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作者 :

作者: 李冰倩bollonmaster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5:21 被阅读192次
回老家——作者 :

0

微淡热气、清新微风悄悄地在对垒与融合中,弥漫在整个安静而四下无人的清晨。即是夏之晨,便自是有着迷雾浓浓、湿热空气的扑卷而来。不仅在碧绿的草地,还是娇美而稚嫩的花瓣,占满了一个个晶莹的露珠,让人垂涎欲滴。湿润却被突然而致在清晨第一缕光线中,慢慢萎缩最后干枯分解。

但这样细致的周而复始,又会有谁,回过头来细细品味呢!就像这平凡生活的孜孜不倦,幸福是马路上代表革命的红旗飘飘可以给予的吗?是马列主义带来的社会主义磨合期的中国所需要的吗?还是因社会主义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带来的结果?但似乎每个人都是那样身在其中,并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吧。因为党指挥下的军队给了这片被分割的土地另一种更好的可能性,是社会主义给人民带来了,相对的平等、衣食无忧的大环境与一个个平淡故事下的小幸福。

就像这初晨的露珠,封闭却又晶莹剔透,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化学性质,但它的干枯与分解,只是化作了滋润万物的水分子,游走于空气、蔓延在整篇红色的大地。似乎每一天都一样,却在不知觉中,滋养着稚嫩的小树,生长为参天大树。虽有些枝条被赤裸裸地折断,但似乎只有系统的重置与修改,这些缺陷才能带来梦想的大树茁壮成长。一棵树将绵延成整片森林,一片森林带领整片大地微凉的绿荫。

不知觉中大树也老了,却已带来新的未来,不再单一的存在,而这片地绿色的盛景又栽种着无数即将美丽的花朵与各色鲜嫩的果实与种子,还记得那个使大地萌芽的露珠,集结在1966年的夏天。

1

晓东似乎还是和从前那般调皮,七八岁的小个子,瘦弱而挺拔,穿着大院孩子特有的宽大军便服,神气却有些自以为是的傻气,走起路来,还蹦蹦跳跳地,似乎心情颇好。玩世不恭的小眼神,在这七八月的天气里,奋起直追,前面的那位穿着军装的青年人。

那位青年人就是晓东的父亲小李,一位军队的军医,即是父子,不管是走路时的步速频率,还是整整帽子的小动作,这身形就是恼人的相似。不知父亲是因为当兵很早的关系,还是去的地方多了,走的多了。这位穿着军装的同志,走起路来,可是即快又挺。军姿煞爽充斥在周围的空气中,真是气场十足啊。最夺目还是军帽前的五角星,闪得光辉四溢。

晓东则欢快的问父亲(小李),“这次我们去爷爷家,要去多久呢?哪里好玩吗?一定不错。妹妹不带她去,她一定很气吧,毕竟我才是大孙子嘛。”

随着父亲低调的作风,晓东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而后则被一声发自内心的奸笑所代替。晓东捂住嘴笑的小手,更是舔舐着稚嫩小小喜悦,赤裸裸的完全披露。

“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开心。”父亲问道,皱着眉头,有着一头雾水的不着头脑。

父亲与晓东虽身形相似,但似乎他们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父亲平时就是温润而一板一眼照章办事,脾气自然也是单纯而善良,不摆架子,真是好军人一个。但作为父亲,面对着晓东的歪瓜裂枣,不严厉也不行啊。

晓东一听这话,一下子缓了过来,说道,“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开心。”

只见晓东强忍地屏住自己奸笑的表情,但那变形的双眼,还是不住诡异地往上斜着,勉强抿住的小嘴,和着浓密的短发。真是有趣极了。

2

回老家——作者 :

夏天的初到,总是有些凉意习习,更别说这雾茫茫的湿润清晨了。一陈冷风吹过,着实有些不禁让人打个寒颤,戳一下小手。没走几步便上了一辆有些老旧、去向上海北站的“巨龙”公交车。车子带着开心的晓东,和有些莫名其妙的父亲小李。来到了上海北站,知晓而陌生的一切却因来自远方的未知与好奇,使晓东变得异常心绪难平。

站在火车站台旁的父子两人,看着这黑烟滚滚,而人们背着大包小包穿梭于其间、人潮涌动的场景。父亲自是整理一下衣衫,而晓东也学习着父亲的动作,拉了拉衣角与领口。父亲熟门熟路的拿着车票穿过人群,准备上车。但晓东却看傻了眼,好似从没见过这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操着不同的方言,聚集在一个地方。

晓东在觉得祖国昌盛的同时,更是在心疾速地跳动中,开始探头张望,还大声问父亲,“老爸,这火车真是够气派的,真是中国的骄傲,那它是靠什么跑起来的呢?”

