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和旅行影视简书电影院
《饮食男女》: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饮食男女》: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作者: 杨摩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1:44 被阅读127次
《饮食男女》,李安,1994

李安刚出道的时候,拍了“父亲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热闹好看。《推手》和《喜宴》都把故事放在美国。到《饮食男女》,李安回到台湾。一个异乡人漂泊多年,回到故乡,那种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定是最深刻、最质朴的。在我看来,《饮食男女》仍然是李安最好的电影,因为它不仅足够好看,而且也包含了生命中那些真情流露的时刻。

《饮食男女》拍得好看,首先是观赏性非常好。电影开场那一段长达五六分钟的做菜特写,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那是一场视觉盛宴,把中国的烹饪艺术跟电影画面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发现,原来厨房里那些被忽略的日常细节,竟然可以被电影呈现得如此美妙。

李安导演非常强调画面的动作性。仔细看每一场戏,会发现人物都在行动之中,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动作性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追求戏剧性是李安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李安曾经坦言,他在内心把自己当作一个剧作家,他喜欢戏剧因素和冲突。“我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股压抑的潜流,假如电影不触及敏感或令人吃惊的主题,那是不会引起我的兴趣的。”

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每场戏都有很强的戏剧冲突。小的场面里有小的冲突,大的情节里有大的冲突,而且伏笔早早埋下,只等观众心里“噢”地一声,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整部电影里最大的伏笔,其实就埋在第一句台词里。老朱正在做菜,电话打进来,他拿起话筒说:

“喂,吃没有?”

电话里那个女人的身份,要在电影结尾的时候才表明。她就是老朱的秘密情人,这份年龄悬殊、身份特殊的恋情,是电影里最大的戏剧性所在。而在这个秘密情人打来的电话里,老朱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吃了嘛“,无疑是对”饮食男女“的点题之笔。

那么“饮食男女”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用李安导演的话来说,他是想用这四个字来代表人生。在片头字幕中,“饮食”两个字用的是现代常见的宋明体,而“男女”两个字用的是难懂的小篆体象形字。同样是人之大欲,男女之事,可要比饮食复杂得多啊。

事实上,所谓欲望,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能。由这本能演化而来的,就是我们的本性。这欲望本来也无所谓好坏,只是人这种动物实在是太复杂了,于是就把这原本简单的本性搞得错综复杂。

为了说明这份复杂性,李安讲述了一位厨师父亲和三个女儿的故事。父亲老朱是高级餐厅的顶级大厨,在如战场般紧张忙碌的餐厅里,能够掌控几百号人的大场面。在家里,随随便便就能做出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

然而父女四人各有各的心事。面对一大桌丰盛美味,总也提不起什么兴致来。母亲早已不在了,这使得父亲跟三个女儿之间难以沟通,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感觉更像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义务。没有人用心去品尝那食物的好滋味。

父亲和女儿们的交集大多发生餐桌旁。仔细想来,这真是合情合理。中国人的餐桌确实是最主要的交流场合。人们在餐桌上讨论家事,国事,天下事,就是很难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我们看到,在父亲和女儿们的例行“星期天晚餐”时,只是各怀心事的吃着饭,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而当某个人想要真正说些什么的时候,往往都是最后的摊牌了。

中国家庭之间缺乏沟通,难以交流,是常见的事。这不仅体现在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同代人之间,也各自紧闭心门,不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电影里有一段台词,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父亲老朱说:“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只有真正在乎的人,才会从心里产生这种顾忌。偏偏因为这份顾忌又导致我们无法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三个女儿各自把心事藏在心底。大女儿朱家珍年龄渐长,内心渴望爱情,却一直无法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她把情感寄托在基督教,甚至幻想出一个未曾有过的“男朋友”来欺骗自己和家人。

