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晴
突然想写写温州新居民的故事,这源于租住在我家的一个人。
他叫陈得前,一个来自四川的70后。文集开篇写的就是他的故事,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大概是在2007年的那一年,我从媒体上知道了“新温州人”这个词,当时不是很清楚这个词涵盖的具体范围,以为指的是除土生土长的温州本地人之外的所有人。
后来,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来家里检查办理暂住证,我出示了身份证,看了我的身份证后,工作人员说我不需要办暂住证,新温州人才要办理。我这才知道,新温州人指的是户籍所在地不在温州市的,包括来自外省的,在温州的务工、经商的人,也包括在温州工作、经商,户籍在温州周边的诸如乐清、金华、丽水、文成、瑞安、平阳、泰顺等地区的人。
我的户籍地址虽然属于温州市的,但身份证号码又是原户籍所在地的,这又“出卖”了我。抛开户籍不讲,其实我就是个如假包换的新温州人。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省来的新温州人,第一眼看到我,都不会相信我是温州人。
当被别人问到我是哪里人的时候,如果对方是外省市的,我会报上我家乡的名字,告诉他(她),我老家在某某地方;如果对方是温州本地人,我会模棱两可的回答,我算是温州人吧……因为户籍证明我是温州人,但听不懂也不会说温州方言又说明我的的确确是个外地人,加上“算是”两个字,希望别人能懂我内心“似是而非”的,那点尴尬的小心思。
“外路人”是温州本地人对外地人的统称。据史料说,元朝的时候,温州的行政区名叫“温州路”,这大概就是温州本地人称外地人为外路人的原因吧。
我于2018年5月10日注册简书。当时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的课程,为了发链接交作业,我注册了一个公众号,但是文章没有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送成功,作业没交成,然后又注册了简书,这才顺利的完成了作业。
再后来,我被简书吸引,因为里面有太多优秀的作者,里面有太多太多优质的文章。我从他们的文章里受到了鼓舞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郑重声明,我不是什么作家,回头看看自己写的东西,真的很想立马删除,之所以忍住没删除是因为想给以后的自己做个比较,希望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充其量就是个记录者,就像我喜欢用手机拍摄照片,喜欢通过照片记录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一片建筑、一棵树、一朵花、一只狗……
我也想通过文字记录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我会尽量把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记录下来。
在温州,有许许多多的“外路人”。他们或者刚刚踏进温州这片土地不久,或者已经在温州呆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
他们不光在温州赚钱养家,他们还在温州成长。男的在温州娶妻生子,女的在温州嫁作他人妇。有不少对夫妻,他们的孩子在温州出生,在温州长大,在温州接受义务教育,最后孩子也留在了温州,在温州成家立业。
温州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的,温州也是他们的,他们在温州呆的时间甚至比在他们自己的老家还要长。
温州有多少“外路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站人山人海的。“外路人”回家过年离开了温州之后,温州便会变得冷冷清清。春节一过,尤其是元宵节过后,温州城又是一片热热闹闹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居于一个“记录”的初衷,我新创建了“外路人在温州”这个文集。希望自己能够因为它的存在,坚持记录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