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

作者: 心乐土武志红 | 来源:发表于2016-10-14 16:45 被阅读1076次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是生存之道;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但心理学,也许可以将中国的家务事解析清楚。

作者: 武志红

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句谚语,是中国的。这也是中国式的真理。它和另一句话紧密地绑在一起:难得糊涂。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是生存之道;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

但心理学,也许可以将中国的家务事解析清楚。

讲讲中国家庭那些常见的严重浆糊逻辑吧。现在明白,它们多源自婴儿期的心理:你我不分(即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都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敌意的。

婴儿最初都觉得:整个世界与自己浑然一体,且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而运行。

以下是整理的几条中国家庭的浆糊逻辑:

1、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个人,而你是A,依照这一逻辑,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

并且,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

这一条很容易明白。

2、所有的关系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处理AB、AC、AD、AE的关系,至于BCDE间的关系,除非很特殊否则你不干预;浆糊逻辑则是,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而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第二条浆糊逻辑,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键,且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

并且,那个最想管事的人,他常常正是家庭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

厘清这一点很重要。也特别想说,爱好心理学的朋友,别拿你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过度干涉别人,特别是别人间的关系。

守住界限

3、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

即,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

这是婴儿对完美母爱的渴求。婴儿不会说话,理想妈妈必然是,他们不用说妈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成年人若持有这一逻辑,会很可怕,会造成无数误会。

并且,这一逻辑总伴随着偏执,即,你怎么会不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呢?!!!你就是这么回事,我当然之道!!!!

在中国家庭,界限之所以难建立,是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界限和清晰,意味着亲密感的完全消失。

有来访者说,界限就等于死,她的意思是,确立界限,就意味着被抛弃。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能建立界限,是因为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一旦形成界限意识,他们可以确立界限,而不会感觉到被抛弃。

对于成年婴儿来讲,界限还意味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我的人是友,不属于我的人都是敌人。譬如,中国式离婚,离了太容易成敌人。像百家争鸣时代,几乎每一个思想流派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统一,且都强调统一思想。不统一思想,我们就会你死我活的斗。

中国政治最终都追求统一思想,因成年婴儿们不能妥协,只会斗个你死我活

4、你们=你;我们=我。

即,你家(族)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烦。反之亦然。

譬如,你和婆婆起冲突,你找老公麻烦;你和老公起冲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你和小姑不顺,你找老公麻烦。

就此澄清一下。当然,婆媳关系的关键是那个男人,他若能来调节,那是最容易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个人有了问题,你都要让这个男人去解决。这是一种简单思维。

并且,常常是,男人恰恰因各种心理原因,他总是最容易退缩的那个人,这个时候,作为妻子,你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很重要,而不是只要一起冲突就找老公,并且将他们家族给你的所有不快,都转给这个男人。

这其实是很幼稚的婴儿心理。根源是,没分化出“我”与“你”,更没分化出“我”和“我们”,“你”和“你们”的区别。

5、所有事都黏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当下。

无数人发现,伴侣(特别是女性)记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并且,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结果是,现在这一刻你做的再好,也永远是沧海一粟。

通常这个痛苦整体都指向一种感觉:你对不起我!

这种心理,是因在母婴共同体(六个月前的婴儿)中,妈妈当然是要为没有任何能力而又觉得无所不能的婴儿负全责。

这种心理常见于女性身上,可能是,第一,中国女性的心理创伤普遍重于男性;第二,我们的文化强调,男人要为女人负责,特别是儿子为母亲负责。

因这种心理,太多中国女性的一生,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她人很好,就是恨老公。

必须承认,已经总结的这五条浆糊逻辑,多见于女性,特别是女性恰好是大家长时,那会对整个家庭造成很大的冲击。

男人,特别是中国男人,很多人也有这些浆糊逻辑,比方说情绪控制力差的男性。

不过,中国男人最常见的浆糊逻辑,我印象深刻的就一条:我没问题。欢迎大家来补充男人的浆糊逻辑。

网友补充的男性浆糊逻辑:

1)我没问题,你有问题。

2)我妈没问题。

3)你懂什么?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4)我把钱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

5)不烦到我,你爱怎样就怎样。

6)我只要平静。

男性的这些常见逻辑,可以归为一点:别烦我,我这么平静这么顾家所以我没问题,你情绪那么大当然是你有问题。

女性容易活在情绪中,而且中国女性容易觉得丈夫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且为此生出了很复杂的浆糊逻辑,而男性则容易使用隔离这一个招数,来对抗女性的这些浓烈的情绪和浆糊逻辑。

所以,中国电视剧很容易看到这种感觉:婆媳关系大战,儿子自然是焦点,而不见公公的身影。最终,这个婆媳大战的核心人物,也变成了公公。

相关文章

  • 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是生存之道;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

  • 中国家庭的浆糊逻辑

    武老师把中国家庭浆糊逻辑罗列以下八条: 一、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也...

  • 浆糊逻辑

    心理学家武志红聊到中国家庭时,曾提出“浆糊逻辑”的概念,其中一条浆糊逻辑是: “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这条逻...

  • P100-转载#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是生存之道;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

  • 武志红《中国家庭的浆糊逻辑》

    昨天听武志红关于原生家庭的课,里面讲到《中国家庭的浆糊逻辑》,比较有感触,在这里记录分享一下。 那么什么是中国家庭...

  • 浆糊逻辑

    一位来访者,有一天她听说前男友订婚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她有些难过,但是,当在朋友圈看到订婚现场的一张照片时,她突...

  • 浆糊逻辑

    今天下午发生一点小事,让我忽然走出剧情。 因项目需要使用到一个设备,我在项目中,负责盯进度,协调各板块负责人在时间...

  • 家庭关系中的浆糊逻辑

    父母对子女说:“我说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好,只有你生活得好了,我的心里才舒坦。”天底下的父母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都...

  • 家庭关系中的浆糊逻辑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有些凌乱,就对妻子说,“家里这么乱,也不收拾一下。”妻子正在带娃,回道:“你只管上班,可是...

  • 20200405 浆糊逻辑

    【标题】浆糊逻辑 “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句俗语,老百姓们也觉得这是一个老问题,更是一个大难题。在家庭之外能解决的问...

网友评论

  • 5bb60915e732:婆媳关系不好的原有是,老公想要妈妈的爱,还想要老婆的爱,不履行儿子老公的职责。对妈妈的爱回报要老婆去旅行,对老婆的爱慢慢减少。有时候还会对比妈妈更爱我还是老婆更爱我。说句不好听的,需要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婆的性,以及肚子。所以永远扯不清,这个男的还没有长大,除了会说些甜言蜜语。
    树杨大: @噼啪噼啪波 双手赞同,一针见血!你说的都对!和我家一样
  • 玛雅之释:大神武老师发声,好好学习!!
  • e0e76288e432:糊涂哲学江湖逻辑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么和后面的婆媳大战的核心是丈夫的关系是?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浆糊逻辑不好?
  • 小豆芽砸:厉害了
  • 8e883b2fdb7b:学到了

本文标题: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tn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