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婆
那时候,那些沦落到去讨米的人们,也并不全部是因为好吃懒做才走到了这一步。虽然结果一样:某一天,他她都开始去别人家门口行乞,但个种原因却是前差万别。
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劳动能力差,不是很会稼穑,心中缺少打算和计划,过日子的时候,终于因为自身生存能力的不足,过到了有一天必须出门要饭的地步。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中的主人突然生病或者遭意外离世,其妻儿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再过上以往的正常日子,生活无以无继,于是,开始出门讨米,来度过这一段家中缺少顶梁柱的真空期。这个群体中的有一些人,出门讨米要饭的时候,在善心人的接济下,筹集到了一定的物资,为一家人将来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后,就回家开始自己劳作,不再出门讨米要饭了。这个讨米的群体里,也有人在讨米时,游走的地方比较远,不仅仅是在自己家附近行乞,而是已经跨区域讨米:跨乡镇、跨县市、甚至跨省行乞。
潇飞雨记得在她幼小的时候,桃奶奶就说过:她娘家有一位亲戚,就是从四川一路过来,开始讨米,然后讨米讨到桃奶奶的娘家所在的地方时,就改嫁在那里,没有再走了,重新在那里开始新生活,生儿育女。
多年以后,潇飞雨没有推崇这种生存方法的主观意识,只是想如实的记录这种曾经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揭秘一些人们,在当年遭遇的某些困境里,到底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当年行乞群体中,还有一些人们,是因为家里发生了火灾。起大火时,除了人从火中逃出来了,家中的房屋和别的生活物品、劳动工具等,被大火烧了个精光。这一户人家,一下就到了赤贫状态,套用hs湾的一句俚语:“四老爷!光身子。”就是除了人,啥都没有了的意思。于是,这其中的有些人们,在无力筹集到重建家园的人力和物力之前,为了生存计,踏上了讨米的路途。
此外,当年讨米的人们中,也还有各种潇飞雨不知情的因素,促使这个群体中的人,终于走到了出门讨米要饭这一步。
在hs湾的俚语里,还有一个称呼:“捏捏”、“撵撵”,属于方言,它的语义:就是奶奶、祖母的意思。
每当hs湾人的老一辈人,看到湾里的小辈们,后生小伙子不努力劳作耕种、又不勤快学手艺、也不肯进学堂门,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的时候,他她们常常会念唠一句话:“现在游手好闲呐,到时候去喊捏捏几……”。
“喊捏捏几”就是去称呼别人奶奶、祖母的意思。hs湾的老一辈人,在训诫hs湾的年轻人的时候,之所以说这一句话,是因为那些出门讨米、要饭的人们,他她们去别人家门口行乞的时候,说得最多、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称呼自己上门讨米的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为:“捏捏”、“撵撵”。
在白天,年轻人基本都出门劳作去了,留守在家的,基本为老年的女主人,如果老年的女主人心地慈悲、乐善好施,家境也还可以,从家里拿出几两、或者半碗、一碗米出来给讨米的人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有时候,在心肠软的人家中,如果正赶上吃饭的时候,屋子的主人也会从自己口中均一口饭出来,顺便从锅子中装一碗热饭,给来自己家门口讨米的人吃。
这情况,幼小时的潇飞雨,都是亲眼见过的,看到有讨米要饭的人,来hs湾讨米要饭。他她们基本都是挨家挨户上门讨,潇飞雨看到那些人们,有时候在邻居家讨米,有时候在自己家门口讨米。
真正心善慈悲的人家,叫花子在他她们家门口,基本是不会打空转身的。“打空转身”是hs湾的俚语,在这里的语义为:只要叫化子到了自己家门口,屋主人多少都会施舍一些粮食或者财物给前来行乞的人,而不是让乞讨者空手而归。
这也是为什么当有人境遇实在糟糕透了,或者凭借当时自身的能力,实在无法生存下去了的时候,挺而放下脸面,出门讨米要饭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过往的一些年代,并不是所有人们的良知与善意已经完全泯灭,依然还是有善良,愿意施舍、伸出援手的人们,所以,行乞者才有了在绝境里生存下来的空间。
对于大部分行乞者而言:出门讨米要饭,也基本是在走投无路之下无奈的选择,只要生存条件稍微的好转,凭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能够生存下去了的时候,没有谁再愿意去别人家门口行乞,都会回到正常的生活劳作轨道上来。
所以,才有hs湾的长辈们,在训诫湾里的年轻人的时候,反复强调:“现在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努力耕种劳作、不勤快学艺、不立志求学,啥本事都不会,没能力生存,日后就会沦落到成为叫花子,出门要饭,去喊人家捏捏几!”
从当年hs湾长辈们的这些训诫语里,其实,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一部分人们出门行乞,去别人家门口讨米要饭,虽然能够生存下来,但是,它并不是值得推崇的。最起码,hs湾的长辈们,不希望看到湾里的小辈们有一天沦落到出门讨米要饭这一步。
hs湾的长辈们,以自己毕业的阅历,在告诫湾里的年轻人:要提前努力劳作,学会生存的本领,早做准备,才能免于落到出门讨米要饭的地步。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