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这些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都会有更清晰的收获和更真切的感知,一边记录学习,一边反思,启发很多,在此跟简友们分享如下: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和杜威的建构主义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取向分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从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四个层次分别阐述。
知识的动态性、知识的情境性、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这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我们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不要迷信经典,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消化知识,创新知识,应当将它放到一定的背景之中来理解应用。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新旧经验的连接。
2.学生观,主要从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来阐述。
,我们充分了解学生了吗?我们因材施教了吗?在教师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我们应当如何因材施教呢?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更好的施教吧!
3.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赋予信息以意义,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者这种知识建构过程有三个重要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我们为学生的成长创设积极、有活力的学习情境了吗?我们将学生的学习跟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之书相结合了吗?我们给他们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了表达了吗?
反思、改变、成长、创新,期待美好教育的生长。
4..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含两个观点,即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制、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等概念,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值得积极尝试运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内化和运用,我坚定地认为,今后每年应该至少读一遍这些教育教学经典。
网友评论