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〇——惠香(十四)、2024-11-10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〇——惠香(十四)、2024-11-1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5-01-14 05:10 被阅读0次
若耶溪水    网图侵删 祁氏淡生堂藏书书目    网图侵删 常熟虞山    网图侵删

        此四人为诗人之作,而牧斋夫妇则为侠客之行也:武曾诗“曾因庑下栖吳市,忽忆藏书过若耶”,下句指皆令于顺治十五年自杭州往游绍兴,与祁彪佳夫人商景兰并其诸女及子妇唱和事。“若耶”在绍兴境,而祁氏淡生堂藏书又著称于东南者也。上句用《后汉书列传七三逸民传梁鸿传》“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之文,固不待言。但此句取譬之皋伯通庑下,乃指牧斋之绛云楼而言。皆令之往来虞山,居牧斋家,茲稍详述其事于下。

        《众香词乐集 族里女宗类》选录黄媛介词《眼儿媚 谢别柳河东夫人》云:黄金不惜为幽人,种种语殷勤。竹开三径,图存四壁,便足千春。匆匆欲去尚因循,几处暗伤神。曾陪对镜,也同待月,常伴弹筝。

        又前调云:剪灯絮语梦难成,分手更多情。栏前花瘦,衣中香暖,就里言深。月儿残了又重明,后会岂如今。半帆微雨,满船归况,万种离心。

        先生笺释以为:寅恪案:此两词皆谢别河东君之作。第壹词上半阕“黄金不惜为幽人”句,河东君资助皆令者必不少,此语当是实录。下半阕“曾陪对镜,也同待月,常伴弹筝”及第贰词上半阕“衣中香暖,就里言深”诸句,更足证黄柳二人实为闺中密腻挚友也。“曾陪对镜”辞语新隽。第叁章谓陈眉公《赠杨姬》(胡引:少妇颜如花,妒心无乃竞。忽对镜中人,扑碎妆台镜。)五言绝句,疑是为河东君而作,倘此假设果能成立,则此黄柳同照之镜,必不致扑碎矣。

        更可注意者,为第贰首下阕“月儿残了又重明,后会岂如今”之语。月残复明,可能是媛介以月缺之时来访河东君,月明之后乃始别去。然颇疑皆令此语别有深意。此词作于何年今不易考,若作于乙酉以后,则当谓后会之时明室复兴,不似今日作词之际,朱明之禹贡尧封仅余海隅边徼之残山剩水。前引《有学集三夏五诗集 留题湖舫》(胡引:湖上堤边舣棹时,菱花镜里去迟迟。分将小艇迎桃叶,遍采新歌谱竹枝。杨柳风流烟草在,杜鹃春恨夕阳知。凭阑莫漫多回首,水色山光自古悲)第贰首“杨柳风流烟草在,杜鹃春恨夕阳知”之句,因推论河东君复楚报韩之志,今观皆令此词,殆有同心者,此即所谓“就里言深”者欤?又前引皆令《丙戌清明》诗“倚柱空怀漆室忧,人家依旧有红楼”及“折柳已成新伏腊,禁烟原是古春秋”等句,可与此词相证发。后之读皆令诗词者,当益悲其所抱国家民族之思,不独个人身世之感矣。

        观先生之意,黄皆令为世人疑,其所操之塾师业不能行也——观李良年诗,可知商景兰仅仅邀请黄氏于顺治十五年在山阴小住而已,而黄氏为祁彪佳之女塾师,在其家多年也——于是河东君资助黄氏,必为不少,否则,黄氏不会词中言及也,可观其感激之情。然而,先生进一步说明,二人之亲密,绝非仅仅是诗文之交,妆镜之谈,由“月儿残了又重明,后会岂如今”,先生谦虚,以为若是作于乙酉被劫之后,则黄氏之国家仇恨,家园愤恨,则有可能化为复仇之心也。某觉得应当是这个意思,黄皆令《乙酉清明》之句,“人家依旧有红楼”,其悲愤何如?乃是指着弘光诸公的鼻子,痛斥其无能也。依柱长啸,该是多么的恨意?与河东君之“就里言深”者,既是有同仇敌忾之气也。

相关文章

  • 小暑村居杂兴

    院外竹风送桂香, 塘边槐柳秀清妆。 细雨萤光愁玉意, 洗尘和惠护华芳。

  • 柳狭惠

    她倚在窗前望着远山潸然泪下。 在一场春雨之后,远山被雨水洗过,青苍翠绿清晰可见,但寂寞幽郁却紧急高悬,它进入她的眼...

  • 知行格第140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0日 日阅读:读《十四行诗》《周恩来传》,再读《自控力》等,阅读两个半小时左右。 日...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读书#重读《射雕英雄传》有感

    《射雕英雄传》读到第三十四回后便不忍心再读下去了,没读几页就忍不住要合上书本畅谈一番。因为《射雕英雄传》我已经读过...

  • 【悬疑】血瞳爱上玫瑰(6)

    上集简介:公主和柳惠,糖古回宫了...... “好的,公主殿下!那我们就尽快回去吧!”柳惠恭敬地说。 “柳惠,我觉...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小城生活:深度解读三四线用户互联网生活

    一、用户生活方式 三四线城市用户价值观偏向“满足”“幸福传 三四线城市用户价值观偏向“满足”“幸福传 三四线城市用...

  • 春寻

    初春劲草和风软,松陪褐柳换绿装,倩影融融入雾团,榆叶梅枝传香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四〇——惠香(十四)、2024-11-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dq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