父亲展露着坚定而灿烂的微笑,说道,“这是烧煤的蒸汽火车,可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可厉害了。看看这黑色的车头,这正是我们国运昌盛的证明啊。快过来。我们还是快上车吧!你看那列车表上的时间快到了,就要吹哨子开走了。”

晓东则是迅速穿行于人群,来到了父亲身边,父亲牵着晓东的小手,晓东欣喜更是激动,虽不懂什么火车的原理,但看着滚滚浓烟扑面而来,晓东就觉得忍不住想偷笑。

嘴里还说着,“哎呀,可惜啦!妹妹和妈妈没见过这火车。回去可要好好说说这新奇的事物。”

3

而后父亲好不容易挤上了车厢后,随着哨声的响起,便一把握住晓东的手,一提,便把晓东拉上了车,开始了他们回老家的漫长旅途。

随着高声汽笛的鸣响,晓东和父亲,便走进了人潮中,终于在挤过几个车厢后,来到了人头传动的硬座区。在父亲提起行李,用力一推便把行李摆进了拥挤的行李架,带着有规律的律动中,父亲和晓东,便如松了口气般,放松地坐了下来。而父亲可给年幼的晓东也买了张半票,毕竟要这样坐上两三天才能到达山东淄博呢。

一上车人头传动地可就热闹,闹着晓东更显开心。

一位围着头巾的大婶热情地连忙说道,“小同志,你们去啥地方啊?”

晓东急不可待地说道,“我们去山东淄博。”

“啥?那可要做到底呢,可惜,我只到南京就得下车了。”

那位大婶热情回答,更使晓东眉头紧锁了起来,“那南京有什么特产?”

这时父亲在一边,向晓东瞪了瞪眼,晓东小小年纪自是不懂父亲要他打招呼的意思,也默契的向父亲瞪了瞪眼。

晓东刚要开口,就听见父亲说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和大人打招呼呢!对不起,大婶!是我家孩子不懂事,快叫大婶啊,晓东。”

大婶笑容满面地说道,“原来你叫晓东啊,没事!没事!孩子嘛,不要紧,而且我们北方人最不在乎这称谓了。”

又对着晓东说道,“南京最有名的就是这板鸭,等会儿到了南京,自然有卖的人,记住这板鸭,记得要买腊板鸭才能保存时间长。”

“这怎么行呢!晓东还不快谢谢大婶的介绍啊。”父亲急忙说道。

言语中带着字正腔圆的山东普通话,甚是把大婶吓了一跳,一看晓东的爸爸又竟是一位年轻的军人,心里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微笑着对着晓东说道,“晓东,原来你爹是解放军啊。”

这才发现晓东穿着这神气而宽大的军便服。

大婶这才恍然大悟般,说道,“原来是来自部队的父子俩啊,真是神气。这解放军不是一般人能当的,看着你爹的样儿,说不定,你以后也会是一位人民敬仰的战士啊。”

“大婶,谢谢你的介绍,我相信我会成为一民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的。”

虽然晓东的问好姗姗来迟,但似乎又恰如其分,既打破了大婶即将僵硬的脸庞,又使父亲变得没有那么严肃。

听到这话晓东自是又竟骄傲地笑了起来。

随着晓东父子与大婶的谈话,大家也似乎放松了下来,于是座位上的人都开始说起了各自的来历。不比父亲的不善言辞与严肃,晓东可跟周围的旅客打得火热,一会儿说起了这个地方的美景,一会儿又和别桌的人绕起了自己的经典走失桥段。言语中,时而盛气临人,时而又娓娓道来,使大伙儿都对着这大院孩子,有了一种新的概念,纷纷敞开了心扉。

4.

回老家——作者 :

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一会儿便到了苏州。一停车晓东便激动的想跑出去看看,溜达溜达,随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听大神说,这火车站上有很多卖特产的小贩。

想着晓东便不自觉的就听见,远处有着卖东西小贩的叫卖声,“豆腐干!卖豆腐干咯!卖苏州豆腐干咯!”

