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岛无意翻到这本书:《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选择它因为每天吉祥都会问我:“妈妈,明天要上幼儿园吗?”我想看看书中的解决方法。
吉祥只是每天试探的问我要不要上幼儿园,而书中的妈妈遇到了比我更难的问题,小主人公直接了当提出:“妈妈,今天我可以不上学么?”
换做原来的我会脱口而出:
“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啊?”- “质疑”扑向了孩子。
“不上幼儿园怎么行呢,小朋友每天都要上幼儿园的。”- “说教”扑向了孩子。
“不上幼儿园,周末也别去商场玩了。”- “威胁”扑向了孩子;
接下来还有若干手段……
书中的妈妈怎么说的呢?
“好像不可以哦。”余下便无多话。
“妈妈,今天我真的不想去上学。”孩子继续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嗯,那好吧。”没有指责,没有评判,妈妈竟然接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今天,我可以去做时装模特吗?”(书外音:此刻其实孩子已经在穿衣服了。)
“可以。”
“今天,我可以去潜水吗?”(书外音:孩子在洗漱了。)
“可以。”
“今天,我可以像公主一样慢慢的享用很多很多种早点吗?”(书外音:孩子在吃早餐了。)
“可以。”
“今天,我可以飞到很高很高的天上去吗?”(书外音:孩子背着书包准备出门了。)
“可以。”
小姑娘背着书包向妈妈发出提问,妈妈全然的表达着接纳。书看下来,我惊奇的发现虽然小主人公仿佛在不着边际的提着要求和想象,但她的各种想象都没有离开配合上学这条主线。
“收拾好了,可以一起走了。”此时小姑娘已经满脸带笑背着书包准备和妈妈出门了。
“我去上班了。”妈妈笑着说。
“我去上学了”。孩子回应着,就这样母女二人一起踏上了出发的路。
好神奇的过程,妈妈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更没有威胁,只是在那一刻全然的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妈妈有机会知道孩子想做时装模特、想潜水、想悠然的吃早餐、想飞到高高的天空上的各种奇思妙想和愿望,多么天真多么美好。
当感受被看见和接纳,孩子自己找到了满足愿望的方式:想象。
当感受被看见和接纳,孩子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开开心心上学去。
这让我想起曾经一次出差回来,睡前我和孩子躺在床上编故事,约定好每人讲完一个就睡觉。当幸福讲完一个故事后提出还要继续讲第二个,被我拒绝了。我开始给他讲道理:妈妈很累,想睡觉;我们约定好的就要遵守,等等。幸福伤心的哭了,此刻我停下来开始倾听并接纳他的感受,看见他不能继续讲故事的失落和难过,最后孩子告诉我:“妈妈,我太想你了,我舍不得睡觉,我还想和你聊会儿天。”那一刻我庆幸在孩子没有遵守约定并且有情绪时选择了接纳和倾听,否则我将给孩子一个多么大的误解,我将多么可惜的错过孩子对我爱的表达,事情的真相有可能就这样被我错过。
很多时候当孩子提出一个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要求,那一刻我们顾不上思考孩子的感受,满脑子萦绕的都是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的评判:好或不好,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以及该如何让孩子顺从我们:讲道理,给好处,威胁……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停下来,看看孩子此刻的感受,看看孩子提出要求背后的原因。我们想到的都是如何利己,全然忘了该如何“看见”孩子。接着我们错失的是一次次深度了解孩子和加深亲密关系的机会。父母担心一旦我们放任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抓住每一次教育孩子的机会,孩子就有可能走向任性、不明是非的歧途。
真的会这样吗?
看看书中的妈妈,在孩子提出“不想去上学”那一刻选择放下自己的评判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最后孩子如往常般洗漱、穿衣、吃早点,开开心心上学去。当父母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反倒是父母一次次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最终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剥夺了孩子清楚了解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说过: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如果不被过多干涉和限制,孩子会选择向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价值方向发展。
因此选择对孩子绝对的信任,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选择接纳的态度:接纳不是放纵,是让我们关注当下,不要让未来左右当下,而是要让当下影响未来。
--------------------------------------------------------------------------------
P.E.T.-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它传输的是一种正确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基于孩子和父母的感受而传递,同时它更是一种能够看见孩子和自己真实感受及情感的便捷方法,它的沟通是基于情感本质的沟通,解决的不光是亲子冲突,还有自我认知的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