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对职业修为,自身修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所提到的“心灵妙境”更是让我有所思,有所感。
心灵妙境——警觉超越小我,静观明暗、悲喜、宠辱、成败、清醒觉知、净化内心、自然散发喜悦轻安,联结智慧创造力源头。回归心灵、静能生慧,才能让教育享受生命回想,增强教育行动力。
自己规划的十年不是完美的规划,但一定是硕果满满成功的十年,不努力就不会成功,不进取就不会进步,而不规划就会盲目乐观啥,四处碰壁。我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更是知识的获取者、积累者,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是没有办法解决一级又一级、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因而我要做好自己教育教学的第一个十年规划,具体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至二年,清楚自己为师之所谓、懂得师道之所为,如同珊瑚一般积淀自身修为,师德修养,不断成长没有终点,做学生成长的港湾,伴他们积极快乐的成长。
第二阶段,三至四年,直面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一往无前,刻苦学习,如同海豚一般磨练坚韧的心境和人格魅力,充满爱心,有集体荣誉感,在教育大家庭里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在漫漫的教育之路上,上下求索更进一步。
第三阶段,五至六年,潜心磨练,并能学以致用,发挥最大的能量,如同小猫,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适当自己没一寸光和热照亮和温暖乡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第四阶段,七至八年,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挑战面对突破自我,如同猫头鹰,勤于反思、完善自我,对事业、学生责任为重、无私奉献,对集体、自己认真负责,紧随教育教学的新方向,走在教育的时代前沿。
第五阶段,九至十年,体验到为师的成就致美,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寻觅到心灵的妙境,如同桑树一般,给予孩子们成长的空间、知识的养分,是孩子们最终破茧成蝶。
倘若十年磨一剑,我愿成一把木剑,无需锋利之刃,那样只会两伤;无需宝石装饰,那样只会浮夸;无需剑鞘护体,那样只会盲目。
我愿成一把木剑,成为技艺的延伸,传授与他人。
不曾有锋利之刃,不会因刻薄而伤害孩子的自信,不会因失去而伤害自己的自尊。
不曾有宝石装饰,不会因赞许而自大、傲慢、失去方向,不会因虚荣而浮躁、无所适从。
更不曾有剑鞘相伴,因而不会谨小慎微,一无是处,更不会逃避现实,寻求自我保护。
我愿成为木,可以成剑传技授术;我愿成木,可以燃烧光照四处;我愿成木,可以成树,为你保护,为你引路,为你化茧成蝶而付出全部。
我的木终能抵达心灵妙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