这叫卖人操着这最熟悉不过的吴侬软语,真是连这本该刚强的叫卖声,也带苏州方言特有的柔情与风情万种,就像密布在苏州的河网般柔情似水,又布满着滴水穿石的古色韵味与力量,晓东一听这叫卖声可是已经口水流满地了,有神的大眼睛,来回摆动的速度,就像汽车的雨刮器,寻觅着这叫卖声的来源,那可是心中的小奢望,占据了整颗心。但看着父亲的严厉眼神,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

只听见父亲说到,“你可别给我捅篓子。”说着父亲便下了车。

其实父亲看着晓东可爱的小表情,也挺明白这作孩子的心思的,便悄悄下车买好了豆腐干。直到哨声响,才又上了火车。晓东则是一脸气愤于心,小小的眼色严肃的眯了起来,开始用力的捣着这还没吃完的午饭,可惜当时的金属饭盒实在太硬,连个痕迹也没留下。看着父亲的慌忙而来,晓东只好一脸不情愿的继续吃着这干瘪的菜叶子,两个嘴角都快塌到了地上。

父亲则是一副开心的笑着看着晓东。晓东冷笑一身后,便难受地转过身去,直到一股香气从背后传来。父亲递来了一盒带着卤香的小纸盒,闻着这香气,晓东便一把接下了手,有些欣喜的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豆腐干。这豆腐干就像这苏州话般,又软又甜进了心里。真是食物的诱惑对于孩子小心思的难以抵挡啊。

晓东便又和父亲开心地说起了话,“老爸,没想到你这么了解我的心思啊,谢谢老爸。”

“谢就不必了,少给我闯闯祸就行了!”

父亲从兜里拿出条手帕,又温润的说道,“你看,你吃得像个大花猫,自己拿手帕好好擦擦。”

晓东接过父亲的手帕,用力地在嘴上来回摸着,真像一只可爱的大花猫在用它的小爪子洗着脸,惹得周围人都其乐融融的笑了起来。

那个对面的读书人,竟说道,“真是父慈子孝,真是好啊。”

对面的读书人有着一口熟悉的吴语(无锡方言),也对着可爱的晓东,笑了起来。

但讲得的方言也甚是难懂,晓东,为了弄明白,可一个眉毛低一个眉毛高的冥想了半天呢!最后也是只能在眨了眨大眼睛后放弃了。

5

晓东这才发现吃完中饭的人,都开始有些困倦的休息了起来,可这第一次坐火车的晓东,却睡不着。一会儿在走道内来回跑,一会儿又悄悄地走到快要睡着的父亲身边故意大声讲话,惹得父亲哭笑不得、醒睡不着。但父亲就是从不生气,惹得晓东自觉自己白忙乎一场,毫无收获。

便只能回到座位,看着这一尘不变的农田,失去了动力般,趴在了桌上,抖起了脚,四溢的让夏日的热浪,慵懒地侵袭着汗流浃背的衣衫和白白的脸庞。

晓东想着,“这大院的孩子现在一定玩的火热吧,那些都是自己的拿手项目,而自己只能在这闷热的车厢内,和一群大人分享着自己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丰功伟绩。”

憋着嘴的晓东,无聊的问向父亲,“老爸,还有多久才能到呀。”

父亲闭着眼回答道,“大约一天半吧。”

“还有一天半,不是开玩笑吧。你看我马上就要像一滩泥般,开始溶解了。”

这样的日子也确实只能死傲,还好不久就到了无锡。那位读书人好像是无锡的,到了无锡,便拿着大包小包准备下车,他好似似有似无地说过,那无锡的肉骨头好吃。晓东变忙催着父亲下车买,那读书人不知为何哨子将响还站着不走。一看是他的行李太大卡在了座位底下,着急的他真是拿下了眼镜想要奋力一搏。父亲是个老兵,曾在战争中从山东徒步走到了上海,自然力气比一般人大些。一看这情况一把拿住包裹,费了点劲终于拿出了那个大包袱。

读书人,甚是感激,便在下车后,买了一盒肉骨头在窗口递给了晓东。

父亲则是搬运行李时,已是百般反对硬是没拿,这火车又开了才上了车,松了口气。

回到座位的父亲,却看到这从窗口递过来的肉骨头,严厉小声呵斥道,“晓东你也真是想吃想傻了,我们军人怎么能无缘无故拿老百姓的东西呢?”

虽然听着父亲的话晓东,已是低下了头。但再看看他的小表情,那可真是乐坏了,嘴里还不断嘀咕到,“这肉骨头也真是来之不易啊,不是来得太容易,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啊。”

“晓东你说什么呢?”

