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散文简友广场
《困于时间的教育诗学》:惦记写作

《困于时间的教育诗学》:惦记写作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2-08-03 20:43 被阅读0次

    在夏日午后阅读师父的《困于时间的教育诗学》,常常会让你忍俊不禁,又会掩卷沉思。

    我想,这是阅读学术专著不会有的享受,因为学术专著是严谨的,意思基本是唯一的,我们一般顺着作者罗列的标题进行阅读,很难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当然,可能会在内涵或外延上拓展你的思维,但真正要变成你自己的,可能还是需要一些联结。

    “有些写作就像拼命奔跑一样,只为在大水到来之前为自己找到一棵可以喘口气的树。”我发现我坚持每天的日更,应该属于“拼命奔跑”吧,至于我这样的“拼命奔跑”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找到一棵可以喘口气的树吗?那棵树长什么样呢?或者我找的其实是一株草呢?也许,我坚持这样的日更,只是为了寻一份每天的心安理得,表示每天没有白白的浪费,总有一些值得记叙的事件,充盈生命。

    “一个人过了50岁后,他的笔力确实应该出现一种晚期风格。更直接地说,他应该远离自己原来所喜爱的抒情性,自觉地追随笨重、稚拙、质朴、苦涩等这些风格,他应该活得像一个长者。”我可能很久或者永远都达不到这样的“晚期风格”,我会一直保持着我的“抒情性”,让生活有诗意一些,虽然诗意里肯定有笨重、稚拙、质朴、苦涩,但主流是抒情性的。后面的文字里,师父数次提到这个“抒情性”,这个“抒情性”并不是坏事。

    网络时代,学习机会铺天盖地,“能做减法的人都不至于太惨”——有几手准备——关键时刻可以做减法——其实,我们都需要做减法。有人说,真正自由的人是敢于说“不”的人。能说“不”,说明他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也可能说明他还是一个不识相的家伙,就怕有人将减法做到了极致,啥都没有也在做减法,连那个“被减数”都没有,是没有资格做减法的。

    我也喜欢在阅读时,将我喜欢的字句抄一遍,或者在旁边写一些关键词。“抄一遍的感觉更深于看了一遍,看一遍比听一遍更能引起联想”——我也是这么认为,听一遍,印象可能不深刻,但看一遍,引起的感觉会多一些。边读边写,边写边思,那些疑团也许就能解开。

    书的69页谈了一件好玩的事。李木分享看病经历,医生给李木开抑郁症的药,医生说:“药只开两周,你不靠这药,你靠的是不要把忧伤当成生活。”李木给师父讲:“一个人再无什么可以分享,就把病分享了吧。”我在旁边写了“哈哈”,又写了“吼吼”,“把忧伤当成生活”——估计很多人都是,且很多女人都是。忧伤本来不是坏事,但不是生活的主流,如果我们抱着忧伤过活,那我们的生活就只能孤苦伶仃,心力荒废。朋友之间没有什么分享的,就分享自己的得病经历——这倒是事实。想到一位朋友在群里晒自己的体检结果,我搬出了医生的一句“不要把衰老当疾病”,每天保持好心情最重要。当然,“别人的病有可能是自己的药”,这样的分享,你会看见你自己的影子。

    雷蒙德·钱德勒说:“最致命的陷阱莫过于你为自己设下的。”很多的不愉快,都是自我思想的围困,那些过不去的坎儿,都是自己给自己的阻碍。所以呢,我每天惦记写作,其实就是不想给自己设置阻碍,每天清爽一些,自由一些,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困于时间的教育诗学》:惦记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de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