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古城村遭受了空前的土匪大浩劫。土匪头子肖顺义率领几百土匪准备偷袭新平堡,结果让古城的联庄人发现开枪射击土匪,枪声传到新平堡守卫在城门的人发现了,这就让新平堡有了防备。土匪就杀回古城村报复,这下古城村就要遭殃了。从睡梦中惊醒的村子里的人们乱作一团,惶恐的人们抱着小的孩子,拉着大的孩子,往村外庄稼地奔跑躲藏。一些有家底的人家套上车拉上家中值钱的东西,携家人仓惶逃跑。混乱的村子中,人们纷乱的脚步,土匪如吼的喊叫,家中老母的惊惧,小孩儿的哭喊,一刹那,灾难降临在这个古老的村庄。
土匪追赶着逃跑的人们,更不放过赶车逃跑的,因为有车的,那肯定是有钱人家。土匪追上来了,呼啸的枪声从头顶飞过,当母亲她们的车跑到五里墩路上的半路上,土匪就上来了。保命舍财吧,赶车的本家爷爷把车扔下,带着母亲她们跑到庄稼地藏起来。眼睁睁地看着土匪把一车东西抢光,临走把连心爱的大灰骡子也抢走了。与此同时,家中只有祖母一人在家,土匪挖地三尺抢劫财物,这场浩劫之后,把家中银两细软叼了个尽光。
一场大难过后,家中损失惨重。几十年的积蓄让土匪洗劫一空了,从那时的现金估算,少说不下两三千元之谱。家门在这一场致命打击过后,祖母受到惊吓,小便失禁一直未好。后来一提起这事,祖母惊惧的眼里含着痛苦的泪水。过了没多日子,祖母在土匪的这场劫难之后,敬爱的祖母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三岁。祖母的一生实在够苦的,她足足经历了个乱世年月。做了一辈子的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却受了一辈子的窝囊气。祖母一辈子碌碌操劳,相夫教子,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临走了,还是在这乱世中被榨干了她生命的汁水。怎能不让人重重地叹息一声呀。
家门遭劫难之后,元气大失,家境日渐衰落。然而,乱世的灾难仍在持续着,家里已经到了不能安居乐业的地步。家门遭受一连串的不幸,一场场的劫难。犹如难以逾越的困境横在父亲面前,此时的父亲处在人生的漩涡之中。一边是年迈孤苦的老父亲和娇弱的妻子女儿,一边是难以生存的乱世年月,这一切困境一起向他包围过来。这个时候,家庭的重担将要落在二十三岁父亲的肩上,他就要挺起身子去接受命运的考验吧。
在这乱世年间,父亲亲眼目睹家中几遭不幸,到了度日艰辛难以立足的地步。一个好端端的家,在这些年的慌乱世道中颓败了。或许这正是父亲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的时候,他将要告别的不仅仅是年轻的岁月,而该是一个站立起来能够主宰家庭命运的人。再不能不管不顾的活着了,这个家,指望自己承担了。自己清楚地意识到,家庭生存的责任是没有理由再推卸了。这个时候,他却惊慌于自己以前对土地经营几乎近乎无知,加之祖父指点和训斥每日都不休,没想到这时让自己应对确实有点乱了方寸,因而父亲把土地经营的一塌糊涂。
几年后,在我姐姐九岁时,我哥出生了。哥是家门中三代单传的第一个男孩,家门从我哥的身上又看到了家门的希望。因而父亲试图想改变祖辈以农养家的做法,同时他受思潮的影响,决定卖掉家中所有土地出外谋生。这一惊人的举动,却遭到了祖父的反对,祖父怎能舍得把祖辈苦心经营的土地卖掉呢,一看,这就是败家之举。
父亲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父亲是识字人,源于对时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影响,日寇投降后,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这乱世年月即将过去。可这四村乡野全然不知,愚昧闭塞的生存还受着土匪恶霸的统治。这个决定父亲想了很久很久才跟祖父商量,父子俩争执几番,祖父忍痛才答应只卖了几十亩坡梁乱地,父亲背着票子去了京城。
然而,偌大的京城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父亲见识了一派慌乱态势,不识时务的幻想破灭了。他伫立街头满腹凄楚,面对茫茫人海,那些种种异想从脑海里飞逃出来,只剩下一个意识我还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闯荡京城,承认自个没有那个本事。随之,那种离奇的渴望抹进了时光中,而且掩埋在茫然与无措的尴尬中了。
父亲抛下了深深的叹息带着沮丧的心情回来了。他是一身的空虚,满脸的失落。前路迷茫中,走不出去的父亲,面对风雨飘摇的家,他是没办法让这个家重新振作起来。于是,父亲迟迟疑疑地做出一个决定,到柴沟堡姥姥门下住吧,以解当下之困。这个时候,父亲得长长的舒上一口气,拍一拍身上的尘土,耸一耸乏困的肩头。他贮足凝思,仍是犹豫缠身。
过了不久,抛下这个没法收拾的乱摊子,携老带幼全家移居到柴沟堡居住。漫过时光的河,一家老小带着往日的尘烟,带着岁月的风雨,留下了苦涩的回味,抛下思念上路了。回眸之间,家门漂泊,不可懈怠。在柴沟堡问房,东跑西颠,几次搬家。第二年,母亲在打扫家的时候,我二姐出生了。这一年,是一九四九年的冬天,从此往后,家门随时事漂泊居无定所。
诚然,人们过日子的基调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而奏响,时而激荡,时而深沉。那旋律的起伏道出了人们的精神向往和追求,同时又包含着凄恻动人的情愫。于是,直到今天,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说先辈,在所经历的年代里是否成功,更不能嘲笑他们,在那个岁月是否有所作为。而只要明白我们的家庭,是随着国家的安宁而安宁,随着国家的富裕而富裕,没有国家的富强就不会有家庭的幸福。
回顾家门先辈们生存的年代,足以证实人生不易,同时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人活着,不是为了证明苦难,而是人生亲历过黑暗,才能懂得光明。从曾经的岁月中,先辈们在各自的生命轨迹,同有着生生不息的奋争精神,同有着为后世子孙奉献的品质,同有着不屈高贵的生命意志。他们就是凭着这样的情感从太多的战乱,太深的苦难中一步步走来。随手扒开陈年旧事,都会让人震惊,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间,留下了多少辛酸绝望的泪水。无法想象,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的卑微和渺小了,但是他们是历史跋涉的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怎能不让后人敬颂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084914/54fdd5012fe7287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