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家旅行•中国东南香港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作者: LesleySheng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23:10 被阅读57次
香港夜景

2018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这是我在香港的第二天。

早晨醒来,阳光细微地落在我的枕边,我盯着纯白色的床单看了许久,才记起自己原来身处香港,而后是一阵恬淡的欣喜随风飘来——真好,如果整个世界都在变,那么Leslie,至少从黑夜到白天,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同一个太阳。

简单收拾一下,便紧赶着出门了。

今日的第一站是中华书局,却走得不是非常顺畅。头先坐错车,我们坐着相反方向的巴士去到了昨天傍晚去的地方。下车后虽有些沮丧,却怀着另一种欣喜——半岛、洲际,这些地方当我再次一一走过看过,又是另一番心情。

人家都说维港的夜色撩人,但当我在清晨走近时,它早已褪去浓墨重彩,换做了单一的澄明的白色。惬意之余我放慢了脚步,却无意间见到了星光花园的牌子——昨日遍寻这个地方却未果,今日却冥冥之中走了几许冤路到了这里,我相信是缘分使然。带着无边的喜悦跳上台阶,这里风很大,随意撩动着我的头发,莫名觉得,连这股不羁的风都像是由天边吹来的。

因为星光大道暂时封闭,所以开放星光花园。上去台阶后又是另一片天地,绵长的一堵墙,不知承载了多少时光和历史的重量,将这些名人巨星的光辉岁月凝固于此。

我的目光几番游离在这些面孔上,寻觅着那张熟悉的面孔,百折千回,转角竟是他!海报中的Leslie只露一个侧面,其间线条如远山温润而分明,眼中的稚气未脱,眉宇间却是另一番山河壮阔。

及至于此,我终于明白,在这里,时光都是宽容的。你瞧,十五年光阴匆匆,有人添了白发皱纹,也有人初初成长涉世,唯独他还是那个眉目如画的翩翩少年郎。活在记忆中,活在我们心上,更活在这个深载名与利的花花俗世外的桃源一隅里。

香港星光花园Leslie海报

我几乎是看遍了所有,才找到那个名字。我小心翼翼抚摸,阳光和煦,从高空飘洒下来,恰好落在指尖。我不禁觉得,这种温度模糊了天上人间的界线,我摸着石头,却感受到了天使翅膀的温热。真的,不愿意走。

香港星光花园Leslie名字

告别星光花园之后,才又匆匆赶去了油麻地的中华书局,却不料中华书局十点半才开门,现在为时尚早。自然是一阵失落,好在现在学会自己宽慰自己,便去到四周逛起来。

中华书局附近有许多学校,香港的学校普遍不大,且逐个间挨得紧密,仔细看时,无论外形布局还是其他,却都是独具特色的。此处也不做久留,随意看看后便开始下一个行程——我此行的最重要的一站。

坐车去旺角的路上,我的心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就是一种灰扑扑的的烟雨天气,落下的雨珠子在湖面上染开一层层皱纹,在这番不平静里,我时而惆怅,时而却欣喜无比。下车之后一路走去花墟,偶尔迎面走来的人手中会抱着大大小小的花束,红的黄的。

香港,其实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城市。

我在花墟的众多花店中找到了丽荣花店——Leslie常去买花的店。店面不大,里里外外摆满各个品种的花,买花的人许多。恍如隔世的感觉,我往里走去,仿佛脚下踩过的是时光,几经流转,来到了十多年前。

我的目光直直看向里屋正中间的绿色植物,光影细碎,斑斑驳驳落在地上,也许Leslie又躲在这些植物背后。想到此行是来买花的,他钟意什么花呢?百合,兰花……不得不说,当时的情景,足以让我的思想全部枯竭。我里里外外兜兜转转,在花团锦簇中找寻一抹白色,终于想到要问老板。谁知刚走过去问了一句,他便用粤语说:“你是不是张国荣的粉丝?”