父亲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晓东只得看着桌上的肉骨头,动也不敢动。可真是熬了半天,馋了半天。

最后父亲发话了,“既然这孩子拿也拿了,也不可能还回去,不如大家一起分了吃。”

虽说是大家分,可大伙儿都明白这孩子的心,让着晓东,晓东一个人吃了好几块,父亲却也是让着这孩子,看着这啃肉骨头晓东的可爱摸样,最后父亲也笑了。晓东则没自觉地啃着甚是开心与单纯。

6

天边广阔的农田边,已是一轮红日触底,傍晚时分,吃了一天的晓东,幸福地玩累了,只得趴在父亲腿上,父亲看着这不可坐,又不能躺的硬座着实有些后悔,没有买张卧铺,可又想这男子汉要什么卧铺,便又一脸温润似出平常的表情,但似乎严肃中又带着难掩的心疼。

可再仔细回望着车厢,寻找一片可以躺的小地方。

父亲不知觉的眼神往下一看,便欣喜却依然带着军人的严肃,叫道,“晓东,晓东。”一支手又轻轻地拍了拍晓东的手臂。

晓东在迷迷糊糊醒来说道,“老爸,叫我干嘛!马上就要就要睡着了。”

晓东一边手揉了揉眼睛一脸不情愿的又说道,“哎,又没地方睡叫我干嘛!你不会真找到地方睡了吧。”

父亲笑着,指了指地下。晓东一下子有了精神,小眼睛有神的转了转,竟又奸笑起来,马上拿过父亲递过来的包袱。钻到了座位底下,一下子便拿着这布包袱做了枕头,自在地睡在了座位底下。

只有夜里田间的蝉鸣,伴随着这父子俩的竞相入睡,其实那时的生活,真是难以言表的艰苦,但这艰苦却带着浓浓的人情味,自然有着香郁的回甘。在梦中的晓东,虽有着不少臭虫的左拥右抱,又再这沾满土灰的座位下熬了一夜,但似乎也挺开心的。孩子只有吃了苦,才能明白什么叫做人生的重心,才会慢慢看清世界本就友好的真实面容。不管是那时的大环境多不稳定,还是现在贫富不均的现状。只要心里看得见美好,不管何时何地,心中却终有一份坦荡绵延。

7

随着夏日早晨的曙光,殷因照进,新的一天旅行又开始了,即使身上被臭虫咬的战绩夺人眼球,但还算睡的安稳。而父亲或许更显得有些悲催,坐了一晚上,在腰与硬座的对垒中度过了一夜。不过作为军人的父亲,有什么苦没吃过,这些算得了什么,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便没事了。

晓东则是又像打满了鸡血一样,说道,“老爸,我们还有多久时间到?”

油腔滑调的样子,得到了只是父亲的一个用力地拍了下头,说道,“你啊,就给我安安静静的坐着,加上火车摆渡,还有一天才能到淄博。”

说着晓东好似安静的坐着可心里又开始盘算着往后的小时间。没过多久,晓东就趁着上厕所之名,就溜了出去,又开始了他的小冒险、小旅行。一会儿到这面筹筹热闹,一会儿又和对面座位的孩子玩起了座位间的小跳跃。

“晓东,你真是怪听话的孩子啊。”熟悉的声音,不知何时,又来到了晓东身后。

这位年轻的军人已守候多时,才着急地跑来,听着这声就知道是父亲,父亲一把提起晓东的·、小领口,就这样把晓东带着尴尬又回到了座位上。

晓东则是一脸尴尬地摸着鼻子,眼睛往下看,默不作声。

心里却嘀咕道,“哎!父亲的冷暴力真是吓死人,严肃的表情中又揉着心惊胆魄的意味。”

晓东没心没肺,又对着严肃地父亲做起了鬼脸,才使父亲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

看着这一幕对面的大婶,眉开眼笑个不停,对父亲说道,“同志,你这孩子养了好,还真是活蹦乱跳的甚是可爱啊。”

晓东这个小男子汉一听这样的话形容自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小小的眉头都聚在了一起,生气的样子,活像一只生气的大猩猩,那厚厚崛起的嘴唇,都快顶到了鼻子。

而父亲则是微笑着看了看晓东,说,“哎!你看你看别人说他好,就这副模样,快,快,谢谢大婶!”

父亲下意识的撞了下晓东,晓东则说道,“我是男子汉,不想被这形容女孩子的词语来夸奖。”

大婶连连说到,“对不起!小男子汉,以后你一定会成为像你爸爸一样受人尊重的军人。”

“那可不是。”晓东这才又嬉皮笑脸了起来。

而父亲听到这样的话脸也红了起来,只好则严厉地说道,“嗯哼,你怎么这种态度对大人说话啊。”

大婶也连连说,“没关系,孩子嘛,总要有些个性。”

随着外面的风景变化,连最后的大婶也到了南京,下去了。

8

晓东的火车旅程也走了大半,看着人们一个个的离去,晓东心里难免有些难受。

便对父亲说,“我下次再也不要坐火车了。”

父亲则说道,“天下哪有不散之筵席,再说你怎么知道你再也不想坐火车呢?回来的时候,那人群可是越聚越多,可热闹了,马上就要到火车摆渡了,别伤心了。”

晓东忙问,“这火车也能摆渡吗?”

