物,而且好吃好喝地惯着他。
一路上杨福自言廉洁奉公,但是却偷偷令自己的手下伸手要钱,就这样,一路搜刮财富到福州。
到福州后,杨福却露馅了。福州镇守太监卢胜是细心之人,他虽然没有见过汪直,不知道其长什么样,但是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汪直虽然自称是西厂的提督,更是皇帝亲自封的钦差大臣,但是手中却没有任何的皇家信物。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汪直是个假冒的。
堂堂西厂提督,竟然被冒充了,甚至还狠狠地让各地官员大出血,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经过审讯才知道,原来“假汪直”名为杨福,曾经在崇王府里当过内使,后来逃了出来并准备回老家。到了南京时,遇到了一个说他很像汪直的熟人,于是两人便合计起,冒充汪直来骗钱财。由于他们借着微服私访的名义,同时杨福也懂得一些朝廷的礼数,再加上没有人敢得罪汪直,因此一路上并没有露出破绽。
事情败露后,众人无不震惊,朝野上下哗然一片,最终杨福自然逃不过一死。
死的最憋屈的小偷
明朝万历年间,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游手好闲之辈的产生。有些人自己不愿好好干活,却天天眼红别人家里的金银财宝。眼红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心理扭曲,然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把别人家的金银财宝变成自己的。
当时在京城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很想去把达官贵族的宝库洗劫一空。但是转念一想,既然要洗劫,不如去洗劫国库,干一票大的,那才叫风光。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明王朝的国库,围墙都有十几米高,而且戒备森严,重兵把守,怎么才混的进去呢?
既然地面上走不通,那就走地底下吧!为了防止积水,国库里头也是有排水设施的,只不过排水沟并不大,只能容一个人猫着腰挤进去而已。
正好,这个胆大妄为的人身材瘦小,虽然艰难,但是挤进去也是可以的。
进去之后,看着那一排排的金银珠宝,他的眼睛都亮了。他很想多拿点值钱的东西出去,但是又怕太值钱的东西不好出手。于是,他就把目光盯向了国库里的金元宝。
好家伙,一个金元宝都快有半个头大了,这么大的金元宝拿出去,足够他逍遥一段时间了。
于是,他就拿了一个金元宝,把它顶在头上,猫着腰,继续从排水沟出去。悲剧也就这么发生了。
正在他要出去的时候,碰巧遇上了另一个来盗窃的小偷。两个人猫着腰往前走的时候,走着走着就碰面了。
因为坑道太小,往前走容易,往后退就难了。不知道两人怎么想的,谁都没有退后一步。所以两个人就在那里,面对面,大眼瞪小眼,看着对方,直到后来,发大水到时候,官兵们发现下水道堵住了。组织清理的时候,才发现地下竟然蹲坐着两具尸体,其中一句尸体头上还顶着一个金元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