其实一开始我只听懂了“张国荣”三个字,一字一字的,穿凿在我心上。我赶紧点点头,他朝店里喊说:“这里有张国荣的粉丝。”那时候的兴奋真的难以言说,究其原因,大概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粤语说起“张国荣”三个字,语气音调,至今萦绕在耳畔。

后来我才知道,店外的双胞胎兄弟大概是老板的儿子。丽荣的老板非常热情,他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又表示感谢,谢谢我们至今仍然记得并且宠爱Leslie。其实,要说谢谢的是我们,这些与他相关的地方和足迹,早已经成了我们最温馨的慰藉。

老板依照哥哥的喜好为我包了花,我看着她细心地修剪花枝,然后逐个包起来,一层又一层,不禁眼眶红了。后来他递给我一张卡片,让我写下想对Leslie说的话,一并点缀在花上。我拿起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想说的话太多,反而语塞。

此情此景,不禁觉得自己像是当年的一位幸运的哥迷,同样的花店,包了一样的花束,满是欢欣地写下祝福语,期盼将花亲手交给Leslie。其实,来到了这里,已算是幸运。

我问花店老板,哥哥是否经常会来这里。他说是的,大多数时候会在半夜过来,然后带上一束花,哥哥非常照顾生意。我又问,哥哥为人如何,他答我说平易近人,没有大明星的架子。其实这些答案,还未问出我便已经知晓了。后来他问我,有否梦到过哥哥。没有,我从没梦见过他。老板说,到花店的许多荣迷都梦到过哥哥,他又说,哥哥去天上做神仙了。

我曾经隔着墨黑的文字看到过这些周围人对Leslie的评价描述,那种感觉却与我亲耳听见相去甚远,我总觉得,当这些话语落入我的耳中,我同Leslie第一次这样近,好像他就在我身边。

告别丽荣的时候,老板祝福我们新年快乐,并不止一次让我们开心一些。

我想这句话他一定同许多来这里的荣迷说过,他们来时带着欣喜与期待,离开时也带走了感动与怅惘。我抱着花,耳后传来老板的声音:“你是张国荣的粉丝吗……”我回头,无比亲切,而后缓缓走出花店。

丽荣花店 丽荣花店

我抱着花一直前行,人潮拥挤,怀里的花束是我最矜贵的宝贝。出了花墟街道左转,人群大多与我逆向,我沉默走着,直到看到第一个标志性路牌。是了,就是这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之后有好长一段上坡的路,于我来说,好似一条朝圣之路。

我小心翼翼抱着花,心中却洋溢着太多期待与憧憬,其间当然少不了丝丝缕缕的惆怅。终于,几经蜿蜒,我终于找到了32A所在的街道。行至这里,我的思绪、步调,所有的一切终于放慢了。整个人好像真空,灵魂抽离开来,飘浮到上空。我仿佛看到,同样是这样一个晌午,同样的天气,他略带疲惫却幸福满溢地走来。

香港的街道不宽,即便是这样富丽的住宅区,我也只能冒昧站在对门口遥遥拍到32A全景图。我把花轻轻摆在门口稍远处的墙边,然后站在对岸凝望,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已经有新的住户,门口贴了对联,车库门口高高堆着几处垃圾,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如他在时。彼时,除了心酸,更多的是欣慰;也会觉得物是人非,但更多却是对时光沙漏沉淀下他存在的痕迹的感激。

眼眶不知何时红了,我戴上耳机,播放的是《激光中》,在这样的不相称中,我再一次深深看向这里的白墙红砖,细微的缝隙像是经久的烙印。

由于两边都有住户,我不便久留,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32A。离开时,我带走了花束,一如若干年前,我没来过,他还未去。

32A故居 32A故居

之后,我们终于去到了中华书局。在之前做攻略的时候,我了解到这里有卖Leslie的书和CD,但遗憾的是不久前书已经售罄。我并无抱太大希望,然而在一楼流连将近二十分钟却遍寻无果,未免有些焦急和失落。

幸运的是,在离开书店之前,我才发现这里不止一层楼。上去二层,又是另一片天地。我一抬头,就看到Leslie的宠爱唱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当时简直是欣喜若狂。细细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些他的CD,也算有所收获。我挑选了其中几张,正准备下楼,又无意间发现了通向三层的楼梯!

三楼是卖书的,但书籍的范围远比一层广泛且分类精细。这时候我的眼睛又开始忙碌起来,终于远眺时发现了角落里的一个电影类书架。我暗自揣测,如果有的话,大概就在那里了。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竟然在书架上发现了最后仅有两本的音乐人生!怀着无尽的欣喜我小心翼翼拿下书,然后抱在怀里,一直到我回到宾馆……

当然,这是后话了。

从中华书局出来,我们去了港片中常常提及的深水埗。夜很深,街道很长;这处是低矮民屋,那里竟是摩天大楼。我不禁有些震撼,有些彷徨——香港,远比我想象中要大许多。

因为Leslie,我钟意与他有关的所有足迹。但当我走在其他的街道,无论与他有关与否,我才发现,我爱上Leslie是迟早的事,我爱上香港也是必然的事。

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港: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Leslie的足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r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