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是新的一天,听张老师的课完全是一种享受。《渔歌子》以及老师的线上讲述如何上好国学课,让我对国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吟诵不只是朗读之诵,更是遵循传统的规则,通过反复吟诵达到对诗文的记忆与理解。让我感受到了张老师声音的魅力,唤醒我内心的声音,感谢老师给我注入新的力量。那么我也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就一般意义而言,当前的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是人们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投入加大的表现,是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上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的表现,是民众通过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期望心态。但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其实仍然带有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长期领跑世界,创造了影响世界文明的多个成果。但近代,封建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败下阵来,民族主义的冲动促使当时的知识分子蔑视过去的制度、思想和价值观。由于西方文明占有强势地位,近代的有识之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借思想以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历经器物学习、制度学习的阵痛后,最终转入文化学习,一个复杂的问题便被简化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只有通过彻底反对传统文化来弥补”的单向思维,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仅对自身文明的完整性无法清醒认识,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和取舍也充满片面性和功利性,对中西文化都进行了碎态化的理解。而皇权统治的结束,因“社会—政治秩序”的解体而导致的“文化—道德秩序”的破坏,挖空了传统文化存在的框架,为“五四”反传统主义者提供了解构传统文化的可能性。新文化运动,在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思考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将矛头直指儒学,将传统文化变为众矢之的。五四运动则从理论形态上沉重打击了传统文化系统。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生根定型,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有机体系结构被分别划归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诸结构,将经学化约为哲学、文字学或者历史学、人类学”,存有“西方文化比重大大高于中国文化、科技文化比重大大高于人文文化”的两大偏颇,造成方法的错乱,意义的被遮蔽。“文革”中,文化批判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相结合,儒家文化和法家文化被虚构成不可调和的政治立场在现代社会的复活,对之进行的“更为无情的批判”使传统文化继续被边缘化。于是,具有较为完整系统的传统文化被人为地分割成了若干分支,“在过去高度整合的中国社会中所形成的思想和价值丛聚,在文化与道德系统解体以后,不是败坏,便是脱臼;或者说,传统文化的文化和道德的框架已不复存在了” ,优秀资源难以被纳入文化建构主体中,使传统文化处于“魂不附体”的状态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处于一种碎态,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被肢解得体无完肤,缺乏整体性,以偏概全。由碎态的认知进而引起的文化断层最终导致国人精神的缺失。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西方思潮成为部分学者的方法论,使中国学界逐渐丧失自己文化的根,进一步消解了已非常薄弱的传统文化根基。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传统文化,使传统的价值和箴言与社会格格不入,传统上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部分国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西文化,在西方文化强大的话语霸权下失去自我,陷入“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藩篱。虽然西方思想塑造了国人的自主意识,但由于文化根基的不同只能囫囵吞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邯郸学步。由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热”归结为在世袭的文化规范受到冲击、新的文化规范又未正式确立的情形下文化上出现的失范和失控现象。
历史总要前进, 历史给我们交了高昂的学费 , 使我们毕竟找到了邓小平理论” ,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它预示着我们在文化上的新的曙光 , 预示着我们的信仰有了新的归宿地。
信仰危机逐渐加深,意义成为短缺资源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引发了新一轮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也正在经历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必要的成本。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日益式微、新的文化尚在建构过程中,这一现实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逐渐加深的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协调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导致了市场至上、经济效益至上、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兴起,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广泛盛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误,导致了很多人信仰迷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仰,迷信思想严重,社会诚信缺失,更有不少人无所畏惧、目无法纪。信仰危机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意义成为短缺资源。意义是人类体验自身存在的基本方式,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主体对意义的体验与追求的基础之上,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当价值体系缺乏、根基不稳或者说缺乏足够的社会行动的支持时,个体与社会组织的行为都难以使主体感到行为的价值意义,很多人始终感到意义匮乏,很多行为也难以得到来自价值体系的必要的意义支撑,于是乎意义成为了某种程度的短缺资源。在意义匮乏的时代,各式各样消极颓废的思想、荒诞离奇的行为、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自然司空见惯。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所有的不合理的行为都不外乎是在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而已,他们无不渴求摆脱这一让人焦躁的文化困境。
为什么关注自身的批判思维的启蒙精神会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转身为服务人们感性需求的实用主义精神?为什么我国当前文化主体会出现政治参与被动化?为什么文化产业会呈现娱乐化、媚俗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除了民众的虚无镜像,还在于民众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于什么是文化认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归纳言之: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文化形成共识和认可,并且它通过历史实践的融合而深深内化于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范式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强烈的内在凝聚力,具体表现为人们的价值取向。申永贞和王新举两位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观》一文中提到文化本身的自在性和超越性的内在矛盾是文化认同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他们认为文化自在性和超越性保持必要的张力是文化认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一旦两者的张力被打破,也就标志着文化认同进入了终结阶段。在当下充满着多变、风险、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原本的文化自在性还未得以安身立命就被追求无限可能的超越性给抢占了,人们不是停下脚步来好好审视自身而是马不停蹄的盲目追赶,过度否定自身原有的文化范式,追求多变、新颖,以致快餐文化、世俗文化、娱乐文化粉墨登场,丢失原来的文化认同而不知所措。
文化的现代转型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挑战。随着文化的转型,生活方式的变迁,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新的价值观念。在众多新文化价值观中,有些是传统的延续和发扬光大,保留了传统文化价值的精髓,与此同时,也出现较多背离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得以张扬和扩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价值认同的挑战,同时也是形成文化离心倾向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个体主义价值观盛行,在此环境中,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和行为方式获得了较多合法化的机会,因此,其也能以不同的形式得到张扬和扩展。在以往传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和行为方式也可能存在,但是,其存在方式可能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而如今,它们可能打着“创新”、 “创意”的旗号,在社会中扩展自己的范围,甚至可能进入传统的主流文化领域。
传统文化日益式微,新文化尚在建构之中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开始,到中化与西化的激烈争论,再到“文革”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全面清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式微。而在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伦理等西方文化都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就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都是从西方社会传入中国,在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不堪一击。构筑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强化下,使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连续性,但也正是这种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在与西方文化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当然,传统的文化的局限与式微并不否认其应有的现代价值,因为现实与未来都构筑于历史传统之上。
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实际而又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文化尚在建立过程中。任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一个全民的共同价值体系作为基础而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社会就缺乏发展、稳定、团结的基础,就容易被各种社会力量撕裂。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成功,市场伦理、市场价值已经深入人心,而当下中国正面临不可逆的急剧的社会转型,多元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压缩在当下时空集中爆发,多元的价值观念彼此冲突又激烈竞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一个需要深思和正视的问题。且学且思且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