回老家——作者 :

“看着就知道了。别给我整乱子了。”晓东一听这火车摆渡,心里就充满了好奇,便一声不坑、牢牢地粘在了靠窗的位子,仔细地探究的有趣的真相,只见这列车一节节脱开,一个个被拉上了摆渡船。当上船时,晓东也是一会儿紧张、一会儿有欢呼的大叫,实则开心坏了。

随着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晓东虽眼神因疲倦而空洞,但最后这火车也算做得顺理,终于在到了淄博的同时,画下了相对于下次的分号。

9

一路上买回了不少好东西,比如南京的板鸭,比如可口的蚌埠烧鸡,真是满满的收获啊!

领着大包小包坐上了去张店的拥挤的汽车,在一阵你推我桑中,到了张店。最后又换上了马车,去向家乡的小村。

回老家——作者 :

看着一望无际的小麦田,与这夏日的夕阳交相呼应晓东心里别提有多带劲了,虽这颠簸的土路不好走、屁股也是被惦着死疼死疼的、还要闻着这难闻的土味,但新鲜感占据了晓东整个心。看着这不同于城里的土胚房子,看着金黄而平坦的土地一片、一片、又一片,心中的兴奋也逐层加深了起来,期待更是了然于心,想着这爷爷的样子,晓东又乐坏了。

父亲则是望着这旧景新彦,感怀颇多,还不住地说着,“这里还是老样子,你看你看,那里竟还是毛驴子耕地的老传统啊,真是怀念生活在这里的日子。真是又好像年轻了一把啊。”

晓东则是在一旁开心地望着这一切的一切,不吱声,或许这就是血液里流淌着这地方的血吧。有着莫名的熟悉之感,冥冥中有好似似曾相识。

在夕阳的余晖下,终于来到了爷爷家,没想到一开门这爷爷就老早做好了一桌好菜来迎接着这大孙子,这爷爷真是和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看到晓东和父亲就骄傲的笑得乐呵呵。一进门父亲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孩子。

父亲紧紧的抱住了爷爷,还说着,“我错了,爹,是我太调皮吃了别人家的枣子,还异走他乡。对不起。”

而爷爷则是满脸含泪笑呵呵地说道,“你回来就好,现在你也不是很好,父亲为你骄傲,还带了这么个可爱的大孙子。”

看着这些的晓东那可是肚子饿了,便翻出了包袱里的好吃的,恣意地享受着,这你侬我侬的经典桥段。其实他从没想过父亲会是这样的一个情感丰富之人,更没想过,这爷爷也长得颇有喜感,黑裤子,白褂子伴着旧帽子,更是喜感十足的两撇小胡子,虽满脸皱纹,可是不知为何,只要一笑起来,那就可爱极了,似乎每一个悲伤的细胞都会为之醒来。

回到老家的父亲,忙着走亲戚的父亲也没多管晓东。

不过也确实佩服晓东的生命力之顽强,没想到晓东,特别喜欢这山东的大葱卷煎饼,一下子吃了好多。看来父亲带来怕晓东吃不习惯的一小包大米也派不上用场了,没想到,真是白担心了。

在爷爷家的日子也确实清闲,清闲到在这儿孩子喜欢学自家驴叫。晓东怎会不和他们争个先后呢?也像模像样学起了驴叫。父亲看了也甚是无奈,但也实在忙不过,在路上便想了孟母三迁的老故事,真是感怀环境造人的同时,还有些佩服起了古人的智慧。

10

在山东老家没过多久,就匆匆和父亲回到了上海,在火车上,想着这爷爷的连连夸奖,晓东的小鼻子都快骄傲的遇到列车顶了。回去还大肆在母亲和妹妹说起,自己在爷爷家的大义凛然,连可笑的学驴叫,都变成了自己的独特驯驴方法。扎着小辫子、穿着宽大军便服的单纯妹妹听着哥哥这大义凛然的夸张竟当了真,心里自有吃不了葡萄想说葡萄酸的意味,可是话到嘴边,有憋回了肚子里。

妈妈则是一样的明察秋毫,不仅有齐耳的短发干练利索和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做最好看的衣裳,还有着一颗豆腐心。其实她也知道这老家的苦,但也不愿揭穿晓东的夸大其词,只是看着晓东,心疼地抿着嘴笑个不停。其实晓东这适应能力也是强,当时和那里的孩子混得也挺熟,所以才会跟着当地孩子,学毛驴子叫。可这次回老家谁都没有被晓东奇谈怪论忽悠住,只把年幼的妹妹说动了心。那年幼的妹妹那真是把那破地方,当成了想一探究竟的神秘大陆。

