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新美南吉·去年的树》
第一,从鸟儿寻找大树这条线索来看。小鸟一步一步,从树根到树干、细条、火柴,直到看到「火柴燃烧化成的灯火」,大树逐渐从有化为虚无。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小鸟重视两人的朋友之情,对朋友做出承诺必然履行,不会根据外界因素违背承诺,这告诉我们人要有信,人无信则不立!另一方面,我们从最后一段「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可以微微看出作者似乎在借鸟儿的行为,讽刺人类乱砍滥伐,不仅毁掉了大树,也破坏了自然环境!人类如果继续乱砍树木,人类会不会像大树一样消失不见,只剩下孤零零的「树根」呢?到时又有谁会为人类清歌一曲呢?
第二,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伐木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然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树的确是消失了,但是它可以说是「死得其所」!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树的「材」变成了「火柴」,大树的「灯光」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
第三点,从树与鸟两方来看。我觉得伐木人或者说整个人类真的非常无情、自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破坏了树与鸟两个好伙伴,让它们生离死别。在我看来,万物皆有灵!就像人类一样,树与树之间也有「树语」,鸟与鸟之间也有「鸟语」,只是我们人类听不懂而已!我们人类在看树与鸟的同时,也正如树与鸟看我们人类一样!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认为「草木皆有情」!我们人类不能处在大自然的对立面,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对待万物,我们要做大自然的朋友,我们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关于魏晋文学为中国自觉文学之始
鲁迅1927年在《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与酒的关系》中提及;然而钱穆在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在自传兼回忆录《八十忆双亲•诗友杂忆》中提到曹操《述志令》及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已经谈到建安文学的重要性、划时代性,其文学之表达有独立性与自觉性。由此可知,袁版文学史的第二卷讲文学自觉的第一个注释该添上钱穆并放于鲁迅之前。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原因:其一当时新旧两派论战,钱穆几乎没有参加,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授命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其二钱穆以历史著名,文学谈得很少。其他人可能没重视,并且《杂忆一书》是钱穆80岁时在台湾写的,所以没有流传过来;其三钱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流荡到香港,之后到台湾定居……
三、关于「叶音」
小时以至大学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强调「某字该读为某音」,没上大学前,对此也没有加以关注,只是在心里存了一些疑虑。上大学,老师又来强调,于是去查了古今字典,几乎无此读音。学了王力古代汉语以后更是直说「叶音是错误」的,于是「叶音」就一直刺在我心里,今天把它拔了。
看了20几篇论文,他们关于「叶音」的观点大致如下:
「叶音」就是古代的「本音」;
「叶音」为了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更加顺畅;
「叶音」是「为了押韵」擅自改音,古时没有这个音而强为之;
古时可能有这个音,现在没有这个音,改为古音……
问题:
其一,注音者不是「古人」永远不会完全了解古音,这注定了不会正确。
其二,古音是后人根据前人仅存的少有文献总结推测出来的结论,这注定了不会正确。好比:今天你去做问卷调查,100份问卷,其中80人赞成你的观点,另外20人反对你的观点,于是你根据大部分观点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然没这么夸张,只是其中的推理论证过程如是,论文有时就是这样)
其三,韵脚的字可能判断错误或丢失韵脚字,根据错误的字而「叶音」。
其四,这里面还要夹杂很多「方音」的问题。
其五,时代变迁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某些字音必会跟着变化……
其六,古诗词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需要唱的,歌唱时有时为了配合感情的变化是可以把字音加以改变的……现在有的歌手本来歌词不押韵,唱的时候强行押韵使其和谐。
最后,现在汉语中的语流音变问题和这类似,一些词可以根据后面字的字音作出相应改变……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的是「错误的」那么多人还在坚持?
我认为是由于「习惯」的原因。
六朝时就有人改读诗经,南宋朱熹又来「叶音」说,四书以后又成为士子考取功名必读书目,代代书面加口耳相传,众人几乎已经习惯。
假如它是错的,那流传下来的书籍就要重注,很麻烦,挑战正统。
比如:气氛的「氛」字,按现代汉语词典该读阴平(一声),但是生活中大部分人习惯读为去声(四声),我想若干年后说不定就会把一声改为四声。
又如: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模样」读为[ mú yàng ];而古代读为 [ mó yàng ]。由于习惯原因,现在几乎很大部分人都读为 [ mó yàng ]。
又如:某次看一篇文章,说「中国不是炎黄子孙」。虽然「炎黄」虚无缥缈,是一种传说,大部分人认为他们可能没有那么神,于是推测他们可能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因此我们就成为了「炎黄子孙」。但是这篇文章却说「炎黄」根本不存在,自然我们就不再是炎黄子孙,于是那些学院派研究者就坐不住了,相继写文批判这篇文章。
如果那人是对的,三代以上的传说就需要重写,牵一发而动全身,三代以下的很多受此影响的文化就需要重筑。大众已受此文化影响几千年……就像一个人毕生坚持的信仰,到头来发现是错的,让人怀疑人生!
所以我认为以后古代文学教师再讲:
车、斜、乐、也……等字时,
应该变「某字该读某音」为「这个字古时注家为了押韵改读为某音」;
但我们现在用普通话读就够了,如果你愿意也可读叶音。我们只需要了解有这种情况就够了,存而不论。
学生在听了这句话之后:
如果他对此感兴趣,就会自己去查相关资料;
如果不感兴趣,就让它随风飘去吧……
修改定稿于18年01月14日08: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