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七锡地

今年以前,我总想让家人们也接受自己觉得好的东西。
比如在我的老家河南信阳,过年必包饺子,我习惯了这个风俗,自己也喜欢吃饺子,就认为饺子是好东西,于是成家后,每逢过年都要包饺子。
可是先生的老家在四川广元,他们基本上不吃饺子。每逢我包饺子,都会遭到先生的责备,“怎么又包饺子了?能不能做点别的东西?”爷爷婆婆倒不说什么,吃什么都差不多。
当先生责备我时,我会觉得很委屈,忙了这么长时间,得到的却是各种不满。
早些时候,我会反问他几句,“这不是过年吗?过年包点饺子有气氛,你不喜欢吃饺子的话,吃点别的可以吧,孩子们吃饺子。”
先生听到我的反问,更不高兴,“我是四川人,不过什么北方人的年。”他对家乡的习惯很执着,总想用家乡的方式过年。
到最后他就是不吃饺子,我们自己吃,好心好意的一番忙乎在不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前些年,年年都如此,后来他也吃几个饺子,但还是会抱怨。
慢慢地,我觉得自己也挺拧,先生家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习惯,我为什么非要过年包饺子吃饺子呢?
我认为好的,就一定要让他也接受吗?答案是不一定。
随着自己慢慢变成熟,我不再纠结这些事情,他有他的习惯,我做好自己,别和他有直接的冲突就好了。
今年过年,我就只准备了一小碗猪肉小葱肉馅,给两个孩子包了二十来个饺子,初一一早,两个孩子吃了饺子,孩子还是很喜欢的。
先生起来吃饭时,孩子们早就吃过了,他也没看见饺子。
过年没给家人们准备饺子,倒是让自己更想着法做各种菜,不吃饺子也要过年呀。
于是这几天,我们的饭桌除了蒸黄花鱼、蒸虾、蒸腊肠、卤鸡腿、卤猪舌头、炖排骨等荤菜外,就是辣椒炒腊肉、炒魔芋、干煸豆角、红萝卜丝、韭黄炒鸡蛋、西葫芦肉片、炝炒油麦菜、拌凉粉、黄瓜拌皮蛋等素菜,还涮了火锅,品类更丰富,更营养健康了。
其实想想看,做饺子也是想省事,吃饺子就完事了,不用准备别的什么菜。
之前在老家,除夕包了饺子,半夜吃一顿,初一早晨吃一顿,上午就近处串亲戚了,中午不在家,晚上回来吃一顿,第二天一早再吃一顿,然后就开始连续走亲访友,好几天都不在家了。
相当于除夕包饺子忙乎一阵,包的饺子能管到初二出门之前,可不是省事吗?
在这里,没有那么多亲朋好友可以走动,主要就是家人团聚,不必太省事,不包饺子了,每顿饭都用心准备,不是大鱼大肉,而是荤素搭配,健健康康,挺好的。
我以为好的东西,对别人不一定就是好的,不用想着让别人也一定要接受。
当别人表达出不同看法时,不妨想想他的想法有什么道理,也调整一下自己,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
-------------------------------------------------
祝你平安、勇敢、健康、幸福!

七锡地
持续成长
分享美好
-------------------
真正的快乐
多半来自于
一种超越自我的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