11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在这份好奇心多次与幻想产生化学反应后,好奇心好像就如一卷卷的棉花糖般迅速膨胀。

终于在四年后的暑假,那片神秘的山东大地,即将露出了其真实的面容。这次可是大张旗鼓,连母亲也不放心的去了。

那时,在书架前的晚饭,父亲穿着白衬衣,依然年轻、严肃,坐在桌前,便严肃地说道,“经过我和你妈妈慎重考虑,我们准备全家去山东老家。”

回老家——作者 :

妹妹则是心性平和的眼睛如夏天的萤火虫般发放着恣意而开心的小阳光,说道,“这次我们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一下坐火车的乐趣,这次听说有了新造的绿皮火车,可不能再让这快乐由某些人独享了。”

说着又给晓东做了鬼脸,晓东这臭脾气,大家也了解,那可是一触就爆,“你……你说什么来着?我可是哥哥,你敢这样说兄长。我可不是好欺负的。”

“哦?是吗?今天我可要好好说一下我的‘理想大陆’,不不不,老家山东。”

妹妹的一时口误,则是笑得哥哥前仰后翻,“理想大陆?好的哥哥就带你领教领教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与大陆。”

妹妹一听理想大陆这词,便只能尴尬的低下头好好吃饭,但心理却默念,“哼!我一去那毛驴子一定都听我的。”

“你说什么?”晓东又高声疾呼到。

这时母亲板起了脸,表情严肃,刚想说上几句。父亲便打起了圆场,“大家,不用为这山东老家的事,这么较劲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这次准备坐船去。我买了两张三等舱票,两张五等舱票。妈妈三等舱,爸爸五等舱,你们想好跟谁了吗?”

“是啊坐船去,从来没做过这么长时间的船,一定很有趣。我们要一起住?”

妹妹害怕的说,“听说这海里的怪物可不少,我要和妈妈住一起。”

妹妹说时表情也甚是可怜,而且那大眼睛转来转起,可是又多了一份阴森,更何况自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哪有让年幼的妹妹吃苦的道理?

但嘴巴上总要有些福利可得,晓东说道,“这次哥哥是男子汉,不要怕,有事由我和爸爸顶着,你们就好好休息,英雄就是要和苦难的人同生死共患难。妹妹,有哥在别怕。”

妹妹打了一下寒颤,同时给予哥哥一个白眼,哥哥过不了英雄瘾,只能落寞的坐了下来。

此时母亲年轻的脸庞,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说道,“哎,你们两个小毛孩子,不是什么都要抢吗?这次这么孤注一掷,难得,难得啊。”

母亲本就淡雅的脸上,似乎一眼就看穿了晓东的懂事,于是摸了摸晓东的头说,“哎,时间过得快啊,孩子也终于有些懂事了。”妹妹又看不过去了,说道……

此时的父母,在孩子的争执或许得到了心中的幸福般,其乐融融,难以言表的温润粉红色云彩,好似蔓延在家的周围,或许这就是幸福的彩云吧。

回老家——作者 :

没过几天,母亲、父亲、妹妹和晓东,就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现国际客运中心的老码头。同样的夏日清晨,温润的露光小水,却多着令人窒息的幸福,可能当时的他们早已沉浸在这生活的点滴中无法自拔,也从考虑过时间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但时间在证明一切真理的同时,又会留下带有个性的年代印记。

12

现在回忆起的晓东,正在讲着过去的种种,眉宇间的带着失落的表情,没想到,时间如此之快,竟已是白发暮年,回忆如潮水涌来,却永不能回到当初的傻日子。

他的妻子猫仁,看着他又和女儿讲以前的故事,回忆着往昔,不禁又不懂风情的说着,“你就知道你女儿,快来吃饭。”

虽然嘴里,总是含着坚硬的小鱼刺,但却是一个不肯低头的老实之人、本份之人,虽不会撒娇,虽没有骄人的傲人身姿,确实也委屈她了,几十年为家里忙东忙西的。一辈子就将要过去了,却依然没什么追求,傻傻的模样,也甚是可爱,也时不时地说上几句,有价值的言语。而晓东就是看不惯别人欺负猫仁,只要猫仁一发话,晓东这脾气自然如煤球般,黑着脸,火冒三丈,现在连长大的女儿也看不下她吃上一点苦,看来这就是做妈妈的幸福。

