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是每一个职场人的最大痛点。
尤其在2020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每个人都很焦虑,那么如何进行增长呢?
一般来说,驱动增长有三种方式。
一是红利驱动的增长。
从客观事实来看,过去3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进步,除了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工作之外,其实我们有很大的红利。主要包括人口红利、WTO红利、互联网红利等。
1. 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期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和高储蓄率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投入,支撑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红利期先后三轮婴儿潮,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抚养比下降,生产和储蓄多、消费少,导致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保证了物质资本的来源。
截止到2018年,虽然我们仍然享受着人口总量带来的红利,但是依靠人口增长带来的红利已经逐渐消失。
2. WTO红利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十几年来,中国攀越诸多“高峰”: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加入WTO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在WTO的隐形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游戏参与者逐渐演化为游戏规则制定者。追赶世界脚步的红利期基本已是过去,未来中国作为先行者,增长与发展均需要自身不断探索。
3. 互联网红利
今年是互联网正式介入中国的25周年,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依靠人口增长带来的红利已经逐渐弱化。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的红利仍在探索期。
第二是管理驱动的增长。
利用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系统化能力就越强,企业各系统越完善,部门协作与人员协作问题越少,企业运作就越道顺畅,其效率也就越高,单位时间、单位成本产出就越高,越具有竞争力。
第三是创新驱动的增长。
今天已经是红利散尽、效率极致的时候,有且仅有一种驱动力能够驱动增长,就是创新,演化出的形式科技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等。
约瑟夫·熊彼特是创新理论之父,他所定义的创新是一种很特殊的创新。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称之为第二曲线式的创新。
第一条曲线,沿着第一条曲线的增长,称之为连续性创新,能够带来10%左右的增长。
但是从一个经济结构向另外一个经济结构的转换,这种非连续性的创新能够带来10倍速的指数级的增长。熊彼特甚至说,只有这种非连续性的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惟一引。
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资质再好的马,不管怎样叠加也不能得到一辆汽车。从马车到汽车,即体现了非连续性创新的渐进式增长理论。
那么从从第一条曲线,向第二条曲线转换,中间需要动力。这个推动力的承担者即是创新。
创新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创新由创新者推动。创新者推动了创新,但这种创新仅仅体现在创新转换的那一时刻,一旦建立了新的经济结构,支配的力量就会变成自然选择。任何个人再也没有能力去支配。
几年前,王思聪,依靠着丰富的资源和敏锐的嗅觉,开创了电竞行业的辉煌,带领了直播行业的盛行。但完成创新后,以腾讯为主的企业,借助版权优势等资源,成为了自然选择后的王者,将电竞、直播继续发展壮大。
一个人在他几十年的生涯里边,不可能总是创业家,除非他不断的实现新组合。没有谁一辈子永远都是创新者。
2020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甚至尝试掌握创新增长
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为什么要学习创新学习增长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请先思考另一个系列问题——未来什么样的人更有价值?十年以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么样?你应该在这里边如何生存下去?
1. 我们首先来看10年以后的知识。
未来的知识将会继续分化,以及加速分化。信息增量会大爆炸,而知识的更替也会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想用更多的精力掌握不断增加的信息量,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未来人们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边,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是低水平的重复,不能提升你的价值,也不能提升你在职场成功的几率。
2.2. 我们再看10年以后的商业会是什么样子。
技术革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会越来越短,甚至一个企业生存的时长会越来越短。在这样的一个商业大背景里边,个人应该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呢?
以大概率上会有这样一个方向。职业也会越来越分化。每个人都将是独立的作战单位,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过去企业所思考的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将来每个个人都必须具备才可以。
我们怎样可以学习创新增长思维
事物规律包含在世界运转规则中。以下两种方式可供参考(两种方式,笔者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做详细讨论,此处不做展开分析):
1. 看到事物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上走。
2. 如果你能够找到不变的原则,就应该把所有的资源投入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个人多元思维模型,找到个人或企业的创新驱动策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笔者正在成长,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