三女儿朱家宁年龄最小,情窦初开,一不小心抢了朋友的恋人。

二女儿朱家倩是和父亲演对手戏的主要角色。她长得最像死去的母亲,最漂亮,最能干,性格也最多面向。她跟前任男友藕断丝连,又跟新来的同事发生暧昧关系。而且还很会做菜。当然,她性格倔强,也是跟父亲矛盾最深的一个。

这三个女儿的情感波折已经够我们看的眼花缭乱,到最后,父亲老朱跟女儿朋友的忘年黄昏恋,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有好事者统计过,这部电影里出现过75道菜,从头到尾大概有六七次家庭聚餐。加之父女四人各自的情感纠缠,真可谓是一台热热闹闹的好戏。然而看到最后,我却感受到热闹之下,另有一份苍凉的况味在。这份苍凉来自于体会到人生终有一别。

每隔一段时间的星期天晚餐上,总有人宣布要离开这个家。先是二女儿家倩购买了新公寓,接着三女儿家宁意外怀孕要搬去跟男友住,就连一直愁嫁的大女儿家珍,也要跟新来的体育老师走了。

在一次大家庭聚餐中,父亲借着酒胆宣布了他与女儿的朋友之间的秘密恋情,并决定把这老房子卖掉。这样一来,这个家就真的算是彻底要散了。

尽管以后一家人还是可以聚在一起吃饭,但是,那种家的感觉消失了,就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家。

影片中两幕最感动我的场景,都跟这种离别的情绪有关。

第一幕是二女儿家倩在医院意外看到父亲,他独自从心脏检查科出来,步履缓慢地走向电梯口。家倩看着父亲衰老而孤单的背影,默默地留下眼泪。在那一刻,她瞥见了离别的影子。

在电影的结尾,是最后一次“星期日晚餐”。那时朱家的老院子已经售出,很快就要转手他人。从阿姆斯特丹回来,暂时还留在家里的家倩做了这顿晚餐。大女儿家珍和三女儿家宁都各自有事,只有父亲老朱坐着出租车回来参加这场家庭聚会。当家倩端着一碗汤递给父亲时,父亲握住她的手,电影结束,父女深情也终于在此刻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我们都曾以为家是天经地义存在的,并且觉得那种温馨的气氛会一直延续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发觉,原来家人也是会走散的。因为我们活在时间之中,而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歇,所以岁月终将造成离别。

这是人世间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之一。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收获了生命中一些珍贵的东西。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到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才会懂得去珍重现在还陪在身边的人。

-END-

相关文章

  • 《饮食男女》: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李安刚出道的时候,拍了“父亲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热闹好看。《推手》和《喜宴》都把故事放在美国。到《饮食男女》,李安...

  • 人生没有不散宴席

    人生就像是一列奔驰前行的列车,每一站都有人上车下车,不是每个路口都能选择。有些人感到轻松,有些人感到劳累,有些人会...

  •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走着走着,到底还是散了,想到很多人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就会莫名地异常孤独。我们现在认识着谁,他们现在认识着谁,...

  •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

  •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早上店里突然有个同事说不干了,感觉挺意外也有点感伤。他从10月干到1月份,一个人做了四五个人的活,每天都被师傅和领...

  • 周末愉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惜我们无非饮食男女,谁也逃不掉人类共同的弱点,就是忍不住在快乐的时候,去透支快乐。

  • 没有不散的宴席

    工作了整整一年了,经历了很多事情,学会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事情,我才发现自己很多东西,之前高傲自大,自私自利,虽...

  • 没有不散的宴席

    相遇即是缘分,在茫茫人海中,我们能遇到是多么幸运的事啊,相遇、想识、想知,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有的我们总会成为过客...

  • 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与闺蜜是在高中认识的,可能是缘分,高考之后,我俩幸运地还考到了同一个城市。不,也不能说是考到了同一个城市,我们无...

  • 没有不散的宴席

    一年又一年 这是最后一年 推杯换盏 喝完这瓶再来一瓶 肆意吵闹 大声祝福 欢笑 醉倒 这都是永别离的形状 一塌糊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饮食男女》: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b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