这次晓东又想回老家看看,带着大包小包,趁着这晨色,即将去向,曾经那个熟悉的国际客运中心,相似的早晨,相同的目的地,随着父亲、母亲和爷爷的相继离世,这次的旅行,变得有着种种的枷锁,锁住了这个晨曦的迷人。

一样的夏日,却依然凉风习习,倦人的清早,虽没了父亲母亲爷爷的陪伴,但晓东却不曾孤单,也不曾畏惧过去,或是老是沉念于未来的未发生之事。坚定的步伐间隐约看见了,一位曾经年轻的老兵坚定而温润的步伐。猫仁自是和女儿茜茜,走于身后。

在门口的晓东似乎有些迟疑,因为那时(上次去)也是这样的早晨,晓东和父母在门前的小路,等着姗姗来迟的公交车,那天也是阳光初露,似乎这习惯的泥土味,被这坚实而刚铺好的沥青为所代替,而拥挤的巨龙公交车也被这噪音低的电动公交车所代替。不知为何,晓东却好像回到了从前,从前那个火热的时代,骄阳似火的年代。

在猫仁订好的出租车上,晓东的眼里,失落、回忆充斥,而因为年老的关系眼角却总有湿润沾湿曾经的过往,茜茜自是也了解晓东,不禁给晓东以独立的空间,静静地睡在妈妈的腿上,睡着了。在开船前的半小时,一家三口,一起上了船,现在根本没有晓东回忆里的睡船底的五等舱,或是人头传动的集体三等舱。或许日子早就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却依然有些东西依然悄悄地躺在心底。

13(end)

回老家——作者 :

坐在甲板宽敞的露台上,晓东终于在阳光下,说起了那些旧事,“茜茜,你知道爸爸上次去老家是什么时候吗?”

茜茜也遗传了晓东的调皮,说道,“让我猜猜,你可不准告诉我哦。嗯……是坐海豚,还坐鲸鱼。”

“你怎么知道,我是坐船啊,不会有内线吧,我可没对任何人说过。”

晓东说着,茜茜神秘的一笑,说道,“是老天给我的机会,我看到了以前的旧照片。”

“真是每次都被你猜到,哎~其实看来是老天让你猜到啊。那你知道将会有怎样的景色,一定要多拍几张,海船上的夕阳是最唯美的。”

晓东自由地伸了伸懒腰,便拿起了这晓东父亲留下的旧相机游走于船头与船尾。猫仁和茜茜,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生只读圣贤书。”在甲板上,看起了广告。

现代的科技发展真是难以预测,以前几千吨位的小客轮,到了总吨位达到几万吨的大船,时间带来了变化的同时,回忆好像慢放着过去的每一个画面。

不知不觉中,已是夕阳之时,晓东终于在忙碌中停留,大叫着茜茜,“茜茜猫仁快来!我找到一个好风景。”

没想到在落日的余晖下,一群可爱的海豚,那双飞的海豚自由自在的去向某个固定的方向,似乎也来给夕阳一个机会,连接着夕阳与客轮,望着夕阳,茜茜终于明白这是上天的机会,给予茜茜,给予晓东一个回望过去的理由。那夕阳的落幕,好似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而海豚就是连接着过去的晓东和猫仁,他们在时间中,老去,却不能发现,其实故事每一个幸福的结尾都是那样相似。就像晓东曾经的一家四口,就像晓东现在的一家三口。

三人其乐融融坐在甲板上,说着老故事,“你知道,爷爷(晓东的父亲)真是一个顶真的人,就是那次回老家的路上,夏日炎炎,亲娘(晓东的妈妈)穿了一条单裤,口袋里放了一厚打草纸,一个小偷站在悄悄地盯住了这鼓囊囊的口袋,一把伸进了亲娘的裤子口袋,说时迟那时快,亲娘一把死死的抓住还在口袋中小偷的手,亲娘大喊,‘抓小偷了。’小偷也甚是慌张,爷爷看了这一幕急了。大叫道什么你猜猜?”

“怎么了?不知道,不知道,快说。”茜茜急忙答道。

“他一把拔出了小偷的手,说道,‘这像什么话!一个大老爷们,把手伸到女同志的裤子口袋里。’”

猫仁和茜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四溢传播在这片曾经有着炙热情感的土地上,让它最后变得奇形怪状,却又有自己的逻辑,或许将来,或是不远的未来,这片叫做“家”的土地,会带来更不平静的未来。就像这海水与河水的交界线,充满着相对独立,却又在某种意义上相对统一。笑声袅袅,随着天边的云彩,消失在地平线的终端。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的前进,或许好似结尾,却有着趋向于无穷的答案,这或许就是中国人一代人的结束,又是一个无穷大的新开始。

相关文章

  • 回老家——作者 :

    0 微淡热气、清新微风悄悄地在对垒与融合中,弥漫在整个安静而四下无人的清晨。即是夏之晨,便自是有着迷雾浓浓、湿热空...

