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来主义作祟,又一次借用了诗人海桑的新诗集当作标题,实在是太过喜欢这句话,别问我为什么,谁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有时突然会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但每篇文章都极为难产,被当作是生命中的遗作来对待,只因我害怕这激情褪去后的失落。仅仅在一刹那,我仿佛到达了生命的极致,一些生活的细节总会让我想起点滴往事,留下太多的美好和伤心。我爱这些带给我回忆的瞬间,无论是没来由的痛苦,亦或舍弃还是保留带给我的纠结和无所适从。

阴冷的天气还在持续,瘫坐书房静静发呆,翻看多年前的日记和旧物,许多画面在脑海里循环播放。在一堆胶木唱片中,1980年美国电影The Competition(琴逢敌手)的原声音乐映入眼帘。这是我最早收入的一批黑胶唱片中,品相最差的一张,封套破损有好几处开裂,但是封面上笑逐颜开的情侣,会让人感到生活也许没有那么不堪,狼狈的生活总有圆满的结局。这部由音乐来贯穿始终的电影曾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放,我却始终不曾观看。影片讲述了一位美国青年在钢琴比赛中因缘际会收获爱情的故事,诠释了生活中如何在竞争、专业、爱情、梦想中选择平衡点。该片男主角由曾获得过奥斯卡影帝的里查德·德里弗斯扮演,女主角艾米·厄弗英曾于1983年成功主演了《杨朵》而获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唱片收录的原创乐曲是舒缓温馨的钢琴和弦乐小品,由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音乐家Lalo Schifrin谱写。这是一个堪称“老魔头”级别的作曲家,一大堆美国经典电影、电视配乐都是出自老头之手,数度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没记错的话,mission impossible(碟中谍)和Dirty Harry (肮脏的哈里)配乐都是他的作品,早年没少为间谍电影谱曲,年过八十的音乐老顽童还深谙波普爵士、探戈、巴萨诺瓦等多种音乐风格。除此之外,这张唱片还收录了两首古典曲目,分别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影片中数度出现的钢琴比赛曲皆出自于此,在推动影片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烘托和点睛作用。

电影同名主题曲被提名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演唱者是美国跨界爵士名伶Randy Crawford。她的作品是那种可以把灵魂乐与节奏蓝调融合成非常具有都会情调的摩登爵士抒情小品,她没有过于卖弄的灵魂唱腔,总是以最舒柔的的歌声,纾解你我紧绷忙碌的情绪。很遗憾,至今未买过她的任何一张专辑或是精选,但她的歌声却早已和我的心情共鸣,简单历数一下她享誉乐坛的成名单曲:《Street Life》(昆汀塔伦提诺执导电影《黑色终结令Jackie Brown》选为插曲)、招牌曲《One Day I'll Fly Away》(妮可姬嫚在电影《红磨坊》中重新诠释),以及细腻诠释的一些流行经典曲目,像是Bob Dylan的反越战经典名曲《Knockin' On Heaven's Door》(电影《致命武器2》插曲)、与当代融合爵士名团Yellow Jackets合作的 John Lennon祈祷和平的感人之作《Imagine》。Randy Crawford那份居于灵魂乐与爵士乐之间的都会浪漫,就像是华灯初上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不失为展现都会风雅与品味的最佳选择。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有自知之明的,看似在介绍一张电影原声唱片,实则是借此抒怀,发些不知所云、无关痛痒的牢骚,有时则完全是为了写而写,更要命的是自己压根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如果这个世界是由四种人所组成的: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何事;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肯定是第四种人,和这个世界无关。偶然翻到了20年前这个秋天自己在日记本上记录的幼稚文字,很想穿越回到那个白衣飘飘、青葱懵懂的岁月,完成当年未达成的小小夙愿。摘录几段彼时的文字,权当结尾。

片段一:无聊、空虚地度过一天中的美好时光,什么也不想做,不想看书、学习、外出、活动,什么也不想。重复看过去的老杂志,听着广播中飘出的乐曲,心里却似是而非,总想把时间尽快打发掉。

片段二: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你那几近蜷缩的身体表面,由外至里的穿透每一个细胞。在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寻求着一种感觉,一种久违的心灵碰撞。但是这种感觉久未谋面,异样的感觉又扑面而来......

片段三: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充实的,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发现它的美丽。在忙忙碌碌中会感到充实,在危机感和紧张状态下,生活才会充实。把握时机、努力现在,为心中的目标而奋斗!

片段四:秋天来得太迟了,它的姗姗来迟使我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没有一个平和心境的人什么也做不了,似幽灵般徘徊于左右。曙光已去、正午将至,沉醉于音乐之中写点文字是乐事。人生的方程一重又一重,久久解不开,而答案就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