  • 《每年回老家过年》+《行驶在冬的路上》

    《每年回老家过年》+《行驶在冬的路上》 作者:仲渝 《每年回老家过年》 每年回老家过年 都要来到爷爷奶奶的墓前 看...

  • 想回老家看桃花

    散文: 想回老家看桃花 作者:金雨 不知道怎么了,最近一些时日我总想回老家,想回老家看桃花。老家...

  • 布鞋的情结

    布鞋的情结 作者:孙西平 星期天回老家,收拾零乱的抽屉,忽...

  • 回老家 不回老家

    老家的好朋友微信约我回去,她说W姐、L姐、X静这几天都要回去,大家八年多没见了,让我也抽这个时间回去,大家好好热闹...

  • 回老家,不回老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所谓是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独自拼搏...

  • 回老家?不回老家?

    其实我纠结了很久很久,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和公公婆婆回老家。 今年上半年我休产假,大宝今年五岁,读幼儿园中班,小宝目前...

  • 古镇,初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镇,初冬 作者 / 狼烟诗影 很久没有回老家的那个...

  • 清明节

    作者凌依依 20190405简书日更100天计划day11 今日清明节,载着父母回老家一趟。路上车特别的多,回老家...

  • 清明节

    作者凌依依 20190405简书日更100天计划day11 今日清明节,载着父母回老家一趟。路上车特别的多,回老家...

网友评论

  • aaaf7e3a2192:晓东坐在沙发上,不时的吸一口烟,边上偎依着女儿,手拿着本子,听着父亲讲过去的事,这就是我想像中的画面。太让人羡慕了。虽然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好多趣事,但他们没那么幸运。走着走着就散了,过着过着就忘了。
    FondaZ:@sun_eb02 这就是人生规律。谢谢评论
    李冰倩bollonmaster:@sun_eb02 谢谢点评
    101bef08108c:@sun_eb02 谢谢点评
  • 1d4310e7bce1:读来亲切平实,但反映出来的是平凡人家的和睦共处,其乐融融的氛围!
    FondaZ:@mingzhu佩欣 太感谢您了施老师,这么关心我女儿
    101bef08108c:@mingzhu佩欣 谢谢先生点评
    李冰倩bollonmaster:@mingzhu佩欣 谢谢施老师点评
  • f903aa745ef6:回老家,多少游子的期待,家是港湾,驾驶温暖温馨的地方。
    FondaZ:@嗨派人生 谢谢点评
    101bef08108c:@嗨派人生 谢谢点评
    李冰倩bollonmaster:@嗨派人生 谢谢点评
  • 29538b68ed29:老家,承载了很多身处他乡人的思想寄托,也是每个人放松自我,回忆童趣的港湾。外面的世界即使再好,也阻止不了每个在外的人回老家的步伐。
    101bef08108c:@小雪_827a 谢谢点评
    李冰倩bollonmaster:@小雪_827a 谢谢点评
    FondaZ:@小雪_827a 谢谢认真点评
  • 2aa55d6aa556:❤ ❤ ❤ 写的真好!家是温暖、港湾。
    家~就是你、我、他(她)的轮回。
    谢谢小冰倩,让我想起很多…!👍 👍 👍
    FondaZ:@宝妈小平陈建平 谢谢点评
    101bef08108c:@宝妈小平陈建平 谢谢点评鼓励支持鼓励,非常感谢
    李冰倩bollonmaster:@宝妈小平陈建平 谢谢打赏
  • FondaZ:一个人一生能经历许多趣事,是一种财富,一种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回忆
    101bef08108c:@FondaZ 谢谢点评
    李冰倩bollonmaster:@FondaZ 谢谢点评
  • 101bef08108c: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谈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我忽然乱了。
    FondaZ:@李跃 谢谢评论
    李冰倩bollonmaster:@李跃 谢谢点评
  • 李冰倩bollonmaster:家,一个可以肆意潇洒不拘小节的地方,家一个可以替你挡风遮雨的港湾,家,一个永不褪色的好念想,家,一个任何人都值得珍惜的土地
    FondaZ:@李冰倩bollonmaster 谢谢你的精彩之作
    101bef08108c:@李冰倩bollonmaster 谢谢点评

本文标题:回老家——作者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do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